教子之道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子心得体会范文3篇(九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教子之道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第三件事: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激励、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这是篇值得所有家长阅读与思考的文章,它向一盏明灯指明了我们教育下一代的前进方向,读了此文后,我深有感触,也在不断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会在这盏明灯的指引下,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
最新教子之道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转眼,我的儿子洋洋已经九岁了,过完暑假,就要上四年级了。想起和儿子一起走过的岁月,真是让做父母的感到幸福,所有的烦恼和劳累都化为甜蜜的回忆。
儿子天生是一个活泼、开朗、爱表现自己的孩子,对自己要求不高,考试只要考90分,回家就高高兴兴的。可以说,我们两个做父母对他也没太苛刻要求,总想孩子太小,就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吧。说起教子心得,真是谈不上,我就把自己的一点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句俗话叫“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家长,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要特别注重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当他取得成绩时,就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下次做得更好。洋洋就是一个越表扬越有干劲的孩子,在应用题测试前,在我的鼓励下,儿子考了班上第一名的好成绩。当他做错事情时,不要胡乱的狠批一顿,而是要耐心的帮助他,帮助他找出原因,教育他这件事情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洋洋在上一年级的时候,他妈妈发现他总爱偷拿存钱罐里的钱,买一些贴画什么的。发现后,我们就给他讲道理,不能偷拿钱,那是不对的,如果想买东西,可以给爸爸妈妈说,只要有用,爸爸妈妈是会让你买的。洋洋是个听话、乖巧的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改的。儿子听后,眼里含着泪水,后来说改就改了。
二、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
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儿子上了三年级后,每天下午放学,我都让他自己先回家做作业,不让在办公室做,这样就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一长,也就养成了放学先回家,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三年级开始写日记和作文,每次我都是让他先打草稿,然后我给他修改,最后再抄写一遍。起初,他觉的太麻烦,我就给他讲,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你读一读,修改前后一样吗?儿子承认后,这个习作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三、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要让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每天,在儿子读书写字时,我也会拿着报纸或杂志一起阅读,在不让儿子看电视时,我也做到不看电视;在要求儿子完成作业后,把东西整理到位,自己也把自己用过的东西先放到位……现今,在父母影响下,儿子基本上能自觉地学习了,生活方面管理起来也省力多了。
总之,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父母,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平时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思想活动,让他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转眼到了半期,老师要求每个孩子背着朗诵一篇诗或者文章。我们孩子朗诵了一篇名叫《妈妈的爱》的散文。当朗诵到“有一次我发高烧,妈妈背着我去医院……”的时候,我孩子突然朗诵得泪流满面,失声大哭,在场的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为之动容。课余,老师过来安慰孩子,并说:这个孩子太有表演天赋了,我们大学表演班的同学好多都达不到这个水平,他应该去学表演。
就这样,我们在学主持的同时又去学了表演。
其间,孩子去参加学校和校外的一些主持、表演、演讲比赛。虽然他话多,可是比赛却不是比话多的,是要讲实力的。他的普通话不标准,我们家长的普通话也不好,我去问教主持的老师,老师也没有特别的办法,只说平时注意,慢慢积累。于是我想到了字典。每一次比赛,我都会把稿子上的有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全部查字典把他标出来。由于孩子每天作业多,又要背诵稿子,压力大,时间也紧,所以我就会帮他把这些做了,否则他压力太大也受不了,毕竟只是一个8、9岁的孩子呀!
就这样,在我的精心辅导和鼓励下,他的自信心大增,经过反复练习,他的普通话也提高的很快。每次比赛他都会取的好成绩,并且每次电影、电视剧演员海选他都会脱颖而出。
现在,孩子除了获得很多奖以外,还拍过2部电影,4部电视剧,其中一部儿童电视剧《魔法在我心》,他还主演。记得拍张国立主演的25集电视剧《不如跳舞》时,张国立老师问我:“你家里有人做这行吗?”我说没有。他说:“跟我一样,自学成才”。言外之意是孩子演的不错。我想这就是天赋吧!
虽然他经常请假拍戏,但我也不会让他放松学习,他会认真地自学功课,仔细独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不甘落后。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我也会给予指点。当然,除了比赛稿子我要给他查字典写拼音,拍戏时我也时时陪在他的身边。因此,我工作的时间自然少了,所以我的工作上或多或少有些影响。可我又想,现在没有挣钱将来可以挣,可是现在耽误了孩子以后可不能重新来过呀!所以我选择了宁可耽误工作不耽误孩子,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我虽然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但看到孩子每一点小小的成功,心里又倍感欣慰!
当然,我孩子取得这点成绩算不了什么,一切才刚刚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但我想说的是:要想成就孩子的真正幸福,首先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去挖掘,投其所好将事半功倍,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天赋所在,“行行出状元”这句话需要我们每一个家长慢慢领会。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那样只能浪费宝贵的时间,最要紧的是及早发现孩子的真正天赋给予培养,社会大家庭里才会各种人才不缺乏。
最新教子之道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教子心得体会
教子心得体会我是巷头小学五年级四班叶金丰的父亲。金丰自四年级插班到巷头小学就读以来,每个学期都获得“十佳学生”的称号。儿子在学校成绩好,又是班长,很受同学的喜爱和老师的夸奖。我作为家长,打心底感到欣慰。
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染或教育孩子。我的教育方法虽然不能算是最科学,但我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培养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我觉得这正是家庭教育最需要的。 下面谈谈我教育子女的几点心得体会吧。
一、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还在幼儿园时,我就注意到这一点。譬如,要求他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上小学后,我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私心慢慢地少了。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从小就慢慢养成的。我经常给子女讲道理,激励子女要积极上进,努力学习。教育子女要按时完成作业,多阅读课外知识。习惯养成了,我几乎不用操心孩子的作业情况。甚至是寒暑假期间,金丰也自觉地每天做一阵子作业才出去玩耍。
二、重视和孩子的沟通。
无论生意多忙,我都会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问他作业完成没有,问他老师讲课能不能听明白,问他作业有没有不懂的地方。鼓励他遇到不懂的要多问。虽然是简单的几句问话,但是却让孩子知道你是关心他的学习的,从而让他不敢有所放松;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期望,从而让他有上进的动力。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要多跟孩子说说悄悄话,做孩子的心理医生,激发孩子上进的愿望。
此外,我还重视教授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与同学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三、重视激励机制的使用。
我给孩子的学习定了一个目标分,达到了目标,就有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金丰对阅读很有兴趣,我会奖他喜爱的书给他。适当的奖励,使孩子对学习更充满了兴趣。
四、尊重孩子的兴趣。
金丰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喜欢看电视,我没有一味的反对,而是教他要懂得节制。他喜欢看书,我鼓励他,支持他,经常给钱他买书。有时,他整天呆在家里看书,我又会鼓励他多出去活动,劳逸结合,科学地学习。
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没有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但是教育子女成材都需要花点心思,讲究方法。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找到适当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
最新教子之道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
教子之道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子心得体会范文3篇(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