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气象学术心得体会及收获 气象学术心得体会及收获怎么写(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气象学术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重创新、提质量,气象服务民生成效再上新台阶

(一)着力做好各项气象保障服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面对“入汛早、雨量多、雨强大、初台早、台风多”复杂天气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带来的严峻防灾形势,提前部署、靠前服务,报送气象信息快报79期,发布各类预警266次,圆满完成8个台风、13场大范围暴雨等灾害天气以及春运、文博会等20多项重大活动的保障服务,未发生因气象灾害导致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获得市领导批示11次,常务副市长吕锐锋批示:“气象工作令人满意”。

(二)着力创新公共气象服务,惠民成效显著。推出“深圳气象伴您一路平安回家”京珠北春运现场气象服务,多方式播报天气和分享路况广受好评,市长许勤批示:“很好,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民”。创新台风预警信号预发布服务,对涉及停课、停工的台风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提前2小时告知,让全社会早知道、早防御。推出“点对点”城市积涝风险预报和10个旅游景点及分海域精细化气象监测与风浪预报产品,交通主干道气象预报拓展至泛华南15个省,多方位服务公众安全出行和休闲。高质量提前完成4项市政府民生实事、11项公共服务白皮书任务,2项民事实事获得“20xx南都街坊口碑top10”金奖,公共服务白皮书完成成效好获得“金秤砣”奖。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成果在地铁、港口、旅游等10多个重点行业的防灾应急中广泛应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中介支撑、社会参与”服务模式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服务对象高度认可,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并向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上海市气象局等行业单位介绍经验。

(三)着力解决气象信息“收得快、看得懂、用得上”,取得新突破。一是调动社会资源“提速扩面”。实现高级别台风暴雨预警在道路交通诱导屏、户外广告屏以及地铁、机场、公交、港口电子显示屏和车载电视等的全覆盖提示;联合移动、电信、联通探索建立预警短信发布“绿色通道”,实现覆盖面较大突破,台风“天兔”共发布预警短信2602.7万人次;建立了高级别预警电视电台气象信息滚动加密播出机制,“12121”气象热线电话线路扩容到360条,短信发送速率提高到900条/秒。二是大力提升移动互联网服务能力。推出微信气象服务,用户超9万,“深圳台风网”进入百度台风网搜索前三。依托“织网工程”为637个网上社区提供实时气象信息服务。“深圳天气”客户端下载量突破200万人次,微博粉丝超过100万,影响力持续扩大。三是提高气象信息易用性。增加文字说明优化预警信号图标显示,将预警信号颜色与防御等级相结合并同步发布防御指引,使得公众“看得懂”、“会防灾”。制作简明易懂的《深圳天气》微视频在公众网、土豆网、优酷网发布获公众好评。全方位开展科普宣传累计30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余万份,服务超过200万人次。

(四)着力完善气候和环境气象服务,取得新成效。新推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aqi指数预报等环境气象产品。开展灰霾与pm2.5及大气化学成分关系研究,定期为市政府环境形势分析会提供大气环境质量分析报告和建议。建筑物通风等研究成果被纳入《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依据。向市民免费提供30年逐日气候资料和10个区近5年逐日气候资料网上查询服务,便利了全社会应用气象数据,反响热烈,已服务上万宗,远超过去5年人工资料服务量的总和。

二、健机制、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合力进一步增强

(一)气象防灾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会同市应急办、三防办编制出台《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防御规定》、《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公众防御指引》,全面细化各部门联动措施和公众防御指引。出台《深圳市台风暴雨预警信息发布若干规定》及5个配套实施细则,规范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息的样本、流程和频次,确保了及时、准确、。《指引》被誉为“国内第一个公民版的台风暴雨防御预案”,多方式宣贯实施发挥了积极的防灾减灾作用,常务副市长吕锐锋批示:“市气象局的举措好,体现了民生气象”。

(二)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更加健全。全市20xx多名基层防灾责任人纳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统一管理,研发恶劣天气电话呼叫系统,实现各级防灾责任人均能第一时间获取气象信息并应用,同时开展分层级培训,使其熟练使用气象产品提高联动效率。认真落实中国气象局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协调将其融入应急、民政部门的安全社区和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考核体系,部门合作、资源共享、协同指导,提高了综合效益。在中国气象局“七有”标准基础上,配套增加深圳特色的社区气象服务“七有”标准,完成3个社区、2个企业和1所学校的示范建设,均未发生气象灾害事故获中国气象局肯定,在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试点大会介绍经验。完成236个社区暴雨风险评估和《防御明白卡》编制应用,实现每个街道至少覆盖一个社区。开展气象灾害公共安全评估被纳入《深圳市公共安全白皮书》,进一步强化了气象在城市公共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题气象学术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一)编制目的

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福建省气象条例》、《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福建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三)总体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重建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3、坚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显示、信息收集与共享、组织协调等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建设,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响应、早处置。

(四)适用范围

1、重大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大雪、寒潮、大风、低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等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等涉及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气象灾害。

2、本预案适用于xx行政管辖区内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警报等应急工作。

(一)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组织机构

xx市人民政府设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适时启动实施及终止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具体协调处理预警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副组长由市气象局局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委宣传部、经贸委、农办、公安局、气象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交通局、广电局、教育局、旅游局、电业局、烟草专卖局、水文分局、煤管局、无线电管理局,xx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万安溪水力发电有限公司、xx电信分公司、xx移动通讯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等有关部门组成。协调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市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气象局。各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当按照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各自职责配合做好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二)应急支持保障部门职责

建立相应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流程和制度;贯彻落实指挥部的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以及职责范围内灾情收集上报。

1、防汛抗旱部门:根据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做好防汛抗旱协调、指导、调度工作,并及时提供辖区内的水情、雨情和旱情等监测信息。

2、水利局、水文分局、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江河流域、水文、干旱、地质灾害环境监测等信息,对易于发生气象衍生灾害的地区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

3、农办、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农

气象学术心得体会及收获 气象学术心得体会及收获怎么写(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