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法第三章心得体会范本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心得3000(3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高等教育法第三章心得体会范本一
【关键词】特殊教育;听力障碍;聋生 厌学;心理辅导
一、背景资料
听力障碍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条件、时间上异于听力正常儿童;而对于聋生本身这个群体,在致聋程度、康复训练、接受教育状况等方面,又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导致聋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很多聋生因为知道自己身患残疾,不能与人正常沟通,就避免甚至拒绝与周围人群接触,导致聋生容易形成自卑、自暴自弃、厌学的不健康心理【1】。
二、基本资料
小江,男,17岁,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学生,初中一年级,成绩中等偏下,在学校住宿。每月回家一次,父母务农,经济条件一般,家中有一弟弟。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进入初中以来,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老师讲课时手语看不懂,课程很难,我不想继续上学,朋友(听力障碍)邀我去油漆厂打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月可有800元工资。
个人陈述:小学是在县里的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进入初中后进入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老师和同学们的手语速度快,看不懂,学习的内容理解不了,上课的时候想睡觉,老师有时候叫我回答问题我也不会,只好摇头。原来的聋人朋友去工厂打工,可以挣钱补贴家用,朋友叫我一起去。但是觉得辍学是不对的。心里很犹豫。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观察:沟通时小江手语不规范。沟通不畅。有时需要借助书面表达方式。
父亲反映:对孩子没有太高要求,希望能够读完初中,自己能够自力更生。
教师反映:对老师同学都比较有礼貌,表现普通,喜欢画内画,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总睡觉,提问不回答,作业质量不高。
五、评估与诊断
心理状态评估:厌学、心情压抑,情绪不稳定,
评估依据【2】:
(1) 消极不良认识自我,认为学习作用不大,不能带来眼前的实际利益,想去打工挣钱。
(2) 应付式学习,不会主动学习,没有学习计划,成绩下降。
(3) 对学习失去兴趣,行为上表现出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如课堂学习消极怠惰、课外作业质量不高等。
六、心理辅导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小江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学会使用规范的手语,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最终目标:熟练运用手语,完成最终学业,掌握基本生活技能,能够自力更生。
七、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愿。
方法及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了解情况,倾听小江介绍他的日常生活。他是住宿生,每月回家一次。与同学人际关系一般,对画鼻烟壶内画的技能课程比较感兴趣。
作业:把这次与辅导员的谈话感受写下来,把自己的烦恼和对未来的想法写下来。下次带来一起讨论。
完成情况:小江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现状,也尝试找了造成现状的原因。谈话基本符合辅导员的目的与要求。
2、心理帮助、实践锻炼阶段,即改变认知、行为矫正阶段(三次)
第一次咨询:
目的:加强咨询关系,讨论上次谈话的感受,帮助小江改变认知。
方法和过程:认知领悟、支持疗法。小江说“感觉轻松很多”,让他把自己心里的苦闷说出来,辅导员的亲切态度让小江感到安全、亲切,愿意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内心的其他感受。辅导员在良好咨访关系基础上,帮小江分析他的现实处境。并且明确告知了小江还是未成年人,不能出去打工,否则会触犯法律。聋
高等教育法第三章心得体会范本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心得3000(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