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成帮心得体会总结 王成帮精神感想500字(4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我叫王成帮心得体会总结一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滕王阁风景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沿江北路,赣江与抚河故道的汇合处。唐代永徽四年,滕王李元婴在当时的洪洲(今南昌)为官期间建造的,故称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传名千古。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于1989年重阳节的第29代滕王阁,!
现在我们来到了大门口,大家看,滕王阁青瓦红柱,飞檐走壁,雄伟壮观。两旁怒吼的雄狮,昂首甩尾,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名楼的气派。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一楼的门口,大家现在看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毛主席的亲笔手书,在重建滕王阁的时候送给我们江西!
我们进入一楼, 现在我们到的
位置就是这个建筑的第三层,也是我们滕王阁的序厅! 我们的正前方,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它主要介绍我们滕王阁的来由!
大家跟我上2楼,现在我们来到就是第4层“人杰厅”!这里主要描绘的是江西从先秦以来的历代名人! 共有80位!虽然他们的时代,服饰,地位,年纪,职业,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谐的统一在同一画面!
我们到的3楼是明层.是第五层!在中厅有壁画临川梦,在公元1599年, 汤显祖首次在滕王阁排演了牡丹亭这出戏,开创了滕王阁上演戏曲的先河!滕王阁从此由一个歌舞戏台变成戏曲舞台
4楼是地灵亭,我们到的第6层!主要是我们江西的闻名的7山1水! 7山一水从左至右分别是江西大庾岭梅关,龟峰,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庐山,鄱阳湖,石钟山!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中厅,大家看到的《滕王阁序》,就是这篇诗文使滕王阁名扬千古。大家到西厅去看看,墙上的《百蝶百花图》是为了纪念喜好艺术的李元婴!这是一幅磨漆画。5楼,还是登高览胜的最佳处。大家和我一起到走廊去欣赏美景。在这里大家可以体会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我们现在上六楼,也是我们到的最高层,这里有歌舞表演,大家现在可以观看大型的文艺演出。
我的介绍完毕,请大家一边欣赏节目一边休息。谢谢大家。
2022我叫王成帮心得体会总结二
各位游客朋友:
您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首先,请允许我作一下自我介绍我是锦州市中国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员,我叫,大家叫我*导就可以了,这次的万佛堂石窟一日游就由我来陪同大家一起渡过,与我一同为您服务的还有我们的司机*师傅,如你在旅行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您服务。同时,也诚恳地希望您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和批评,在这里预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的汽车就行驶在通往万佛堂石窟的路上,行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为了使您更好地游览万佛堂石窟,我先简要地为大家介绍一下,说起石窟,您也许会问:“石窟怎样由来的呢?”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山洞中修炼成佛的因此后来的出家人效仿释迦牟尼在山崖上开凿洞窟作为诵经释佛的场所。我们称这种佛教庙宇为石窟寺。石窟寺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沿着“丝绸之路”由本西向东,由北向南地在我国发展起来。形成了众多的石窟群,保存至今的有百余处,比较着名的有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等,在我北部地区也有一座珍贵的艺术宝库,便是我们今天要浏览万佛堂石窟,万佛堂位于义县城西北9公里的石佛堂村,这是曾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是佛教向东北传播的一个落脚点,关于万佛堂石窟,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当初在开凿万佛堂石窟的时候,朝廷下了一个命令,洞中的石佛必须有一万尊,多一个不可,少一个不行,工程竣工之后,负责凿佛的小石匠从头到尾一数,发现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尊,还差一尊,眼看朝廷就要验收了,万般无奈,小石匠自己坐进石窟里,腿一盘,掌声一合,凑成了一万尊,而他也就真的成了佛,一直到今天,当地人还传说如果您到万佛堂来,从头到尾摸一遍石佛,哪一尊身上热呼呼的,哪能一尊就是小石匠变的。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不践为据。
万佛堂大凌河北岸的峭壁上,气候非常潮湿,风化现象非常严重,现在万佛堂分为东区和西区,西区凿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是营州刺史元景为皇帝和着属开凿的,东区凿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是员外散骑常待昌黎韩贞等74人营造的私窟。万佛堂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东北地区年化最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好了,我们的目的地到了,一在我们看致电的就是西区,西区共有9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3小窟,窟内石刻造成像已风化无存了,下层有6窟,由东向西依次排列,进入第一个窟,门刻有“佛光普照”四个大,窟内平方形,高约5米,每边长约米,中央有一方形石柱,上连窟顶,方形石柱四面布满精细的雕刻,尖拱上的佛像,供奉人像和上层佛合内的佛像,待者及弧形华幔,化生童子,窟顶的飞天,门内窟壁的千佛式座佛,都是典型的北魏中期造像,刀法劲健,形象生动。
第5窟为大型窟,高约5米,东西宽7米,前半部已经崩塌,最有价值的是“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整个碑记雕刻在东南角山岩上,碑的下半部分已经风化,上半部分还寸,记述了造窟的经过,仔细端详所存文,但见个个遒劲挺秀,笔力极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魏碑有方笔和圆笔之分,独成一体,此碑文文方圆兼备,结构严谨,清末学者梁启超评价为“天骨开张,光芒闪溢”。康有为则称其为“无魏诸碑之极品”,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其也有记载,称其为“书法精美,堪称魏碑之上乘”。
第6窟最大,东西长约8米。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严重,现存一尊大弥勒佛,高约3.2米波形发髻,细眉长眼,高鼻薄唇,叉脚倚坐,体现一种慈善尊严和超然出世的神
我叫王成帮心得体会总结 王成帮精神感想500字(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