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交流会心得体会 护理论文心得体会范文(九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护理论文交流会心得体会一
【关键词】护理管理;人际沟通;人际关系
1 维持良好人际关系,护士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工作要有计划性,要明确工作任务和领导要求,科室人、财、物、设备、环境等全面情况心中有数。工作要分轻重缓急,要确保政令畅通,工作只有得到了领导的支持,病友的认可,同聊的配合才能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1.2 工作要积极主动,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1],基层护士长的工作必须务实,少造势,工作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引起群众的反感而致工作指挥不灵,护士长应善于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良工作方法,工作中严格要求下属,而生活中则应多关心体贴她们。护士长不要把排班作为行使权力的手段,而应把它作为合理安排护士工作、生活、学习的时间表,在不影响工作的提前下,尽可能照顾护士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需求。
1.3 激励团队,培养优秀人才,护士长要善于发现科内优秀苗子,鼓励她们参与各类活动,展现护士风采,体现自身价值。为护理管理队伍人才梯队输送好苗子,而不是扼杀她们的才气和能力,护士长要克服担心后备力量超越自己而取代自己的不良心理,而是要支持她们积极参与竞争,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其才能,共同管理科室,只有要求上进且又有机会上进的人才能把工作干好,干出色。
2 达到有效沟通、营建和谐环境,护士长应掌握的管理技巧
2.1 作风民主,宽宏待人:护士长要广泛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让护士参与管理,护士长的作风民主,宽宏待人。能使下属护士产生安全感,不必担心“穿小鞋”、“抓辫子”,能心身愉快的投入工作。心情舒畅,有利团结,亦能增加团队的凝聚力,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组织角色互换的讨论--假如我是护士长我将怎么做,希望护士怎样相处。假如我是护士,将会怎么做,希望护士长怎样管理,从而达到相互理解,消除冲突,在一种祥和、融洽的氛围中工作。
2.2 工作体现公开公正公平:作为护士长一定要公正,切不可带有色眼镜,厚此薄彼,这样容易导致矛盾,产生离心力,失去威信,护士长要让护士知道自己对工作的想法和打算,让护士知道与她们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计划和决策,增加透明度,调动积极性,鼓励护士实现理想,在评先、评优、进修学习、派班、休假、效益等方面体现公正公平,用人唯贤而不是用人唯亲,善于发现先进事迹进行表彰和宣传。
2.3 创造严宽结合的环境:工作上必须严字当头,用制度管人,在制度面前必须坚持原则,一视同仁,才能提高质量,但生活上应尽全力为护士们排忧解难,了解她们的需要,对她们如同慈母胜似姐妹,使她们在科室工作中感到温暖[2]。护士长切忌将不稳定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动不动的发脾气,护士在揣摸你的情绪中工作,科室气氛肯定紧张。不要轻易的将护士分为好的坏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重要的是鼓励优点克服缺点。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护士的自尊心。批评要讲究艺术,要避免当众训斥、责备。经常挖掘护士们的优点进行激励以此激发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带着一份好心情上班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实验证明人在愉快心情下工作,工作效率将提高3~5倍,
2.4 护士长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护患关系的基础,是营造轻松工作环境的前提,是杜绝差错事故纠纷、提高工作满意度的良方。本人从事护理管理工作二十六年,走过了两家医院十多个科室,特别是近五年在门诊这个老专家、老教授、老领导聚集的科室,每天接触上千人的窗口岗位担任护士长工作,其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尤其重要。与病人的有效沟通能减少投诉、纠纷的发生,缓和矛盾冲突,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及高血压俱乐部成立三年多以来,本人利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接受和解决来自全院的各类投诉二十余件,答疑咨询上万次,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医生、教授们的良性沟通,护理工作得到了理解与支持,工作中我们感觉不到小护士被人瞧不起的悲哀。与护士的有效沟通能得到下属的工作配合,达到共同提高质量的目的。与外部科室的有效沟通,能建立起一个相互协作的网络,提高护士长的办事效力。
2.5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知人善用[3],护士长要了解科内护士的个性特征、专长,合理安排岗位,爱整洁、讲卫生、办事重原则的人安排其担任保管员工作;爱笑、情绪乐观,沟通能力强的人安排其负责对外联络及宣教工作;穿刺技术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安排做抽血室的工作;各尽其能,减少埋怨和不满,使每位护士都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2.6 尊敬专家教授,营建和谐团队:门诊是专家教授们营集的地方,专家教授在医院德高望重,如能得到他们的支持理解和协作工作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每月组织一次活动,请专家教授们参加,听取他们对工作的建议,每天早上上班时给专家们泡上一杯热茶,教授们生日之时组织全科人员庆祝,生病了及时探望,工作日常用品按时送到教授们手中,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相互感动着,我们尊敬专家教授,他们支持理解我们的工作,科内环境宽松,气氛融洽,团队协作,工作开心。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护士长充分掌握沟通技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管理好科室的前提。良好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是每位护理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英,护士长应遵循的原则,医学知识库,20xx-5
[2] 李茜,现代管理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博爱护理网,20xx-4
[3] 封润,浅谈护士长在构建和谐工作关系中的作用,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xx,135:44-45
主题护理论文交流会心得体会二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以7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开展专项护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并及时作出panss评分研究。结果经过为期1-2个月的护理,70例患者中有65例血压恢复正常,65例患者护理后panss评分为(12.8±2.4),(10.1±1.96),(7.5±1.56),与护理前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痊愈出院,护理有效率高达92.85%。结论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疾病的重要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精神分裂症;高血压;护理方法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疾病,患者多表现为行为、思维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认知功能受损,且该病反复发作,最终导致患者精神残疾。患者病魔的困扰,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出现嗜睡、精神萎靡、体重增加、意志消沉等严重不良反应,有临床资料[1]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可引起心、脑等重要器官受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罪魁祸首,现今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疾病,对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损害了患者身体器官的功能。本研究结合护理调查,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展开了专业护理,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7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36.5±15.6)岁,病程2-26年,平均病程(12.5±8.5)年,患者血压140-200mmhg/90-130mmhg。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为依据,患者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均符合ccmd-3标准;以世界卫生组织治疗指南中关于高血压的诊断依据为标准,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此前均应用了抗精神病药物和降压药物治疗。
1.2方法
1.2.1护理调查以护理评估和实地观察为依据,对患者开展全面仔细的护理调查研究,以掌握患者的临床信息,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患者文化程度存在差异,同时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延误最佳治疗时期的问题。有较多的患者生活方式不良,例如睡眠不规律、长期吸食烟草、膳食不科学、食盐摄入量过高等。患者长期住院,病程呈慢性迁延趋势,自知力不足,甚至否认自己患病,拒绝治疗。同时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精神萎靡,不愿与人相处沟通。患者活动量极为不足,过度依赖抗病药物,导致肥胖,引起血压升高。患者精神紧张,对外界压力的反应较为敏感,情绪激动,引起血压升高。
1.2.2护理方法
(1)环境护理。环境护理方面主要是积极改善患者的病房环境,保证院区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安静、整洁和舒适。护理人员积极利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交流方式与患者沟通,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提升患者的信任度。
(2)心理护理。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病,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极不配合,常出现情绪失落、紧张、烦躁等症状。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鼓励患者积极向亲友倾诉,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认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及时与患者沟通,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不同的接触方式鼓励患者学习适应性行为。与患者沟通接触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理解患者的心理症状,尊重患者的权利,为患者创造安全感,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坚持服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2]。
(3)治疗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出现拒绝治疗的状况,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保证准确摄入药物,准时发放药物,保证患者服药进口,防止患者藏药,严格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如果患者经耐心劝说后仍拒绝服药,可以将精神科药物碾成粉末放入食物中服用。针对呕药现象的患者,必须在服药后30min内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果患者不配合,进行多次劝说,耐心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情况下可以遵循医嘱予以保护性约束。在指导患者服药的过程中,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当患者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为了保证血压的稳定,必须继续服用维持量。在利用降压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须做到及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监测患者血压。
(4)病情观察。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计划,按时测量患者血压,同时将测量结果告知患者,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积极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耐心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当患者出现头痛症状时,可将床头抬高,保证血压平稳,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同时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治疗过程中及时指导患者开展放松治疗,例如缓慢呼吸和音乐治疗等,如果患者出现头晕、心悸、恶心等症状,为了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回流,可以将患者的下肢抬高并平卧。在监测患者血压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视力模糊、神志不清等症状,立即告知医师,患者在静养过程中应加强生活护理。整个护理过程中,安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呼吸通畅,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使用心电监护,用药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及时服用降压药物。
(5)饮食护理。患者治疗过程中,食物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清淡食物为主,及时向患者讲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限制患者钠盐的摄入,同时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叮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和豆类食物,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减少脂肪的摄入,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例如油炸食品、肥肉等。由于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便秘,因此需要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保证充足的饮水,预防便秘。肥胖患者注意饮食,避免进食高热量食物。
(6)健康指导。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做好康复护理,讲解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保证患者对高血压病有正确的认识。由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与中枢神经的功能相关,因此必须重视患者的精神治疗,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安排午休,保证患者每天有8-9h的睡眠时间。白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但高血压患者选择的锻炼方式需要与病情相结合,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体育锻炼也应适度,多进行散步和体操活动。每天早晨或黄昏为患者提供散步的机会,每次散步30min左右。在健健康指导的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血压表现,与饮食护理相结合,嘱咐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的过程中不宜过快,如需起床时应先静坐半分钟[3]。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连续3周的血压观察,血压趋于稳定定义为a组,血压没有明显改善者定义为b组。在a组中利用panss总分减分率表示护理效果的优劣,减分率50%为显著有效,50%为有效,25%为无效,总有效率=显著有效率 有效率;在血压稳定后的3、7及14d进行panss兴奋激越评分,其中包括兴奋、敌对性、紧张、不合作及冲动控制障碍,评定工作全部由精神科主治医师完成。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有65例精神症状缓解,血压表现平稳,定义为a组。5例血压无变化,仍在进一步观察治疗,定义为b组。2.2panss评分结果a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7、14dpans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总有效率统计
a组所有患者精神症状缓解,并住院观察20天且精神症状平稳后痊愈出院,护理有效率为92.85%(65/70)。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法主动诉说身体状况,甚至拒绝治疗,同时患者和家属对对合并高血压症状了解甚少,不能及时治疗高血压症,因此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必须引起业界的重视。在近代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体质治疗,而忽略了心理治疗。其实,患者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精神疾病的恶化,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的紧张、冲动、烦躁等症状将加重高血压病情,长期的高血压将导致细小动脉受压,身体器官供血不足,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形成恶性循环[4]。本研究结合近代精神分裂症和并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原因,将重点放在患者的心理治疗上,在护理过程中将心理护理和治疗护理结合起来,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时关注患者的情感动向,在家属的帮助下,进一步认识到患者的病症,为患者制定了科学的治疗及护理计划,治疗过程中以安定情绪、降血压为主,及时测定患者血压,出现血压上升的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时刻以患者的健康为重点。本研究中通过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专项护理,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护理有效率高达92.85%,为患者健康生活带来了希望。通过优质护理,可以进一步避免患者病情复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1]薛云霞,严晓珍。浅述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6(23):65.
[2]张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5):34.
[3]范爱成。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2):10.
[4]周星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探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39(5):33.
主题护理论文交流会心得体会三
1.1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治内科患者856例,其中男599例,女257例,年龄21~70岁,平均52.6岁。患
护理论文交流会心得体会 护理论文心得体会范文(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