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自治区表彰大会心得体会和方法(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自治区表彰大会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第一阶段: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20__年10月--12月)

(一)积极座谈,主动汇报

做好与乡党委政府的衔接、沟通、协调与汇报,了解拥巴村村情概况、经济发展、特色产品、村民生产生活等相关情况,同时,就驻村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与乡党委、政府领导交换意见。

(二)召开村党支部会议,听取村两委班子汇报

与村两委干部进行座谈,认真听取他们对拥巴村发展经济的设想以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三)召开村民大会,摸清基层实情。

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把群众的所需、所急、所想、所盼进行整理汇总,摸清实际情况,同时就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热心解答,始终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做到群众的“知心人”,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四)逐一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实际困难。

深入农户,逐一走访,对农户家庭人口、生产生活、耕地种植、牲畜牧养、住房搬迁、经济收入、儿童上学、看病就业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核实、登记,了解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今后的打算,详细、真实掌握村民的基本情况。

(五)实地环境勘察,了解资源优势。

对全村耕地、道路、水力、电力、泥石流地段进行了实地察看,了解拥巴村的资源优势。

第二阶段:制定工作规划,积极扎实工作。(20__年1月--10月)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工作氛围。

以入户宣传、集中学习等方式,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党的__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自治区“两会”、地委(扩大)会议以及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突出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让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不断增强党的感召力、祖国的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二)理清思路,制定规划。

在对拥巴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教育卫生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并掌握拥巴村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拥巴村实际,理清驻村工作思路,制定一个中长期的拥巴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同时,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和提高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使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强基惠民”活动带来的实惠。

(三)集体讨论研究,落实为民办实事。

以集体研究、民主讨论的方式,组织村两委干部就10万元为民办实事经费的实施进行研究讨论,制定《地区质监局驻拥巴村工作队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明确为民办实事工作内容。

(四)建设一套班子,培养致富“领头人”。

一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两委议事、办事程序;二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党员干部教育,营造和谐、团结、进取的村班子队伍;三是帮助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克服等、靠、要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培养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人。

(五)开展劳务输出,增加群众收入。

联系昌都或是八宿县的相关企业或使用人单位,组织一批拥巴村青年外出务工,帮助开眼界、换思想、学技术、长本领,以解决拥巴村剩余劳动力,增加群众现金收入。

(六)打好农牧业发展基础,解决群众“吃饭”与“收入”问题。

一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种植、养殖水平。二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村民种植果树、蔬菜,养殖藏鸡、藏猪,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七)办好五件实事,推进驻村工作。

一是开展好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包括看望在校学生、慰问“三老”人员和贫困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二是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困难,抓紧解决好群众缺耕牛、缺生活用品、房屋拆迁缺资金等困难;三是积极联系、协调地区人民医院,做好群众到昌都治病相关事宜;四是开展单位募捐活动,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为拥巴村捐赠物品、资金;五是做好强基惠民项目的申报工作,结合拥巴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群众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积极申报短、平、快项目。

(八)扎实有序开展驻村工作,及时准确汇报工作进展。

采取“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定期核查进度、认真讨论总结”的方法,扎实、有序开展每一项驻村工作任务,并以简报、专题汇报的形式及时上报工作情况,工作做到安排有序、落实到位、汇报及时。

关于自治区表彰大会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同志们:

这次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环保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委会和自治区“两会”精神,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任务。常军政副主席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落实。

下面,我向会议报告工作。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全区环境保护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环保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环保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国家年度考核任务顺利完成

总量减排考核指标。 经环保部初步核定,20xx年我区四项减排指标与上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下降1.8% ,氨氮下降3.44% ,二氧化硫下降3.41% ,氮氧化物下降8.66% ,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分别完成“”目标的119% 、98% 、160% 、73.3% ;列入国家减排责任书的47 个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运;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和监督性 监测结果公布率分别为88.05% 、98.26% 和100% ,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大气考核指标。 全年共完成337 个除尘改造项目,淘汰改造燃煤锅炉20xx 台,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8.7 万辆,分别占年度计划的205.5% 、167.4% 、111.3% 。

重点流域考核指标。 我区实际监测的20 个考核断面, 18 个断面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列入“”规划的183 个项目,已完成58 个,在建79 个,项目完成率为31.7% 。

重金属考核指标。 列入年度计划的7 个国家考核项目全部完成,10 个自治区规划项目完成9个;五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增幅趋缓。

(二)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启动实施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考察我区时提出积极探索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大胆先行先试的要求,代自治区党委、政府起草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及其分工落实方案,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国家11 个部委的意见,确定了我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及工作措施,为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启动实施四项改革工作。一是 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与自治区公安、交通、商务、气象等部门建立了 会商联动机制 , 在乌海市及周边 地区开展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试点,污染防治区域、部门 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 起草排污许可证管理实施方案,探索建立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 二是 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的基础上,先后2 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逐一征求了各盟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旗县的意见, 编制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初步方案》,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三是健全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出台7 个政策性文件,开发完成6 个软件系统,基本构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体系。四是探索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制度。 成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机构,初步确定首批环境损害评估试点单位。

(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认真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自治区实施意见, 制定下发 《20xx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和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6 个配套文件 。 加快工业点源、城市面源和机动车等污染防治。全年共完成大气减排项目450 个,新建110 台火电机组和25 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设施,建成31 台钢铁烧结机脱硫设施。城市燃煤和扬尘污染防控力度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积极开展,机动车污染物防治监控平台基本建立,提前一年完成“” 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将 保障apec 会议空气质量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自治区制定了保障方案,3 位副主席分盟市进行督查督办,会议期间组成5 个专项执法检查组和1个明察暗访组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全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 万人次,检查企业和工地1.4 万家次,885 家企业和工段实施停产、194 家限产,1134 家工地停工。通过政府组织、部门合力、全员参与的协同联动方式,圆满完成apec 会议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受到环保部的通报表扬 。

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 完成水减排项目395 项,其中生活和工业类111 项,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9 家、提标改造16 家。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160 处城镇、335 处乡镇、18 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获自治区政府批复。重点监测的40 条河流78 个断面,三类以上水质断面占63.9% ,西辽河干流、额尔古纳河干流水质同比明显好转。

持续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积极开展涉重行业达标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加大重点防控企业监测监管力度,完成15 家涉重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全区国控断面、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和3 个重点防控区 空气与水环境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为100% 。

严格核与辐射及固废安全监管。 在包头市成功开展了全区辐射事故应急演练, 加强放射源安全监管和废弃源收贮工作。对186 家危废产生、经营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检查,东部危废处置中心投入试运行。

(四)优化经济发展作用充分发挥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加快落实权力清单制度,积极开展行政权力梳理工作,保留行政许可项目9项、行政处罚项目14 项。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将16 个行业44 类项目环评下放或委托盟市进行审批 ;分两次 将1223 个项目下放盟市及扩权强县试点旗县进行验收 。下放环保专项资金管理权限,中央 环保专项资金全部按因素法切块下达盟市, 由盟市落实具体项目, 实现了财权、事权、责权的统一。

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自治区648 个重大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419 项; 协调环保部审批重大项目环评21 项,2 个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项目通过环评审批; 审查规划环评17 项。坚决限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共暂缓或不予审批项目环评15 项。

清理环保违规项目。 排查梳理全区历史遗留未批先建项目1820 个、久拖不验项目386 个,涉及投资逾8000 亿元。属于国家审批的,自治区政府已函商环保部进行处理;属于自治区及盟市审批的,自治区政府已下发文件,要求盟市政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限期完成清理整治工作。

(五)环境法制建设水平有效提升

推进环境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已起草完成,正在履行立法程序。《发酵类制药企业和氨基酸生产企业污染防治指导意见》和《高盐水污染防治指导规范》发布实施。与自治区公安厅联合出台《关于全区建立完善环保与公安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和大气、重金属污染防治及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加大环境监管和行政处罚力度。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中办、国办通报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妥善处置腾格里园区企业污染问题。阿拉善盟 投入9000 万元资金用于园区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整改工作得到环保部认可。 组织开展环境隐患和重大问题集中排查整治百日专项行动等3 次全区性环保执法大检查, 自治区 李佳副书记、常军政副主席及我厅分别约谈各盟市盟市长和 环保局长, 限期整改15 类184 项问题,全部纳入台账动态管理,已完成整改126 项。全区 共立案 1522 件,挂牌督办99 件, 移送6 件, 关停取缔企业469 家,罚款6043 万元。首例污染环境罪案件在巴彦淖尔市 开庭审理并公开宣判,被评为内蒙古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强化环境信访和应急管理。 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制定《环境信访工作办法》。全区“12369” 受理投诉举报4224 件,办结率为99% 。 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防控,及时妥善处置7 起一般性突发环境事件, 有效保障了全区环境安全。

(六)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稳步推进

加大 生态保护力度。 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在深入分析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完成自然保护区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毕拉河、乌兰坝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日温都、双合尔湿地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呼伦贝尔市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旗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兴安盟组织编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通过生态旗创建国家级技术评估。年内12 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29 个乡镇、29 个行政村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村镇。

强化农村牧区环境保护。 大力推进农村牧区面源污染防治,全年共 完成农业源污染减排 项目284 个。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投入专项整治资金4000 万元 。

(七)环境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持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全年共争取中央环保专项资金5.9 亿元,其中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 亿元;自治区安排环保专项资金4.3 亿元,其中能力建设资金1.6 亿元。乌海市投入67 亿元、包头市投入63 亿元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呼和浩特市投入13.5 亿元用于水污染治理。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健全完善了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关于自治区表彰大会心得体会和方法(4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