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部光盘行动心得体会精选 社区党员干部心得体会(8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社区干部光盘行动心得体会精选一
任职期间,分管工作中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百乡和汛”省级先进集体,市首批扶残助残爱心街道,区民政、科协、森林防火等工作先进集体,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全区单项工作先进工作者,年度综合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回顾任职以来履行岗位职责和承担的实际工作落实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升学习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与服务基层理念
我始终坚持学习不放松,以做一个“学习型”干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平时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到边工作边学习,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与服务基层理念,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做到经常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把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与自身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同时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为目标,积极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经过在职研究生学习、论文撰写和答辩,顺利获得了国际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二、强化谋划力,较好完成分管各项工作
任职以来,我坚持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以优质、便民、亲为的工作态度,精心谋划,强化执行,团结和带领分管线干部职工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赢得了机关干部和村(居)干部的信任和支持,并取得较好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林水利工作较好全面实施,街道农业工作每年获区经济工作会议奖励。加强水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区率先完成市区禁养区内畜牧养殖场搬迁、关停和整治任务。
深入开展森林绿化示范创建活动,创建省级森林街道通过省级初审,创建区级以上绿化示范村6个。强化辖区森林防火设施和能力建设,森林防火态势连续保持平稳。“百乡和汛”工程深入推进,基本形成区、街道、村(居)和企业四级防汛体系。
三、突出创新力,着力提高自身履职成效
在工作中,我注重工作方式方法,既积极为“一把手”和集体想办法、出主意,又善于团结和依靠下属干部职工大胆创新地开展工作。一是在试点工作中探索创新。年底,街道确定为全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唯一试点,作为分管民政和农经的我,担负着指导街道各村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的重任,同时受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施行后新规定增多,省、市委领导对村经济合作社班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等因素影响,给选举试点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
我坚持边请示边学习,提出了排解各类复杂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并将村民委员会选举与村经济合作社、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有机结合起来,为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试点提供了保障,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了村委会换届选举“九环工作法”,受到了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在调查研究中促进创新。紧紧围绕工作重点和难点,开展了城市社区科普、城市防洪、城区山林消防安全和社会化养老等课题的调查研究,既摸清了现状、分析了问题,又对促进工作进行了创新探索。此外,《城市社区科普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城区防洪能力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城区山林消防安全工作初探》等先后在《政务调研》刊物上发表,既扩大了宣传,又促进了工作。
主题社区干部光盘行动心得体会精选二
我很荣幸参加了宜宾市首期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班。首先感谢县委组织部、人事局的关心、培养和推选,还要感谢市委组织部、人事局给了我们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每一课学习都认真听讲、仔细笔记,课余时间也不忘与其他朋友沟通、交流。一周的集中学习虽然短暂,但是我从中学到的知识却是今后工作中长期受益的。下面我将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汇报于后:
一、重新认知自我,找准了定位
作为首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工作已近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增添了不少新的认识。但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周围的环境、工作的内容也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回顾到职时的计划蓝图和自我定位,已经不太符合现在新环境、新形势对我们工作的要求了。市委组织部沈军副部长在培训班的第一讲中对我们的悉心教导让我深有醍醐灌顶之感,让我更深层地明白了大学生村官“为什么要招”、“究竟要干什么”和“究竟该怎么干”的道理。今后,我们要努力做群众喜欢的村官,注重把自己培养成能干、实干、奉献、廉洁的大学生村官。要正确定位,演好角色,尽己所能造福一方,切实履行好大学生村官的使命。
二、参观新农村示范点,开阔了眼界
7月22日下午,市委组织部精心安排了实地参观学习的内容,我们有幸参观了新农村示范点李庄镇安石社区、凉姜乡九里社区示范点。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思维眼界,将我们的思维从带有局限性的传统农村引导到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农村。
安石社区积极进行产业富民、沼气利民、道路惠民等各项工程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养殖业(养鱼、养猪)、种植业(水稻、水果和经济林),建成了粮—沼—猪—果”生态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依托帅家沟水库,发展旅游业。接着,我们参观了安石社区大力引进的生态型项目—云辰乔木园林,该公司总投资约1亿元,年销售产值可达1500万元,可解决当地劳动力200个左右。将带上了走生态、旅游发展的道路。九里社区那碧绿铺地的葡萄和西瓜着实养眼,九里葡萄是凉姜的招牌产品。为老百姓的充分就业与创业找到了实际的产业支撑,真正实现了凉姜镇人民既能安居又能乐业的目的。专门成立水果协会,主要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服务、技术引进、品牌打造、营销策略和农产品深加工。
通过参观发现,这几个示范区都是立足村情实际,拓展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打造专业品牌,通过产业调整带动经济发展,助推老百姓发家致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创造出了辉煌业绩。
体会一:要突破以个体为主进行传统生产,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管理分散的旧思维,努力适应生产机械化、生产管理科学化、品种优良化、营销体系化等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方向,拓宽农业发展内涵,并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进一步促进农工商各行业协调发展。
体会二:要突破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地进行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整合。
体会三:“一村一品”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选择。“一村一品”,是指为了提高整个村的发展活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可以使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产品或者项目,并努力打造“一流”和“尖端”化。
要发展“一村一品”,就必须通过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县、乡拥有一个或几个发展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和特色品牌,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三、学到有用的工作技巧,拓展了思路
兴文县徐秋华副县长,通过亲身经历的典型案例、工作技巧和处理群众事务体会,从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重点难点、技巧三个方面为我们讲授了“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我深深认识到:心存百姓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提;为群众办实事,是赢得民心的保证;公开公平办事,是我们工作中的处事原则。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吴郁魂教授,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为专题,通过翠屏区谢坝村、南溪县长江村发展“一村一品”见成效,重点讲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注意“生态、安全”,加大农副产品的加工力度和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农业产业化在带动农民致富上的优越性,特别是打造“一村一品”这一途径的意义。
四、上级的高度重视,坚定了信心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争议性较强的话题,有人认为当“大学生村官”可以发财;大学生把“村官”作“跳板”,为了以后升迁;“大学生村官”就是免费的劳动力。同时,有的“大学生村官”也觉得待遇不公平、身份太混乱、干事有风险没保障、前途不明朗、生活艰难、上级主要领导交流少等。所有这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使个别人有了“混日子”的想法。
市委组织部精心举办的这次培训班,邀请了很多在学术或工作上有独特见解和有相当建树的领导和专家为我们讲课,他们在百忙之中的授课,是对我们身份的认同,充分体现了组织、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重视,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心。这次培训获益匪浅,机会难得,希望今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学习交流的机会。
最后,再次由衷地感谢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关心和培养。
主题社区干部光盘行动心得体会精选三
自社区合并以来,在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围绕工作大局,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服务主题,切实履行职能,齐心协力,完成了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交给的各项工作指标和工作任务。我主要分管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和经济统计工作,下面把我两年来的工作汇报
一、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
做好“离岗失业人员家庭状况入户调查”工作,普查809户、1277名离岗失业人员、其中无就业愿望262人;1-10月新增就业1300人,完成街道下达指标1100人的118%,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安置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3人,实现劳务输出221人;普惠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0人、农民工80人、自行培训168人;办理“4050”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411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408人;领取失业金人员104人;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在确保完成上述工作目标的同时,我们着重从以下几
社区干部光盘行动心得体会精选 社区党员干部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