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教育见习心得体会及感悟(七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小学语文教育见习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教学指导思想正确,教学理念更新
1、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做到教书育人,不断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要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堂教学做到有鲜明的教学目的性、准确性、科学性和恰当的思想性。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做到训练重点突出,训练目标落实,训练程度到位。
3、坚持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主体性、实践性原则,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4、认真处理好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读与写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使语文课堂变成“学堂”,语文教学能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教学目的性强,教学目标明确
5、语文课堂教学能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学情,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充分突出教材的地位,体现教材的作用及其教学目的要求。
6、语文教学目标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体现科学性、导向性、准确性、实效性。确能使小学生在学习知识,达到目标要求的同时,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和发展,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7、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目的),要紧紧围绕“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渗透”设计和制定。要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
“语文知识目”,要紧扣教材和知识重点。“语文能力目标”要突出全册整体训练,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训练重点,体现对学生进行语文技能和和语文阅读能力及“听说读写”整体能力的全面训练和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体现对教材情感因素的挖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学特点突出,能体现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
8、能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的要求,区别主体课文(精读)和阅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拼音课文、注音课文、难字注音课文、纯汉字课文。要把握和体现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童话、诗歌等不同体裁课文的教学方法和体裁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体现教学特点。
9、在语文教学中,从知识的传授能力训练的全部教学过程,教师都要创设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智慧潜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使语文课具有突出的训练特色。做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四、准确、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10、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能准确理解教材、掌握教材、驾驭教材。并能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重组加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能准确、灵活地确定教学重点,突出训练重点。课堂教学中用好教材,突出重点,难点突破,疑点解决。
11、课堂教学严谨、务实。全面做到传授知识准确无误。不超标、不降标、不离标,体现各年段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无随意性,做到规范、示范。
12、讲解、训练到位,不丢落知识点。每一节课都能达到本节课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扎扎实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做到“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13、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儿童语文自学能力。“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训练和发展儿童的语言。
14、把思想教育寓语文阅读教学之中,课堂教学要体现思想教育的渗透。能结合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选准课文思想教育点,潜移默化,准确、适度,恰当地渗透语文思想教育,体现一定的思想教育性和语文的人文性,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辨证统一,有机结合。工性和人文性相统一。使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从中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明白一定的道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5、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课型特点的不同,年级的不同,学情的不同,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6、教学方法要体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可接受性,具有趣味性、主动性、灵活性、实用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和掌握学习过程。
17、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18、要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要精心设计学法指导的环节,做到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和本领。
19、能熟练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必要的学具挂图等。做到教学媒体使用合理,操作熟练,效果突出。并能自制教学配套软件(课件)和幻灯片等教具。
20、小语课堂教学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做到讲练适度,具有合理的,相互搭配的量。
六、教学结构严谨、完整、环节清晰、程序合理
21、教学结构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充分体现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不同课型的要求。
22、教学结构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能起到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作用,做到动脑、动口、动手、获取语文学习效果。
23、教学结构的各个环节要紧密联系,严谨务实。避免教学环节设计形式化。教学结构的各个要素要与“听说读写识”联系紧密,都应具有实效性、高效性,进而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
24、教学结构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要做到层次清楚,由浅入深衔接自然。教学层次,教学过程清晰。
25、语文课堂结构要体现并符合每一课时的不同要求。做到合理分配每课时的教学任务,确定各课时的教学目标。通常而言,两课时的安排是:第一课时侧重识字识词,理清课文思路,进行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三课时的安排是:启始课(第一节):要侧重对学生初读课文,初步识字、识词,初步理清课文思路,进行初步读懂课文的指导。精读课(第二节):要侧重进行研读课文,指导学法。逐段并抓住重点精讲、精读、精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全篇。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综合训练课(第三节):侧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识”的综合训练。着重进行语言知识、表情朗读、背诵积累、字形具体指导等巩固、发展性训练,做到学以致用,培训学生语文技能技巧,打下坚实的语文基本功基础。当然,无论是两课时还是三课时,“读议讲练”不是截然分开的,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七、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技能
26、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教学语言准确、规范、流利、生动,富于变化,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感染力。能恰当使用体态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27、语文板书设计合理,体现教学要求。并做到字迹工整、美观、正确、整洁、有条理。板书内容充实、集中、精练、重点突出。体现知识的准确性、实用性和教学艺术性,起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思路,指导学习语文的作用和效果。
28、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熟练运用导入技能、讲解技能、结束技能获取教学效果。有过硬的语文朗读能力和娴熟的简笔画,过硬的粉笔字、毛笔字及实验演示、操作等教学技能。课堂教学中反馈、应变能力强。
29、做到教态端庄、自然、亲切,教学情绪饱满。
30、教学时间观念强;教学目标、主体意识强;读书指导意识强;语文训练意识强;教学效果意识强。体现合理的训练密度和扎实的训练成效。
八、教学效果扎实
31、单元(板块或组)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得到落实,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32、完成每一课时和整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和内容。
“字、词、句、篇、标点”、“听、说、读、写、识”、“朗读、浏览、背诵、积累”诸方面收到教学效果,学生学得扎实,课堂效率高。
33、学生和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学生活动面广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课堂思维活跃。
34、体现因材施教,学生学习负担合理。
35、教学真实、朴实、扎实,学生确有所得。
最新小学语文教育见习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本班有46名学生,男生28人,女生18人,多数学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极差,通过上学期对学生养成习惯的教育,学生行为有很大转变,多数学生能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特别是加强小组建设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学生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如课桌椅摆放整齐,下课自觉把椅子推到座位下,不乱扔垃圾,节约资源,课间主动关灯,出操迅速。
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黄顺安、王茜、杨泽宇等学生上课从不专心听讲,总爱在下面做小动作,以致学习成绩跟不上,考试不及格。刘长柏、罗柏文、杨长胜等学生下课喜欢模仿电视剧中的武打动作,疯跑打闹,存在安全隐患。学习能力不强的杨子轩,阮藏豪总是不主动交作业本,要班干部和老师催促。对于以上问题本学期重点整改,落实到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进步。
本册教科书共选编了24篇课文,这些课文都体现了“快乐、想像、探究、创新”的理念。课文主要特色:
1、话题隐含的单元呈现方式。
2、文章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3、选文的题材、体裁和语言风格丰富多彩。
4、课后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重视基础,注重开放。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270个,其中224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壁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文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三)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
最新小学语文教育见习心得体会及感悟(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