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薪资会计工作总结(九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薪资会计心得体会范文一
您好!
很抱歉因此报告而扰了您们,岁月如逝,茫然回首,本人已在效力三载又一月之余,由当初女儿的尚未出生到如今能清晰喊我爸爸,可谓斗转星移,弹指一挥。本人更是由刚入职时的一无所知到如今的知人熟物,这期间固然少不了自己之努力,但更离不开公司领导及同事之热情帮助,对此,本人深怀感激而不能忘矣。
与携手走过三年光景,记录点滴,领悟到的不单单是工作,更多的是只可用心体会的人之性情,正如领导所言,认真是一种态度,工作是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亦可映出他人,孰之优劣,何需言之。扪心自问,回首三载,虽从不敢在工作上有怠,可终因自己愚钝而不能尽趋完美,追其缘由,原因只有一个,无真才实学所至也。自知自己能力不济,终不能掩耳盗铃,自欺其人,故思索再三,惟辞呈才为上策。
公司之发展,企业之兴衰,惟系人才为根本,既然毫无建树,不能胜任,再占其位,实不知耻愧,故本人慎重辞去财务经理助理之职,本人有愧在其位而不能为公司领导更好的分担点滴,惟让能者尽显其能,智者尽挥其智,则公司兴,事业兴。天下之大,人才之多,胜于我者何只万万千,本人绝不敢以己之私而损公司之利。
对公司,领导不可不忠,但不能愚忠。放弃是为了重新扬起希望之风帆,坚忍才能积蓄力量,抱怨诅咒无济于事,沦丧的更是大树之精神,人不该甘于贫穷,但更不能因为想改变贫困而失之品格,于人于事,遵循行止无愧天下,褒贬自有春秋,足亦,我就是我。正如前人所言,无比人更高之山,无比脚更长之路,无比学更广之海,学海浩淼,毕生能求之一瓢足亦。
三年,有辱公司及领导之所望,本人深感愧疚,万望见谅,本人深知己已属而立之年之人,自己及社会所给机会亦不多,艰难困苦本是人生良师,身出贫寒之地,自幼不惧困境,只要生命尚存,终不至流落街头,客死他乡!
因我妻子近期身体不适,自己又即将暂时失业,恳求公司能给予结清薪资和风险金,本人及家人感激不尽,请于7。28—31之间准许离职,在此期间,本人将一如既往,尽心尽力,站好末班岗,请公司及领导批准,感谢二字,实不能表达本人三年来对公司之感激,本人惟有衷心祝福公司更加繁荣昌盛,领导及同事能健健康康,和和顺顺,家人平安,好人一生平安!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有关薪资会计心得体会范文二
第一条 公司所有人员有关薪资晋升均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 薪资晋升每年执行一次,在当年1月21日前,所有转正且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方可享受薪资晋升。
第三条 与薪资晋升有关的人员评估、绩效考核以及其他方面的调查,以上一年度考核指标为依据。
但是,在本年度1月21日时进单位工作还不满6个月的员工当年度不享受薪资晋升。
晋升类型可分为:
1、基本工资晋升;
符合如下条件的情况下方可晋升基本工资:
1) 因岗位或职务晋升或向上调整;
2) 因物价或政策性因素需全面调整工资基数;
3) 因工作内容中大幅度增加工作量;
2、年功工资晋升:
对于在公司内任职满五年的员工,即享受年功工资,年功工资按标准每年自然晋升,不受岗位评价与绩效考核的限制,所有员工均可享有。
第四条 上年度考查期间内,缺勤天数平均每月超过五天者,一般不予薪资晋升。
第五条 迟到或早退累计四次,被视为缺勤一天,计入缺勤天数。
第六条 考核周期内,受到警告以上处分,或者受到降薪、降职的,一般不予薪资晋升。但是,如果属于对下指导、监督不力等问题而受到轻微的处分,特别是对其的处理尚可酌情从宽者,则不影响其薪资晋升。
第七条 年度薪资晋升应制订预算额及比例,总体预算额比例不得高于上年度人工成本、产值比。
第八条 当提预算发生余额时,可不转入下期。
第一条 薪资晋升日期定为每年1月21日。
第二条 薪资晋升评价、考核期为一年,即从上一年1月21日至当年1月20日。
第三条 具有薪资晋升资格者是均参与晋升考核。但符合下列各种情况之一者除外:
1、长期休假者;
2、在薪资晋升评价、考核期内的出勤天数不满规定劳动天数的九成者;
3、在薪资晋升评价、考核期内受惩戒处分者;
第四条 对于薪资晋升,以薪资晋升评价、考核期内的工作状况、能力、职别及其他条件为标准,进行审定。
第五条 薪资晋升的审定,按下述类别进行。
1、公司部门长以上中层管理干部的薪资晋升,依照部门年度指标完成情况、部门人员整体日常表现、各项经济指标等来确定,统一综合审定薪资晋升事宜。晋升比例为不超过公司该层干部总数的40%,具体实施方法,每次分别规定。
2、部门主管以上至部门长以下基层管理干部晋升,依照日常考核指标的执行情况,所属职能范围的责任落实、人员日常表现等来确定。晋升比例为不超过公司该层干部总数的30%,具体实施方法,每次分别规定。
3、对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薪资晋升,依照绩效考核结果与岗位、工作评价来确定,按标准分类进行审定其薪资晋升事宜。晋升比例为不超过部门人数总额的30%,具体实施方法,每次分别规定。
4、对各部门辅助人员的薪资晋升,依照日常工作指标、失误笔数等来确定,按标准分类进行审定其薪资晋升事宜。晋升比例为不超过部门人数总额的30%,具体实施方法,每次分别规定。
5、对生产工人的薪资晋升,属于月工资性质的参照辅助人员的方法主考核,计件工资者,不实行薪资晋升,单独利用工时调整来调整薪资水平。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实行临时薪资晋升。
1、职务晋升,与新职务的同级者工资不相同;
2、长期休假者复职后,与其同类职务人员相比,其工资被认为存在特别明显的差别时;
3、员工处分期结束后,特别在被认为有酌情从轻处罚余地时;
4、工作内容调整导致工作量大增加者;
有关薪资会计心得体会范文三
1、实验目的
(1)通过利用多媒体学习,加深对对会计实务的了解。通过计算机操作,熟悉会计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在熟悉会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通过建账,记账,结账,对账及各项具体事务内容的的操作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理解信息时代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理解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的关系。
(4)理解财务与业务的关系及网络环境下如何对二者进行协同管理。
(5)对财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各系统的工作原理有较为深刻的把握。
(6)熟悉财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各系统功能及其数据传递关系。
(7)能够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企业日常业务发生的各种类型的实际业务。
(8)理解企业业务流程,认识会计在企业流程中的位置及作用。
(9)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计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2、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
1.增加操作员2.建立企业帐套3.进行财务分析4.备份/引入账套数据 实验二
1系统启用设置2.基础档案设置3.数据权限设置
实验三
1. 总账系统选项设置2.期初余额录入
实验四
1. 凭证管理2.账簿管理3.现金管理4.往来管理5.项目管理
实验五
1.银行对账2.自动转账3.对账4.结账
实验六
1.自定义一张报表2.利用报表模板生成报表
实验七
1.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2. 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3.工资分摊及月末处理4. 薪资管理系统数据查询
实验八
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参数设置、录入原始卡片2.日常业务处理:资产增减、资产变动、资产评估、生成凭证、账表查询3.在月末进行计提减值准备、计提折旧、对账和月末结账
实验九
1.对应收款管理的初始设置2.日常业务处理:形成应收、收款结算、转账处理、坏账处理、制单、查询统计3.进行期末处理,月末结账
实验十
1. 启用供应链管理系统2.供应链管理系统基础信息设置3.期初数据录入 实验十一
1.进行普通采购业务处理2.请购比价采购业务处理3.采购退货业务处理4.现结业务处理5.采购运费处理6.暂估处理7.月末结账及取消
实验十二
1.进行普通销售业务处理2.商业折扣处理3.委托代销业务4.分期收款销售业务处理5.直运销售业务处理6.账表查询
实验十三
1.库业务处理2、出库业务处理3、其他业务处理4、库存账簿查询5.月末结账
实验十四
1.处理入、出库单据2.暂估业务处理3.生成相应的凭证4.存货账簿查询5.月末处理
方法:上机操作,按每一个实验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内容。
步骤:
1.企业建账,首先增加用户,建立企业账套,设置权限
2.对基础档案的设置,录入基础信息,设置数据权限
3.总账系统的初始设置,对总账系统选项设置,以及对期初余额的录入,要求试算平衡
4.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录入凭证,查询各种账簿、熟悉现金管理、往来管理、项目管理等操作
5.进行总账系统的期末处理,进行银行对账操作,以及自动转账和月末结账
6.利用ufo报表管理系统自定义一张报表,利用报表模版生成报表
7.在薪资管理系统中,进行初始设置,对日常业务处理,在薪资管理系统中进行工资分摊及月末处理,以及数据查询
8.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参数设置、录入原始卡片,进行日常业务处理:资产增减、资产变动、资产评估、生成凭证、账表查询,在月末进行计提减值准备、计提折旧、对账和月末结账
9、对应收款管理的初始设置,日常业务处理:形成应收、收款结算、转账处理、坏账处理、制单、查询统计,进行期末处理,月末结账
10.启用供应链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基础信息设置,期初数据录入
11.进行普通采购业务处理和请购比价采购业务处理,以及采购退货业务处理、现结业务处理、采购运费处理、暂估处理和月末结账及取消
12.进行普通销售业务处理和商业折扣处理、委托代销业务、分期收款
薪资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薪资会计工作总结(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