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慰问简报范文 清真寺风貌改造简报(2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清真寺慰问简报范文(推荐)一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喀什市市中心,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它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位于中国四大清真寺之首,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民族创建的历史瑰宝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和绚丽的色彩等特点,闻名于中外,在中亚地区与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的著名大清真寺,同样地受到穆斯林的注目。坐落在艾提尔尕广场西面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带有阿拉伯风格的伊斯兰教寺院建筑。“艾提尕尔”一词,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做礼拜的大清真寺的通称。也有人把它按阿拉伯语的“尔德”(变音为“艾提”,意思是节日)和波斯语的“尕尔”(意思是广场),解释为“节日场所”,但此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虽然在伊斯兰的各种节日里,清真寺是主要的活动场所,而在平时,穆斯林们也同样在这里进行日常的宗教活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清真寺,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艾提卡尔清真寺、加曼清真寺、小巷清真寺、麻扎清真寺、耶提木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是节日欢聚的场所的意思。也有等级最高的清真寺的意思。全新疆共有四座艾提尕尔清真寺,除了喀什的之外,于田有一座“艾提尕清真寺”,哈密有一座“艾提卡尔清真寺”,和田市也有一座“艾提尕尔清真寺”,它们都是当地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前后,以后逐渐修建,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建筑风格融汇了维吾尔、中西亚伊斯兰以及中原文化(莲花柱头、万字符、藻井)。艾提尕尔清真寺在国际上也有影响,伊朗的总统也向艾提尕尔清真寺赠送了丝毯。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的穆斯林标志性建筑,是新疆乃至中亚穆斯林的“麦加”,不仅是新疆地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喀什的著名旅游观光景点。“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服”之意。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阿拉伯语是“顺从者”的意思。信奉唯一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后一位使者。坐落于新疆喀什市解放路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这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坐西朝东。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大约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大穹隆顶)”、“宣礼塔”、“大门”等七个主要部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正是东察合台汗国的杜格拉特家族赛亦德·阿里在喀什统治的时期(1435—1457),相当于明正统(1436~1449)年间,喀什噶尔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扎(也译为萨克斯.米尔扎)葬于此,其后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用以祭祷亲友亡灵,即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前身。1798年,英吉莎的一位名叫古丽热娜的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在前往巴基斯坦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根据她的遗愿,人们以其所遗旅费扩建该寺,并取名“艾提尕尔”。
(刚才已经提到,艾提尕尔大寺从建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据文献记载,早期的艾提尕尔大寺的规模,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里原来是一片埋葬死人的荒坡,数百年前的一些喀什噶尔著名人物(如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及其亲属,察合台后裔莎车王赛义德汗之弟米尔扎·艾则孜外里苏丹等),以及一些当时服务于宫廷的达官贵人,也埋葬在这块地方。而在当时,这里只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清真寺,它是公元1442年左右,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的后裔所建。到了公元1537年前后,当时喀什的统治者乌不里哈德尔·米尔扎阿尔伯克,为纪念葬于此地的叔父米尔扎·艾则孜外里,又将原有的小寺扩大为能做主麻聚礼(每周的主麻日礼拜)的大寺。
真正地为艾提尕尔大寺奠定基础的,据传统的说法是18世纪后期,一个名叫古丽热拉的有钱妇女,在她去巴基斯坦途经喀什时病故于此地,根据她的遗愿,人们将她遗留下来的大笔钱财,用来兴建了一座清真寺,这便是艾提尕尔大寺的前身。但那时的规模甚小,其四
周仍是一片坟地。以后,艾提尕尔大寺进行了多次的修缮和扩充。1872年的一次大修建,使艾提尕尔大寺达到了今天这样的规模。这次修建,把大寺的范围分为两个部分:东面是清真寺,西面是教经堂。其中教经堂有近百间房间,还修建了蒸汽浴室,供人取暖的暖室,增辟了人工水池。对于整个建筑,还
清真寺慰问简报范文 清真寺风貌改造简报(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