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增强荣誉感心得体会和方法 消防员职业的荣誉感体现在哪里(七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消防增强荣誉感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你们好!
我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直以来,我特别崇拜和敬仰你们!
我先是从电视里认识了你们。当我在电视里看到你们不顾安危、毅然决然地冲进熊熊大火时,我惊呆了!后来是亲眼看到你们执行任务,看见你们从鸣叫声尖锐紧迫的消防车上飞下来,装备整齐,沉着冷静,把水枪喷得很高很高,还会“飞檐走壁”,顿时觉得你们太伟岸、太神奇了!直到今天,我看到了一则新闻“北京少校及中尉警衔消防员救火时牺牲,遗体搂抱成一团”,那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支撑着你们甘于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生命?我的内心里被你们深深地感动了!
叔叔,你们的工作太危险了!火烧得越旺,你们就越要勇往直前!大火无情,你们可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记得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儿女时刻都惦念着你们,等着你们平安回家。
叔叔,你们总是时刻准备着,只要警报一响,你们立即“出征”,不管严寒酷暑,不管半夜清晨;你们面临危难时,胆大心细,奋不顾身,英明神勇!有了你们,火场的生命得到了延续,我们的生活得到保障。在我的心里,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最可爱的人!在这里,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也向你们保证,我一定会从我做起,在生活中注意及时隔断一切火源,比如电源、煤气;在学习上,我也会多多关注消防知识及先进的消防科学。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减少可能出现火灾的危险,让你们少一份操劳,多一份安全!
此致
敬礼!
写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消防增强荣誉感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为了提高师生防范自救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使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有序、快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通过紧急疏散演练,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遇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提高全体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组长:李xx(校长)
副组长:王世海刘俭波
成员:全体教师
警报:王xx
计时:田xx
20xx年9月15日下午14时40分。
各班主任
职责: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要在演练前对学生撤离教室的队形进行编排,做到安全有序、快捷。撤离时做到:
(1)演练前将请撤离路线。
(2)带领学生安全撤离。
(3)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
走廊转角护导人员安排:
东走厩:
李鑫龙;
西走廊:
杨婧;
门口台阶:张海新、马阿华;
班级内:各班班主任。
1、疏散信号
听到急促的哨声警报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安全进行疏散。
2、任课教师带队,学生列队奔走廊,要求依次靠内侧墙壁、快速、安全撤出室内,不争、不抢,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3、疏散线路和集中地点
(1)疏散路线
①一、四年级学生出教室门,贴里墙行走,从前门出校舍。
②二、五年级学生出教室门,贴里墙行走,遇前面学生变成两路纵队,从前门出校舍。
③三、六年级学生出教室门,贴里墙行走,遇前面学生变成两路纵队或三路纵队,从校舍前门出校舍。
(2)集中地点:校园操场,按间操密集队形站。
4、人员清点:班主任在集合地点对疏散的学生人数进行清点。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
2、班主任教师要迅速打开教室门,提醒学生要冷静,不要慌,边指挥边讲解:“保持安静,防止灰尘、烟尘进入口腔,转变身体脸朝逃生门方向”。
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
3、警报声结束后,疏散开始。
1、要有秩序地疏散,不准学生在教室门口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老师应在门口适当位置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用毛巾等物捂口鼻。
4、疏散期间严禁喧哗,整个过程保持精力集中,听从指挥,有团体意识。
5、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自然成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我校20xx年9月15日下午14时40分,全校师生进行了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各班按正常时间进行演练活动。14时39分演练警报响起(急促的哨声),负责走廊、台阶安全的安全员和班主任迅速到位,组织学生有序撤离。撤离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要求保护自己的头部或捂住嘴鼻,并注意不推挤和不喧哗,安全撤离到学校操场中央。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历时60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学生安全撤离。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消防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了全体师生应对火灾事件的能力。演练结束后,所有师生在学校负责人的组织下对演练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班主任也针对本班级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教育。
关于消防增强荣誉感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一、火能照明,亦能毁林;防
消防增强荣誉感心得体会和方法 消防员职业的荣誉感体现在哪里(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