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属冷热加工心得体会总结 金属加工工艺心得体会(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金属冷热加工心得体会总结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和巩固初中学习过的金属的化学知识,

2、了解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

3、了解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验金属性质的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视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将其应用于今后学习的全过程中,发挥科学思想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钠与空气反应的产物的不同

教学难点:钠、铝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学生用)

1、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金属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通常情况下,活泼金属单质能够与非金属、 盐 、酸、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根据教材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1)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 2al 3cuso4===al2(so4)3 3cu ; (2)在空气中点燃2mg o2=====2mgo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2agno3===cu(no3)2 2ag;(4)镁条放入稀盐酸mg 2hcl====mgcl2 h2↑;

2、钠的表面呈银白 色,有金属光泽,用小刀可切开,说明硬度小 (质软),钠在坩埚中加热,很快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熔点低,钠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色固体,现在,我们知道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两种,它们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氧的化合价为 —1价,在钠燃烧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o2 ,还原剂是钠;钠很活泼,一般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密度比煤油 大 。

3、铁、镁、铝等常见金属化学性质比金属钠不活泼,通常能存放于空气中,其原因是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铝等金属的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金属与氧气进一步反应;这些金属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也能剧烈反应,甚至燃烧。

互动课堂

(一)情景激思(教师用)

【引入】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属和它的化合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例如: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高温可以燃烧,而氧化铝却耐高温,为什么呢?本章我们就来讨论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首先我们先探究几种重要金属的化学性质。

【强调】本节的课标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等金属的主要性质。

【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合作探究(师生共用)

【思考与交流】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点燃

2、图3-2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并板演。

【教师总结】2al 3cuso4===al2(so4)3 3cu 2mg o2=====2mgo

cu 2agno3===cu(no3)2 2ag mg 2hcl====mgcl2 h2↑

【推进新课】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金属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的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讲述】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fe3o4,而铁在空气中生锈的产物是红棕色的铁锈,成分为fe2o3、这说明反应条件与产物有很大的关系,那么钠与氧气反应,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点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一)、金属钠(na)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小结】

【演示】 :,并观察图3—4。

【提问】1、通过实验的观察,你能不能简单描述出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2、放置一会儿,新切开的钠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回答】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教师总结】对,新切开的表面逐渐变暗,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白色的固体----氧化钠。

【板书】 3、钠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4na o2 ===2na2o(白色)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过渡】如果将钠在空气中加热,会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是否与刚才的一样?

【教师演示】:

【提问】钠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实验现象呢?

【学生回答】

点燃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知道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的固体,而现在燃烧的产物却是淡黄色固体,可见钠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不是氧化钠,它是钠和氧形成的另外一种化合物,我们把它称为过氧化钠。

【板书】 2na o2 ====== na2o2(淡黄色)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反问】对金属钠与氧气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1、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就不同,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要注意反应的条件。

2、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保存钠时应隔绝空气。

3、在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氧化钠中为—2价,过氧化钠中为—1价。初步推断过氧化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探究】钠除了能和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初中时学过钠能跟谁反应?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点燃

【板书】(2)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

【教师强调】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板书】(3)钠与硫反应:2na+s====na2s

【教师小结】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 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教师讲述】除了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外,其他活泼金属也可以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在金属的表面形成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镁、铝表面的氧化层。所以,在点燃镁条前,常用砂纸打磨,这样点燃起来更容易些。铝的情况如何呢?既然铝易与氧气反应,那为什么我们可用铝锅来烧饭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铝与氧气的反应。

【学生演示科学探究1】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生描述实验现象】 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讲解】 铝的熔点 为665℃ ,氧化铝的熔点 为2050℃,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落下。

【提问】如果我们去掉氧化膜再加热,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演示科学探究2】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描述实验现象】加热萎缩但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师生共同分析原因】磨去氧化膜的铝片在空气中很快又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板书】(二)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 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提问】从这两个科学探究中,可以得到怎么样的结论呢?

【小结】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日用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

【回顾】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图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设问】能否看出金属的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有什么关系?

【小结】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总结】请根据今天所学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金属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氧化物的颜色

化学方程式

常温/加热

常温下生成白色固体;

加热时能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生成的固体呈淡黄色

na2o:白色

na2o2:淡黄色

4na o2 ==== 2na2o

2na o2 na2o2

加热

氧化铝:白色

4al 3o2 2al2o3

纯氧\点燃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

四氧化三铁:黑色

3fe+2o2 fe3o4

加热

加热有黑色物质生成

氧化铜:黑色

2022金属冷热加工心得体会总结

本说课的题目是“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节课依据“探索性教学”

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思想,本着“问题式教学”、“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建立科学思维模式”的教育教学设想设计的教学方案,现从四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学生开始初步、系统地接触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为后面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

②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③通过演示和学生探究实验,复习巩固基本实验操作,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以及从分析现象中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交流、实验和观察、探究实验,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

难点:铝为何可以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1、初三已经学习过铁、镁、铝等金属的有关性质;

2、曾经背过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道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对于高中阶段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他们还没有开始接触,一般都不懂得从结构上去分析演绎。

1、 边讲边实验 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了建构理念。具体如何去做呢?

(1)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 这样既可以进一步规范、巩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做完全符合新课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比如钠的切割 、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教师在演示一些操作重点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让学生和钠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学生对钠的性质就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2)学生动手实验与填写实验报告相结合 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给出实验报告,引发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动手实验解决问题的动力,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的目的。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而不是囫囵吞枣,真正发挥实验的作用。在学生实验之后,学生能在完整试验报告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回顾试验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2、 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总结归纳 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如可以在钠、铝和氧气反应学习完了以后,及时总结这些物质和氧气反应时表现出来的还原性,从反应的难易程度总结还原性的强弱,从整体上把握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3、通过比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如学生在学习钠和氧气反应的时候,通过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的比较,从而更深刻地认识钠与氧气反应的实质。又如做铝和氧气反应实验的时候可以去比较,两个实验做法不同但是现象一样,认识到铝表面的氧化膜问题。

1、引入课堂 通过幻灯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金属制品、金属矿石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金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展示历史上一些比较出名的金属物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金属在我国已有比较悠久的使用历史;我还将让学生自己去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本节课的兴趣。

2、 复习旧知 通过思考与交流,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为后面即将学习的钠、铝的性质打下基础。

3、 由此及彼,提出问题 铁、镁等金属都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让学生去思考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可能情况以及为什么。

4、 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 探究钠的相关性质。展示钠的存放,取用和切割,从中让学生领悟钠的物理性质;从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体会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思考,去感受钠的活泼的化学性质,并根据化合价自己去尝试书写反应方程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主体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去思考钠燃烧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钠,提供必要的仪器让学生去加热钠,使之燃烧,观察现象,比较性的提出问题,引出钠的燃烧反应。从产物的颜色认识到这是不同于氧化钠的新的物质,此时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初步认识过氧化钠。

5、通过实验的比较,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 从钠与氧气的反应和镁、铝表面有氧化膜的角度,让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观察铝在打磨掉氧化膜与否两种情况下加热融化后的现象,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现象会一样?认识到反应的发生本质,体会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开放性的思考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可以作为课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6、 课堂小结 由点到面,让学生思考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很多金属可以和非金属氧气发生反应,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到这些反应共同的反应本质,这样和前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呼应;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金属化学性质的差异性,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在具体反应中的体现,进而从反应的难易程度认识到化学性质的递变与原子结构

金属冷热加工心得体会总结 金属加工工艺心得体会(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