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德育劳动心得体会实用 德育劳动感悟(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新年德育劳动心得体会实用一
又是好久没回奶奶家,新年将至,再次回到那里。只见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溪水曲曲折折,穿村而过;白墙黑瓦,一座座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村中街道,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花坛路边,茶花、桂树、青竹随风摇曳,青色入帘青……这次回乡,我还要帮村民写写春联。
毕竟是从一年级开始就到各处乡镇参加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所以,我丝毫不紧张,站好姿势,凝神聚意,提起毛笔就写。许是今日的毛笔一向都是平常我最喜用的,今日的春联似乎写得格外流畅。一瞬,引来了众多村里人,驻目围观,偌大的院子也变得拥挤。
但我怎样也没有想到,我写的春联居然如此抢手。没有办法我只好不停地写,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那是村里人对火红春联红火新年的深深憧憬,是对来年幸福完美生活的殷殷向往。约莫两小时后,我才发现旁边有位老爷爷,背有点驼,满头银发,胡子、眉毛都花白了,看上去七十多了,可身子板却挺硬朗,神采奕奕的。突然回想起,这位爷爷好像在我刚开始写时就站在那了。他朝着我笑了笑,“写得挺好的!”说完,继续在一旁看着我写着。这样一位爷爷,却在别家消耗了这么多的时光。我猜想,它是他家里没人,怕寂寞。可是,即使像我这么善猜测的人也完全猜错了。一声“爸,回家吃饭了”,两个渐行渐远的身影,半轮红艳的夕阳染红西边的云彩。我从旁人的言语中了解到,原先这位爷爷是因为儿女孝顺,逢年过节家里热闹得紧,他自我空闲,最喜欢处处闲逛,悠游岁月。那一刹那,我才发觉“阖家团圆”是年最美的味道。
《看见》里陈虻曾说,新闻是挖掘出来的,都要往越来越深的层面挖掘。所以,我认为,这世上的一切,都能够往越来越深的层面挖掘。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年灯火要人归”,那是我们心中游子情怀的依归——世上的路有千万条,但我们不由自主地踏上回家的那条小路。在我们的心中,都有自我的乡愁,就像毛笔落到红纸上一样,只需轻轻一点就能绽开。中国的传统节日重仪式感,一项项年的习俗,犹如远古的足音,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唤醒我们心中最柔软的一处;一项项年的习俗,让生活之美、人情之美变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一项项年的习俗融汇了人与人之间最美最真最深的情感,使我们发现自我内心的声音。
年亦匙,打开我们的心锁。
所有所有的习俗,都在为了人世间的更完美做准备,尽管有时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亲之情,人之情,为我们创造了一切可能。源远流长的年的习俗,折射着中国人对“阖家团圆、幸福平安”的深远的企盼。我们应当经过习俗,这种古老却习以为常的方式,来唤醒你真正的情感,使你行动起来,我们用这样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从心尖上轻轻地走过。
年亦匙,打开我们的心锁。
“一点新气象,伴你享受这时光”,这个年,我们一齐过。看这个世界最美的遇见。
有关新年德育劳动心得体会实用二
喜迎新年 畅想未来
开头语
甲:看,阳光灿烂,那是元旦绚丽的色彩。
乙:听,金钟朗朗,这是元旦动人的旋律。
甲:又是一个瑞雪飘飞的季节,我们每到这时总会欢聚一堂!
乙:又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节日,我们每到这时总会心潮澎湃!
甲: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乙: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甲: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
乙:满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让我们共同期待崭新的一年!
甲: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衷心的祝福全体师生:
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元旦快乐!
乙:欢迎大家收看——电视节目,本次节目的主题是《喜迎新年 畅想未来》。我是主持人——。
甲:我是主持人——。
专题介绍
甲:咦,说起元旦,你知道元旦的来历吗?
乙:当然知道。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元旦的来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甲:下面我来说一说元旦的习俗吧!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乙
新年德育劳动心得体会实用 德育劳动感悟(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