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案例撰写范文 幼小衔接案例撰写范文图片(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写幼小衔接案例撰写范文(推荐)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__年__月—_——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__月份——__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如何写幼小衔接案例撰写范文(推荐)二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礼貌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四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现把我们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潜力。
首先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十分重要。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潜力。所以,在大大班要个性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虽然孩子经过三年多的群众生活,在自理潜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普遍存在着做事拖拉、不爱整洁等毛病。于是我们就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入园,不迟到和无故缺席,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解大小便,能较快地吃完午点,不影响安排好的活动,用给小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个性针对平时做事拖拉,不拘小节的孩子,要求他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其次让幼儿学习模仿小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在"走近小学"的活动中,幼儿逐步学会了背书包,卷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周我们都定期检查,持之以恒,让幼儿构成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潜力。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潜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潜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透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理解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忙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忙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带给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中午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潜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潜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应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储备必要的知识经验
从幼儿园到小学,正规的课业学习代替游戏成为孩子主要的活动方式。数学和语文将成为孩子主要学习的科目。所以在入学前,认识汉字是很必要的。因此能够每周安排一次生动搞笑的识字教学,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在搞笑的故事、儿歌中学习汉字。日常生活中帮忙幼儿逐步积累常用的汉字如:利用评比栏、请幼儿分发课本,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动区,让幼儿认识标题字;利用晨间和中午的时间指导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学过的汉字。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汉字不但没成为幼儿的负担,而且激
幼小衔接案例撰写范文 幼小衔接案例撰写范文图片(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