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心得体会家风精选 家风学风教育讲座家长心得体会(七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家长会心得体会家风精选一
这一次家长会是整个二年级一起在会议厅参加,给我们分享经验的是从教18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自己家里也有一个儿子在读四年级的郑莉老师。
郑莉老师首先讲了关于男孩的教育管理问题(我听得特别的认真哦,没有办法啊,家里两个双胞胎儿子总是能让我经常头大。她提到一个优秀的男孩子要有责任心、勇敢大方、阳光帅气、快乐上进、大气宽容、有冒险精神,而该有不负责任、懦弱、懒惰、心胸狭隘、娘娘腔、贪图享乐等不良习气。有男孩的家长一定要学会放手,而不是事事包办,这样只会培养出他们惰。并且一再提到男孩一定要“穷养”,很多家长一定认为“穷养”就是不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或漂亮衣服,并且克扣孩子的正常需要,其实这样只会把男孩养得缺乏自信和智慧。“穷养”的内涵是,不要不顾自身经济状况,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应当理性引导男孩认识到坐享其成是一种耻辱,并主动抵制这种行为。现在我们的家庭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好了很多,所以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小时候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觉得遗憾,现在就尽量的满足孩子,反倒造成了孩子贪图享乐,坐享其成的不良习气。
放手教育是郑老师也强调的,不要为孩子事事包办,要学会放手促独立。放手教育不是让孩子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需要父母在放手的同时抓好孩子的生活教育,约束一言一行,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必需的宽容、理解和忍让,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郑老师还提到有男孩子的家庭一定要让爸爸积极参与男孩的教育,上次我也看到一篇报道说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和那些一周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比,人际关系更融洽,更具有进取精神和男子汉气概。随着成长,父亲越来越成为男孩的典范。假如父亲很少帮妻子做家务,那男孩也会理所应当地不做家务。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这样的印象——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父亲要适时言传身教,告诉孩子如何与人相处、人际交往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明确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让男孩自己去把握行为的“度”。
我经常会觉得我俩儿子特别的烦人,整天好动,听了郑老师的课我终于明白了:是男性荷尔蒙让男孩动个不停,喜欢探索。在爸妈眼里,他们是整天烦躁不安、调皮捣蛋的臭小子。男孩调皮捣蛋的背后却意味着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家长要合理利用这一特点,不干涉男孩的创造性活动,不要给他们过多的限制和保护。无论对孩子来说多难的事情,比如做船模、爬树等,都该先让男孩去试一试,就算是最终放弃,也该是孩子自己的主意,而不是爸妈的阻止。特别闹腾的男孩不妨先随他去,让他跑够了、疯够了,能量释放完了,再陪他玩些安静的游戏,或画画、看书等。
郑老师最后告诉我们这些有男孩的家长,只要合理引导,到了高年级男孩子们会学习比女孩还厉害,这一点让我最安慰了,让我在这育儿的过程中抱着希望前行。
家长会的第二点提到了女孩的教育问题,怎样培养一个优秀的女孩,郑老师用了《白雪公主》这篇童话来做了详细的阐述。比如王子为什么会爱上灰姑娘?因为王子以为灰姑娘是公主,所以要遇到王子就要把自己变成公主,这里的变成公主不是指的外表穿金戴银,而是精神上的富足,气质高贵的女孩。这让我想起我看见的一句话:从来富贵多淑女。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白雪公主》里的后母是坏人吗?我想很多女孩的家长在给孩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肯定都会说里面的后母坏死了,是个大坏人!(当然包括我自己也曾经这样说过)但是郑老师告诉我们的却是,后母是一个正常的母亲,她只是为自己的女儿考虑,所以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看到这点有和我一样经历的妈妈们都可以反思反思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给孩子灌输一些阳光积极向上的东西呢?)
郑老师还提到一点,我觉得也是值得现在的家长去思考的,就是尽量不要让女孩子穿吊带,即使要穿也要在外面加一件小外套,还有穿短裙一定要穿打底裤或者长袜,让女孩从小懂得保护自己,并且懂得自爱。其实我个人觉得还应该加上一点,就是尽量也不要穿奇装异服,就像现在所谓的“杀马特”,自认为另类个性十足,实际上在我眼里就是两个字“怪诞”。
郑老师总结为女孩的教育一定要让其懂得自尊自爱,才能把幸福抓在自己的手里。
郑老师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了这次的话题:孩子是上帝赐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父母要陪伴孩子成长,我们的生命因此变得更有长度、宽度、深度,当我们老去时才不会后悔。
每次的家长会都让我受益匪浅,做父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的,用心学习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非常感谢老师的用心,总是引导我们前行,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少一些挫折。谢谢老师,也谢谢家长会,也祝愿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
2022家长会心得体会家风精选二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一起聊一聊当下倡导并受到人们广为关注的感恩教育。究竟什么是感恩教育呢?我们曾被哪些事情感动过?这次高二年级语文月考卷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于是在班级中作了一个调查:假如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做哪些事情?台下发言较为涌跃:有的就说,我们要好好地吃一顿,有的说要好好地玩,还有的说什么都不做……各种答案五花八门。这时候我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篇报导:一位母亲陪同儿子参加高考,儿子在教室里考试,母亲在外面守侯。因为天气太热,气温过高,不久这位母亲便中暑倒在了地上,被路人送到了医院。在医院,母亲一直没有苏醒过来,令众多医生束手无策,最后还一个护士想到一个好点子,在母亲的耳边轻轻地说“高考结束了”。话还没说完,母亲便坐立起来,大声地说“我得赶紧问问我儿子考得怎么样?!”在这个生死关头,母亲心里牵挂的仍是正在考试的儿子。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她永远把儿子放在了第一位,因为关心儿子,而忽略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我相信各位同学的家长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同样会为你们付出的,因为你是她的孩子。他们爱你,她们关心你胜过自己的生命。
可是同学们,你们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不少同学总是不断地报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哪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精力和心血,扪心自问,你关心过他们吗?你为你们的父母做过什么呢?如果什么也没做过的话,那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你们的父母呢?对待自己的父母尚且如此,又怎么敢奢望你们会善待你们的老师和朋友呢?国家有难,又怎么敢指望你为他抛头胪洒热血呢?如果人人都是这么自私自利的话,社会哪里还会有温情呢?如果我们生活在这个失去温情的世界,那么我们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光靠喊口号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我们应该用我们实际的行动来关爱我们的父母!同学们,我想说,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报答养我育我的父母!为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还有一篇报导,一位不识字的母亲劳作了大半辈子,买了一副银手镯,很是珍爱,成天戴在手上舍不得摘下。有一次她去城里看望他正在读高三的儿子,儿子惊奇地发现母亲手上的手镯不见了,便问他母亲手镯去哪了,母亲笑盈盈地掏出一个蓝布包,说:“娘用这副手镯给你换回来两本“天书”,这回俺娃考大学可是有希望啦!”看着母亲充满笑意的脸,儿子感到很惊奇,这个世界上哪有保证能考上大学的“天书”啊?社会上的骗子这么多,该不会是上当受骗了吧?接过布包,层层打开,果然,那两本所谓的“天书”,不过是两本小学课本罢了。儿子一急,准备说出真相,希望找到骗子挽回损失。可是当他看到母亲满脸的皱纹和充满希望的双眼的时候,儿子放弃了。他实在不忍心告诉他母亲这个残酷的事实,柔弱的母亲将受不了这样致命的打击!于是便笑着告诉母亲:“娘,你回去吧,我记下啦!一定考好”!望着母亲渐渐离去的瘦小背影,儿子哭了,哭得很伤心,回去后,儿子便把这个充满爱意的“天书”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让它激励自己。半年后的高考,儿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他,他从此踏上了人生的正轨。
爱其实就是我们的身边,我们并不缺少爱,缺少的只是发现它的双眼。每天早晨睁开双眼,我都会庆幸,今天我还活着,活着是多么地美好,世界上每天发生那么多的灾难和不幸,却没有一件落在我的头上,我活得很快乐。什么是幸福?想起非洲那么多的难民,突然懂得了吃得饱其实也是一种幸福。比起那么先天性残疾或是智障,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全的肢体和聪明的大脑,这也是一种幸福。那些天生残疾的人尚且没有埋怨老天的残忍和不公,仍然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而在不断地奋斗着,那么拥有健全的肢体,聪明大脑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怨天尤人呢?记得我读中学的时候,爆发了美伊战争和轰炸南联盟事件。看着电视新闻里每天不断变化的战况,我感到很庆幸,庆幸的是我身在强大的中国,而非伊拉克或是南联盟,我们的国家保证着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外敌的侵害,我用不着成天提防着导弹的袭击。路上遇到人民警察的时候,我会感到特别地亲切,因为是他们用辛劳维护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安宁,让我不必担心歹徒的肆意侵挠。努力吧,同学们,为了我们国家的更加繁荣和富强,为了我们的母亲的强健和安康,努力吧!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够尽我们的全力了,即便不能取得成功,我们也将无悔!
感恩,它虽说是一个行为动词,但它不止需要行动,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真心实意。简单地说,感恩便是感激,发自内心的感激。你们知道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什么节日吗?是美国的感恩节。每年的那时,美国
家长会心得体会家风精选 家风学风教育讲座家长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