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于期末复习研讨活动心得体会和感想(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期末复习研讨活动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6、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孩子能做到节约时间。

7、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

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孩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习后,使孩子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孩子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

1、计算部分: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孩子在计算过程中运用。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算理、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应用题部分:着重引导孩子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孩子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部分:引导孩子归纳,整理,帮助孩子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孩子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5、注重在总复习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培优补差。比如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6、班内的后进生,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孩子有所进步。

7、整理出易错题让孩子在分析、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对原有知识的认识。

8、分析历年的试卷,把握出题方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

对于期末复习研讨活动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一、时间安排

本期复习总课时数为14节。具体时间安排为:

基础知识部分: 3学时

课内外阅读部分: 3学时

综合实践活动: 2学时

口语交际训练: 2学时

写作: 4学时

二、复习内容及方法

本学期期末复习采取分类复习的方法进行。从教学目的来看,分为四个版板复习,即:基础知识与技能、课内外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和作文写作。在每一个版板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又分类进行复习。具体安排如下:

(一)、基础知识与技能

1、书写:要求学生写规范字,卷面整洁。17周在本班进行一次书写展示。激发学生写规范字的热情。

2、字音:将课本中的生字、常用字归类,要求学生注音或给生字注音。或每节课前要求学生给其中的字注音。加强训练。

3、生词:要求学生在本期内为生词归类、解释并造句。

4、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先归类,识记讲读课文的相关知识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5、古诗词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教材中所有古诗词和现代诗词,以及优美的时文、美文。加强积累。

6、课外名著阅读:检查学生本期对教材中所列的三部课外名著的阅读情况,指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明确考查方向。

7、语文实践活动:将教材中六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及要求重新整理,并检查学

对于期末复习研讨活动心得体会和感想(五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