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手工业文化心得体会及收获 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感想(九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湖南手工业文化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芙蓉镇,本名王村,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因宏伟瀑布穿梭其中,又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永顺县,与龙山里耶镇、泸溪浦市镇、花垣茶峒镇并称湘西四大名镇,又有酉阳雄镇、"小南京"之美誉。后因姜文和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更名为"芙蓉镇"。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芙蓉镇地处武陵山区,永顺县南端51公里处,东与高坪乡、松柏镇相接,南与长官镇相邻,北与列夕乡、抚志乡交界,西与古丈县红石林镇、罗依溪镇隔河相望。镇内最高海拔927米,最低海拔139米。全镇辖11个村和5社区,141个村(居)民小组,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截止20__年底,共有7454户,23382人,其中农业人口18193人,非农业人口4254人,镇区人口17000人,系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镇,土家族占总人口80%以上。全镇有耕地20046亩,林地70500万亩。
王村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酉水之滨,距县城51公里。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因名传遐迩的电影巨作《芙蓉镇》全部外景均荟萃于此,故又名"芙蓉镇"。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又是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一个寻幽访古的最佳景点。四周是青山绿水,镇区内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临水依依的土家吊脚木楼以及青石板铺就的五里长街,处处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让游人至此赞不绝口,留连忘返。胡绩伟先生游览猛洞河和王村以后作词赞道:“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峡落溪州。悬崖壁峭绿油油,悠悠荡华舟。烹鲜鱼,戏灵猴,龙洞神仙游,芙蓉古镇吊脚楼,土家情意稠。”
芙蓉镇是一座土家族人聚居的古镇,有保存完好的五里青石板街,两边是板门店铺、土家吊脚楼,一路蜿蜒而行,将人带到酉水岸边的渡船码头。从码头向左望,可见芙蓉镇瀑布和其旁建在悬崖边的飞水寨。五里石板街见证了古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在2300多年的历史中,芙蓉镇作为水陆交通的要塞,一直是通商的黄金口岸。据史书记载,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芙蓉镇的店铺就有560余家,每日骡马千余、商贾云集,一派繁荣景象,素有"小南京"之称。而今的古街虽说缺了身着长袍立于高柜的风景,街两旁却也摆满了琳琅满目、富有古镇特色的精美物品。而时而出现的古镇米豆腐,拾级而上的石板街,更是把人拉入了刘晓庆与姜文主演的《芙蓉镇》电影场景里,别有一番风味。
芙蓉镇不仅景观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还有记载土家族政治军事历史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和电影《芙蓉镇》外景拍摄现场等人文景观。溪洲铜柱现存于王村民俗风光馆内。公元940年,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使彭士愁多年交战媾和,缔结盟约,划疆而冶,铸5000斤铜柱为证。据史截:“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溪州刺史彭士愁与当时占据湖南的楚王马希范发生溪州之战。彭士愁战败后于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与马希范议和,把战争的经过和议和的条款,镌刻于铜柱之上。铜柱重五千斤,高丈二尺,入土六心,形为八面,中空,内实钜钱,柱端覆盖铜顶,铭誓状于铜柱之上,立于会溪,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重立时,又羼刻了一些土官衔名。清中叶,柱上铜顶被盗,沉于江心,柱内铜钱亦被人以饴粘钱殆尽。
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永顺府知府张曾扬建亭保护。民国年间亭被毁。”铜柱的铜质,精纯光润;八面所镌颜、柳体阴文,虽经千载风雨洗刷,霜雪蚀磨,仍清晰如初。溪州铜柱是研究土家族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土家族视铜柱为神物。古镇石板街远远望去,总感觉王村古镇五里青石板街就像一本线装古籍的书脊,书页被上苍之手打开,静谧而又稳重的摊在酉水河边,那书页上凌空的吊脚楼和发生在楼里楼外的悲欢离合便随岁月而动,演绎出许多铿锵温馨、跌宕起伏的故事来...... 游弋于青石板上,阳光透过黝黑如鳞的瓦檐,随翘角风铃的响声,淡如鹅黄地洒在你的身上,让你有一种很古的感觉。
土家吊脚楼由于历代朝廷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脚楼。
有关湖南手工业文化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尊敬的客人:
一路辛苦了!
此刻,您已经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张家界。我叫,是旅行社的职业导游,持证号码是号,市旅游投诉电话号码是:8380193。今天能为大家作导游,十分荣幸,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共同度过美好的张家界之旅。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脉的腹心地段,所辖面积9563平方公里,总人口155.2万,张家界是个多民族聚居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19个少数民族达111.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06%,其中土家族98万人,白族10.8万人,苗族2.69万人(据1998年年底统计)。
张家界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6.8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无霜期258天,暑月平均气温28摄氏度,寒月平均气温5.1摄氏度,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气温宜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请你们回头一看:那就是闻名世界的天门山,相信大家对1999年12月举行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飞机穿越天门洞那壮丽的一幕仍记忆犹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河,叫澧水,它发源于贺龙元帅的家乡桑植县的八大公山,穿越断崖峡谷达数百公里,流入八百里洞庭湖,是湖南四大河流中较少污染的、风光最美的生态河”。国内首创的无动力橡皮舟旅游漂流,就在澧水上段中最精采的茅岩河。
张家界现代地貌骨架的初步形成,大约是在距今一亿年左右的中、新生代燕山--喜山时期。由于位处云贵高原隆起区与洞庭湖沉降区之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造就了壮观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孤峭的石峰、深邃的溶洞、神出鬼没的地下阴河。我们此行第一站--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就是大自然造山运动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就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张家界市的发展史。
张家界市区以前不叫张家界,叫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史书记载:庸,国名。《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20xx年),楚灭庸。”故有大庸,古庸国是也”的说法。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到了尧舜时代,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于是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南蛮”一说。那座与天门山并肩而立的大山,就是崇山。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把天下划成三十六郡,大庸划归黔中郡,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后来,汉高祖刘邦又把大庸划给了武陵郡(今常德市),改充县;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嵩梁山--就是现在的天门山,发生了一场大山崩,崩掉了半边山,也崩出了一个世界奇观--一个巨大的穿山门洞。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下旨将嵩梁山改名为天门山,并特地把武陵郡分出一部置天门郡,分管四个县,以提升天门山的政治地位。在以后长达一千七百二十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庸几度兴废,先后历经了三十余次建置改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在大庸县北部大山中,发现了一片奇特罕见的砂岩峰林自然奇观,世界为之轰动。
有关湖南手工业文化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郴州东江湖风景区旅游!
(唱)“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翻过高山,流过田畴......”
这首歌曲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吧?这是郴州籍著名作曲家王佑贵作曲、湖南籍著名歌手张也演唱的《多情东江水》。这首歌旋律优美,内容清新,演唱甜润。听了真可谓是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东江湖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部资兴市境内,距郴州市区约40千米,是一处集山、水、岛、洞、漂流和水上娱乐于一体的山水观光度假旅游风景区。1991年,东江湖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1996年被评为湖南省最佳旅游度假目的地,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清山秀水游”重点景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东江湖正是有山有水,交相辉映,再加上近年开发建设的大量水上游乐项目,能够充分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相信今天各位朋友也一定能够“乘兴而来,尽兴而去”的!
整个东江湖风景区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由小东江、龙景、兜率岛、拥翠峡、黄草、东京寨、白廊和坪石水上体育活动区等八个景区组成。
东江属耒水的上游,因修建东江水电站面蓄水形成了东江湖。由于耒水实施梯级开发,在这里又修了一个小水电站,从这里向上到东江大坝,就是12千米长的小东江。如果是在4月到11月之间的清晨或黄昏来看小东江,只见江面上云蒸霞蔚,如同一条洁白的玉带轻柔地萦绕在青山绿水之间,令人油然而生置身仙境的感觉,这就是小东江最有名的景观——“雾漫小东江”。到了旭日东升或月上中天时,万丈光芒倾泻而下,小东江波光粼粼,又像一位被撩开面纱的窈窕淑女,顾盼生姿,风情万种。如此美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摄影家慕名赶来,其中一些作品还频频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小东江会形成如此美丽的景色呢?其实“雾漫小东江”的成因与我国著名的“吉林雾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由于江水的温差而造成约。小东江的水是从上游东江大坝100多米深的湖底流出来的,水温常年保持在8-10摄氏度,而下游的水温却在20摄氏度左右。于是,小东江的湖水早晨上热下冷、傍晚上冷下热,便在湖面上形成一层水雾,再加上两岸植被繁茂,空气潮湿,因而常常在水面上形成云雾。
大家请注意看山岩上,有一道瀑布从天而降,这是猴古山瀑布。猴古山瀑布高39米,终年不停。夏秋季节水流湍急,瀑布砸在山岩上,化作万千玉珠跌落湖中,再加上旁边矿山壁上挂满瀑帘,有如银丝翻滚,令人赏心悦目;冬春季节水流减小,瀑布便分成几缕从山顶缓缓飘落,分外妖娆。难怪有人赋诗赞叹道:“猴古山崖景清幽,碧水悬岸万古留。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
好了,现在已经到了东江大坝的观景台。大家请看,矗立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曲薄壳拱坝一一东江大坝。东江大坝高157米,底厚35米,顶厚7米,坝顶中心弧长438米。大坝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气势雄伟,在国际同类型坝中排名第二,在亚洲高居榜首。东江大坝属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总投资10.8亿元,1978年破土动工,1986年关闸蓄水,1987年第一台机组发电,1990年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前后历时20xx年。东江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年发电量13.2亿千瓦,是华中电网最理想的调峰补偿电站,也是全国目前调节功能最好的水电站。它的第一台机组发电才250天,其经济效益就已经相当于电站的全部投资。
“斩断东江水,高峡出平湖。”东江大坝还有一个景观令人叫绝。每到开闸泄洪的时候,上游库水在高压下顺着两条滑雪式溢洪道顷刻间奔驰而出,然后腾空飞跃,化作雨雾,在阳光照射下迸发出五色霞光,犹如玉龙吐珠,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任何人站在谷底抬头仰望,不由得都会吟诵起诗仙李白那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现在请大家前往东江码头,东江码头是东江湖水上交通的主要出人口,也是湖南省一流的旅游码头。东江水的水质上乘,湖水清澈明净,各项指标与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相差无几,是郴州市和资兴市的主要饮用水源.
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东江湖了。看到这宽阔的水面、碧绿的群山、湛蓝的天空,各位是否有一种心驰神往、魂游天外的感觉呢?美丽的东江湖陶醉了无数到此旅游的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游览后,欣然赋七律一首:“湖中倒影览群山,细雨凭添碧水寒。小岛轻舟迎客至,老枝新叶报春还。坝前犹忆漓江秀,峰转顿知天地宽。仙境原来非梦幻,随风飘落在人间。”
著名湘籍歌唱家宋祖英也曾用她那甜美的歌喉将《东江之歌》唱遍神州万里。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看到东江湖的景色后;触景生情,一气呵成地创作出了郴州人家喻户晓的《来吧,朋友!》:(唱)“这里的风柔柔,这里的云悠悠;这里的山峻峭,这里的水含羞;这里的酒绵绵,这里的人风流。来吧!来吧!到郴州……”
东江湖是我国中南地区较大的人工湖泊,湖岸线长达738千米,湖面的总面积为160平方千米,最宽处达4千米,最深处130米,蓄水量为81.2亿立方米,俗有湘南洞庭”之称。修建东江水电站,湖泊淹没了11个乡镇、67个村的耕地7.2万亩、山林13.7万亩,共计有5.7万人移民。资兴人民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资兴工作过的作家魏东明曾经写过一首描写郴州林海的诗“曲曲弯弯水,重重叠叠山;无穷无尽树,不冷不热天;树是摇钱树,山是聚宝盆。”其实这首诗也是东江湖的真实写照。东江湖周围植被繁茂,一片青山绿水,是保健疗养、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也难怪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专程到东江湖来了!
东江湖具有发电、防洪、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从旅游角度来看,这里的风景可以概括为“雄、奇秀、幽、旷”五个字。湖虽人造,景则天成。沿湖四周,山、林、坝、瀑、岛、庙、洞、石等比比皆是,形成了山水交错、异彩纷呈的旖旎景象。漫游东江湖,真可谓是“船在湖中行,人在画里游。”。不仅如此,东江湖也是人文风景荟萃之地,早在远古时期,炎帝南巡就曾到过东江,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等龙代名将也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传奇。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经在这里打过游击。
大家请看,在烟波浩淼的湖面上,还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一些青翠的小岛。东江湖里共有大小岛屿30多个,其中最大的就是前面的兜率岛。
兜率岛蹲踞于湖中心,面积为5.7平方千米,是湖南第一大岛,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内陆岛。“兜率”是道家用语,意思是“知足、妙足”。正所谓“知足者常乐”,待会儿看了兜率岛上的美妙景色,相信大家都会永远快乐的!
据说在很久以前,东江里有一条恶龙,经常
湖南手工业文化心得体会及收获 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感想(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