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村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六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美丽村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一
冬日的阳光像慢慢地展开来的折扇一样照射到宽阔的公路,照在车窗上,只见温暖的光芒,随着急驰的大巴车在身后上下飞扬。泉州市作协组织的安溪尚卿采风采访活动,在和煦的阳光朗照下,前往这个被称作“中国滕铁工艺第一乡”的古镇,车子沿着蜿蜒的公路行走,进入尚卿,只见山上林木葱翠,山中雾海流光溢彩;层层梯田,簇簇茶树围绕山间,仿佛一幅悬挂在天边的水墨丹青。在城里呆久了,这样的景色,一旦闯进人们的视线,让人有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
福建安溪尚卿格美茶花文化公园位于风景秀丽的翰卿村格美山麓,方圆千亩,园中栽植的名贵树种达一万余棵,远远望去,似一团团绯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恍如仙境。走在茶园小径,山坡上漫山的茶树迎风傲立,那满树怒放的茶花,争奇斗艳,绚烂多姿;走近细看,有的花朵向上盛开,如同灿烂的笑容;有的花朵低垂,似少女含羞的脸颊。我走近一棵盛开的茶树,掐了一瓣花朵,闻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醉。陪同我们参观的中国台湾园艺师说:“这种茶花叫香水茶花。”就在凝眸间,让我感觉它是一朵奇妙无比的花,它的花香袭人。不知谁叫我摆好姿势,于是,在茶树旁留下美好的瞬间。
陪同我们参观的乡党委书记汪礼才指点满山茶树,胸有成竹。他说,“格美茶花文化公园是以宗教和茶花文化为主题,规划占地面积500亩,由乡贤廖清江先生为主捐建。现已完成观音寺、观音文化广场、登山道,山上种植名贵茶花500亩1万多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茶花树3000余株。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要将这里建成群众休闲旅游乐园。”眺望半山腰,一尊十几米高的观世音菩萨雕像巍然屹立,备显尊严,喻为佛光普照,福佑宏泽。我想,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
尚卿山乡的峰峦叠嶂被冬日的阳光照耀着,茶花文化公园、茶叶庄园沉浸于苍茫翠绿之中。登临此地,目睹此景,好一派大地的恩典呵!
在五阆山麓,我们看到誉丰国心茶叶庄园,徐徐展开的一幅青绿茶山美丽画卷,远山的茶树,近处的茶厂,整座山洋溢着大兴土木的建设之中,蜂蝶的飞舞,采茶的忙碌,早已淹没在采摘茶叶收成时节的丰姿中。泡一杯国心茶,品一品茶的馨香,“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据誉丰国心茶叶有限公司张总监介绍,国心茶产于五阆山,处于东径117度,北纬25度,方圆百里无任何污染源,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日照短,且早晚云雾笼罩,能提高茶叶中所含的茶胺酸及可溶氮等人体有益成分。他还告诉我们,国心茶从茶树培植、茶园生产管理、到精制生产,真正做到“看得见的健康”,是一种健康生态的时尚茶饮品。走在茶园小径,满目苍山翠绿,雄伟的五阆山迎迓着鲜丽的朝日,轻爽地微笑起来。此时,漫天的霞光,像泼墨一样点染整个山峰,然后慢慢地从山上抹到山下,山腰间的楼房,通往茶厂的小道,也渐次在晨光中被清晰地描画出来。
在制茶车间,一座偌大的厂房,我们看到一些先进的制茶设备,尽管我们来的不是采茶季节,但可以想象那火热的制茶劳动场面:身穿工作服的工人将经过晒青和晾青后的茶青倒入“摇青机”进行摇青,鲜叶在摇青筒中进行碰撞、散落、磨擦运动,轰鸣的摇青机在工人的操作下,像在演奏劳动进行曲一样令人陶醉。经过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利用“速包机”把整个茶叶紧包成球状进行揉捻,茶球在紧包的状态下在揉捻机中滚动,里面的叶子受到挤压会慢慢形成“颗粒状”,从叶状到颗粒状的神奇之作全在这里,当然每一道工序都是要经过很多遍的操作。其实,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环节出差错,就不能成好茶。制茶的这种情境,让我想起余姚诗人黄宗羲的《制新茶》:
檐溜松风方扫尽,轻阴正是采茶天。
相邀直上孤峰顶,出市都争谷雨前。
两筥东西分梗叶,一灯儿女共团圆。
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
劳动之余,制茶人用瀑布泉泡上一杯瀑布新茶,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该是何等的惬意与满足呵!
血红的夕阳,在云朵霞片中徐徐下沉,四周黛绿的群山,变得一片棕红。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别尚卿乡的时候,望着车窗外,一张张微笑的脸庞,一幅崭新的山村剪影,眼前的情景,让我无法形容激动的心情,于是,在心里默诵着一句话;祝福你,吉祥尚卿,美丽乡村。
主题美丽村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二
瞧!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没有一点空隙,就像一块黄绿相间的地毯。一阵微风拂过,每一朵小花都像一只蝴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房屋后面有一大片竹林,青的竿,绿的叶,竹竿还又高又直。清风掠过,竹叶互相拍打,发出一阵有节奏的“哗哗”声,就像美妙的音乐飘了过来。
在房屋的前头有一条小溪,那里有许多肥胖胖的小鸭子,它们真够顽皮——有的在水上相互打闹;有的挺直了身子很神气的拍起了翅膀;还有的时不时的把头扎到水下觅食……池塘边几个妇女在捣衣,还时不时的谈上两句家常话。柳树姐姐也在旁边,对着池塘,正在打理她那美丽的身姿。
快看!快看!那边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一株株饱满的稻子穿上了金黄的裙子,跳起了草裙舞。微风掠过,稻子的香味顿时散发出来。
到了六月,池塘里的荷花开了,有的羞羞的,不愿意展开花瓣,有的全展开了,似乎在享受着这免费的日光呵护。
在屋前,搭了架子,上面结出了青红的瓜。青的丝瓜、苦瓜,红的豆角。那儿还种上了各种植物——豆角架上一串一串的,黄瓜似乎都要滴下水来啦!
傍晚也别有一番景色,在外面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的扛着锄头,吆喝着牲口,踏上了回家的小路,而家家户户的房顶上也开始升起袅袅的炊烟,天还没有完全黑,就到处都弥漫着各种饭菜的香味,让人忍不住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这个小乡村,虽然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但那金黄的稻田,清清的池塘,美丽的天空,那里的人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图。
主题美丽村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三
在3月28日,为推进xx乡“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为xx景区建设积累经验,向阳乡党政班子、各村村主干、两个林场场长及五台管委会主任一行近30人在xx的带领下冒雨前往xx区xx镇xx村及xx乡实地参观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以及考察以展示宣传xx窗口的xxx建设情况。
一、考察印象
参观考察过程中,大家一路看、一路议,充分利用空隙时间加强互动交流,一天的时间虽短,但兄弟乡镇周到的安排、热情的接待,使整个考察活动行程紧凑,重点突出,收获很大。这次的参观考察,可以说每走一处都有亮点,每看一处都有震动,每听一句都有触动,对我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作用。
二、兄弟乡镇的作法与亮点
一到xx村视觉感很强:
一是在进村道路彩化,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简易的几种植物,如桃花、三角梅等颜色鲜艳的花卉,与青山绿树构成一幅颜色分明艳丽的风景图。
二是村民也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如农民把自己的房前屋后卫生搞得很清楚,还利用有限的空间种花草树木,珍贵树种等。
三是村主干带头创业精神。
xx乡以建设“三美”(视觉美、实用美、自然美)乡村为目标,善于运作政策,整合项目包装,积极筹集资金等措施,以项目为抓手,丛一把扫帚抓起,从自家门口的美做起,创建观山村典型,挖掘观山古大厝群历史渊源,一步一个脚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感悟和思考
通过实地参观和经验介绍,大家亲耳听、亲眼看、亲身体会,美丽乡村建设有共同点,各有优势也存在不足,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生态旅游建设,都是为了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是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特别是村主干思想上高度重视、思维活跃、思路清晰,善拼敢闯,真抓实干,公平正派,有一股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带领群众积极行动,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村庄环境清洁,美丽乡村建设要从基础工作作起,就象泉州市委黄书记说的从“一把扫帚”开始,推进村庄的净化、绿化美化,我们去参观的两个兄弟乡镇所到之处都无垃圾乱放、杂物乱堆,让人第一感观就很好。这也是我们比较不足的。因此环境整治是当务之急,开展家园清洁活动,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三是群众积极参与,广泛种植珍贵树种。无论是在环境卫生方面,还是在绿化、美化、香化上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四旁四地”见缝插绿,发挥群众主人翁意识、真正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
四是善于运用政策,创新村集体收入。资金保障是搞好“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十分注重用好政策配套措施,如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流转、土地整理等政策盘活土地资源,增加村财和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产业支撑,灵活统筹整盘资金,推进整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注重公益事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持续性的工程,不是做表面化的建设“新村庄”,而是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让生态资源成为经济优势、让“美丽乡村”变成“生产力”!
因此,只要咱们大家共同努力,按照党委政府确立的“一路、二业、三地、四团、五客”工作思路,继续发扬“后窟修路精神”和“山夫残疾人合作社的自力更生创业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的主体精神,科学谋划,合力运作,相信咱向阳的“美丽乡村”会建设得更好更美,率先成为东溪流域“绿色崛起”的`示范区指日可待。
主题美丽村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四
如果还记得艾草托儿所门口的那片向日葵地,如果还记得在花开茶靡的时候一起郊游,如果还记得孤儿院的孩子们那灿烂的笑......
在向日葵花开得正盛的时节,我们又一次的踏进了那所孤儿院。有人说孤儿院的孩子们没有心,孤儿院的孩子们没有笑容,孤儿院的孩子们没有春夏秋冬。但我们却看到了那群傻傻的却可爱至极的孩子站在阳光下玩耍时的开心,那爽朗的开怀大笑似乐音播撒在心田。
我们曾经这样告诉他们:“开心的时候要笑,难过的时候呢也要笑。记住了,这不叫做作,这是对笑最好的诠释。”于是,当小泉再次摔倒时,我们亲眼见证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是如何把眼泪忍回去,然后给我们一个大大的微笑。
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是误导孩子,这样会让孩子不真诚的面对自己面对人生。
那些在孤儿院的孩子们中有残疾的,有因生病被丢弃的,也不乏健健康康却被家人遗弃的孩子。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当他们不再任性,当他们能够手拉手一起打闹,当他们能够独自漫在自己内心的世界时,他们就真正懂得了如何去控制自己易迸发的情绪。用一个英文单词来解释就是:moody。
当我们看见即使自己的汤里没有肉时也不哭闹而是笑了一笑;当我们看见即使一对夫妇领养了他们其中的一员后其他人的微笑;当我们看见即使自己辛苦堆起来的城堡不慎被别人踏坏时那莞尔一笑......
在这一周里我们长大了,他们也是。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笑着告诉自己我可以的!
因为,笑是美丽的,所以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用笑容警示自己:笑才代表我能度过所有的难关。而非畏惧。
这,才是笑的最高境界。
主题美丽村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五
在诗人马致远的眼中,秋天是一个悲伤的季节,是一个容易产生思绪的季节。而我却觉得……觉得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季节,令人欢乐的季节……在一座座屏障般的山峰上,盛开着一朵又一朵的野菊花。它们全身金灿,两朵两朵之间相互依靠着。千朵万朵都是如此,于是,这儿便成为一片花海……经微风一吹,花儿们便随之跳起摇摆舞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是古代著名诗人杜牧笔下所出的。对的,秋天中的枫叶是不会少的。大家都知道,秋天除了金灿灿的菊花外,就数枫叶最吸引人了……
在飒飒的秋风里,树叶不再像春天那样翠绿,而是变得五彩斑斓了。秋风一吹,枫叶已变得火红火红。它们就像一团团熊熊的火燃烧着。风儿一吹,一片片枫叶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更是一个令人欢乐的季节……
屋后的果园里,一个个石榴都露出颗颗鲜艳的粉红色的牙齿。桔子树上,一个个大大的、黄澄澄的桔子挂满了枝头,压弯了树枝,多像孩子露出甜美的笑脸。红枣也特别“丰满”,而且非常的红润……
远处的田野中,稻谷飘香。金灿灿的稻谷把一根根稻秆都压弯了。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金子般的闪烁。一阵微风吹过,那黄澄澄的谷穗便在微风中时起时伏,好像翻滚着的金色的波浪。这时,农民伯伯便带着镰刀来到这里。他们收割着一亩又一亩水稻。虽然他们又热又累,但脸上依然充满了乐意。笑起来时,还会露出一嘴的黄牙。他们心里,肯定不知道有多么高兴,多么自豪。看着那沉甸甸的谷穗,我的心里也不由得发出声声感叹!农民伯伯们把收割的稻谷搬回家,然后从纤维袋中,将稻谷倒出来放在水泥坪上。一缕缕,明媚的阳光落在稻谷上,发出微弱的光芒……
果子与稻谷的丰收固然会使农民们高兴,但是处在秋天的一个节日会更使他们快乐……那就是中秋节。
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打工的叔叔阿姨们都会回到家来和亲人们团圆。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交流着家中的情况。交谈中,还不时望望月亮……
啊!秋天!你是一幅画,把菊花与枫林装点得如此美丽;你是一首歌,把果园和田野唱得那么丰富;你是一首诗,给予了人们丰收与团圆!
br/>主题美丽村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六
乡村是大自然的缩影,乡村生活因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多姿多彩而让人向往,令人沉醉不愿归。
迎着春风,我和爸爸一起骑自行车回老家。一进乡村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清新而舒畅,没有一点污染的瑕疵。大树披上了华丽的衣服,为我们遮阴,给我们乘凉。小草穿上了绿衣,向我们微笑。我们坐在草地上,就如坐在一张地毯上一般舒服,我们享受着在这里每一分每一秒的愉快。
田野里,农民伯伯都在汗流浃背地翻土、撒种、除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说的真没错。农民伯伯为了让我们吃上米饭,再辛苦,他们也会努力辛勤地耕种。
乡村学堂里,正传出同学们的琅琅读书声。那声音多么动听,仿佛我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
看,课间的操场上可热闹了,同学们有的玩老鹰捉小鸡,有的玩捉迷藏,还有的玩木头救小人……他们玩得可开心了!直到上课铃叮当叮当地响起来,他们才意犹未尽地回教室了。
在河边,河水静得像一块绿宝石,又像一面镜子,清得可以看见水里的鱼儿正自由自在地游玩。清澈的河面上,有成群的小鸭子在和鸭妈妈嬉戏。
看那些山,奇形怪状的,像巨人,像老鹰,像大象……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我大声地说:“山啊,你真美!”山响起的回声,好像也在对我说:“你真美!”
在花丛里,有金黄的菊花,鲜红的杜鹃花,粉紫的牵牛花……可爱的蜜蜂们正在花丛中忙碌地采花蜜,然后酿成蜜糖。
乡村真美啊!夕阳下的朵朵花儿仿佛是五颜六色的莲花灯。片片晚霞,在我眼里化成了天上的虹……这里是美丽的天堂。
九小的朋友们走出城市的喧嚣,走到了宁静的乡村。在这里,他们对生活有了另一种体验。朋友,也请把你多姿多彩的生活记录下来吧!让我们分享你对生活的感悟!
美丽村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