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监测个人年度工作总结2500字 监测站个人总结(11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监测个人年度工作总结2500字 监测站个人总结篇一
监测站工作人员的素质、业务素质、业务水平,对全站员工的环境保护有直接作用。站领导十分重视和加强业务学习。在年初召开了站员工作会议,学习了《国家环境保护法》,学习各级领导讲话的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在站内部开展了环境质量大检查工作,组织站员学习了《环境保护法》、《法》及《法》、《行政许可法》、《国家监测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今年我站加大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力度,以保护环境为已任,在日常监测中加强了监测工作力度,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监测的质量控制,确保环境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是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力度
xx年,全站共发现一般环境问题70余条,其中对外环境污染问题13条,已对外环境污染问题14条。
二是加大了全站监测站自身建设
加大了监测站自身建设,制定和完善了站内监测站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监测工作人员职责和职能,进一步提高了站内监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是加大了各站站长业务培训
为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监测人员的责任感,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我站组织了监测员进行了业务理论和现场勘察知识的培训。
四是开展了环境安全监测,全面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
为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技能水平,我站组织监测员参加了国家、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的全站的安全培训和考试
今年我站加大了对各站站监测员的培养和考核,提高了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环境保护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监测个人年度工作总结2500字 监测站个人总结篇二
今年以来,我站在县委提高。
一是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力度
xx年,全站共发现一般环境问题70余条,其中对外环境污染问题13条,已对外环境污染问题14条。
二是加大了全站监测站自身建设
加大了监测站自身建设,制定和完善了站内监测站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监测工作人员职责和职能,进一步提高了站内监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是加大了各站站长业务培训
为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监测人员的责任感,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我站组织了监测员进行了业务理论和现场勘察知识的培训。
四是开展了环境安全监测,全面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
为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技能水平,我站组织监测员参加了国家、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的全站的安全培训和考试
今年我站加大了对各站站监测员的培养和考核,提高了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环境保护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监测个人年度工作总结2500字 监测站个人总结篇二
今年以来,我站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环境监测站主任的具体组织和带领下,以创建“文明城市、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一强三优”(即创建文明环境,优化队伍,优化服务,优化经济,优化队伍)为抓手,以“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创建环境管理标准化示范站”建设为契机,以提高市民环境质量和水平为目的,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市委、市的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市民环境意识
1、完善城区市容市貌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站成立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由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副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各职能科室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认真负责地抓好落实,确保全站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加大对市民生活垃圾的清运力度,保护市民的生活环境。在各科室的协助下,加大了对市民生活垃圾的处理,使市民生活垃圾得到有序处理。
3、加大市民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的教育培养。在站长的带领下,利用各种会议,广泛地向广大市民宣传爱国卫生的相关知识和卫生习惯,使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进一步完善市民环境意识,改善环境。在站长的带领下,组织人员,广泛地向广大市民宣传爱国卫生活动及城市管理的相关内容,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
5、加大对城市绿化工作的管理。在站长的带领下,加快绿化步伐。
二)继续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
6、继续抓好市场秩序的治理工作。我站以创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先进单位为目标,全面开展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市民整体卫生素质,改善市民卫生条件,提高市民卫生意识。
三)继续抓好市民的卫生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工作
7、抓好市民环境卫生常规管理。加强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强化市民的卫生意识,提高市民卫生保洁水平。对市民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卫生检查,对市民进行不定期的卫生检查。
8、加强市民对城市环境卫生的卫生保洁工作。
9、加大市容市貌卫生整治力度。
监测个人年度工作总结2500字 监测站个人总结篇三
一、xx年蔬菜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及特点
1.蔬菜病虫害发生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庆市蔬菜面积逐年扩大,xx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0.5万亩,与xx年相近。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511.43万亩次,较xx年的504.53万亩次增加1.3%;其中,病害发生面积150.71万亩,较xx年的154.00万亩次减少2.2%,虫害发生面积334.82万亩次,较xx年的317.16万亩次增加5.3%。
2.病虫害发生特点
①.xx年气候特点: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预报,xx年我市平均气温较正常略偏高,年降雨量略偏少。入春时间较常年偏早10-15天,温度回升较快,较常年偏高,雨水偏多;3月份平均气温东北部显著偏高,其余地区正常略偏低,降水东北部偏少,其余地区偏多;4月份平均气温显著偏高,降水量西部正常偏多,其余地区偏少;5月份平均气温普遍偏低,月降雨量大部偏多;6月份平均气温偏低,降水量大部偏多;7月份气温略偏高,降雨量正常略偏少;8月份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大部分地区显著偏少;秋季(9-11月)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略偏少。
②.xx年病虫发生特点:
xx年蔬菜病虫害发生总趋势为中等发生,与xx年发生程度相近,病虫害并重发生,虫害重于病害;秋季以病害为主。由于3-6月雨水较多,温度、湿度适宜病害发生,今年瓜类霜霉病、茄果类疫病、茄果类灰霉病发生程度较xx年稍重。虫害以菜青虫、蚜虫、小菜蛾、斑潜蝇、红蜘蛛、夜蛾科害虫、豆荚野螟等为主,其中,蚜虫、螨类较xx年偏重发生,夜蛾科害虫较xx年偏轻发生;部分地区蜗牛和福寿螺为害严重。
(一)、病害
1.苗期病害:
以立枯病和猝倒病为主,主要发生在辣椒、番茄、黄瓜等品种上,近两年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较xx年前有较大幅度增加,xx年发生面积29.69万亩次,防治面积28.32万亩次,与去年相当;一般病株率为2-10%,重的达20%以上。秀山县2月17日对茄子苗床进行普查,发病苗床占40%,发病株率为3.2%(0-14.0%);3月18日普查,发病苗床占20%,发病株率为4.0%(0-2.0%),较xx年同期(0.5%)高3.5个百分点。重发原因主要是育苗期低温、高湿,种子、苗床消毒措施不力。
2.霜霉病:
是蔬菜上发生最普通的一种病害,以瓜类霜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绿叶菜类霜霉病为主,主要在莲白、小白菜、黄瓜、苦瓜、莴笋上发生。xx年霜霉病为中偏重发生,今年由于4-6月份雨水较多,适宜病害发生,霜霉病发生时间较早,发生程度也较去年稍重。全年霜霉病发生面积40.57万亩次,较去年增加2.82万亩次。万盛区测报点调查,3月中旬在莲白初卷期发病株率为20-80%,病情指数5-27.5;4月上旬调查病株率40-100%,病情指数1-32.5;5月中旬调查,在小白菜、黄瓜、莴笋上发病株率0-100%,平均60%,比去年同期多47.5%,5月下旬病株率30-50%,平均47%,比去年同期多34.5%,病情指数3-5;6月初病株率平均31%,比去年同期多13.5%。6月下旬-7月上旬是黄瓜霜霉病发生的高峰期,病株率100%,与xx年同期相似,病情指数36-80,平均65.2;8月下旬在苦瓜上发生,病株率100%;9月下旬在莲白上病株率为70-90%,10月下旬莲白上病株率达100%,莴笋上病株率为24%,比去年同期多18%。北碚区测报点调查,秋季10月份以来雨水较多,莴笋霜霉病发生较重,病株率一般为10-100%,病指为1.5-54。
霜霉病为常发性病害,农民防治较为普通,全市防治面积36.58万亩次,较去年增加3.59万亩次。防治药剂主要有: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农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但后期由于生产价值不高,农民防治较差。
3.番茄早、晚疫病:
是我市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xx番茄早、晚疫病发生面积为22.23万亩次,较去年增加3.16万亩次,属中等发生,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近年来,番茄种植区域逐渐向远郊转移,番茄早、晚疫病在近郊菜区发生较轻,但在奉节、酉阳、秀山等远郊菜区发生较重,番茄晚疫病在近郊菜区发生高峰期4-6月,而远郊蔬菜地区发生高峰期为5月下旬-6月下旬。长寿区番茄种植较多,番茄早、晚疫病是该区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今年由于6月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适宜病害发生,属中等发生年,病株率一般为3-18%;6月份后病情有向果实发展的趋势。秀山县番茄早疫病发生早,流行蔓延较快,为害较重,属中等偏重发生年,全县发生面积生2.5万亩次,防治2.0万亩次。病害发生始期4月上中旬普查,病田率为16.9%,病株率平均为2.1%(0-6.0%),病指平均为0.42(0-0.8);病害发生始盛期为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初,较xx年偏早,平均病株率为22.7%(2.0-64.0%),较xx年偏高9.4个百分点;病指为4.73(0.4-14.0),为xx年的1.77倍。5月下旬病害开始垂直扩展,流行高峰期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较xx年偏迟,高峰日病株率为46.0%(16.0-100.0%),较xx年偏高26.0个百分点;病指为22.67(3.2-60.4),为xx年的5.85倍。6月中旬末达危害高峰期,其病株率为46.7%(6.0-100.0%),病指为28.53(1.2-77.6)。秀山县番茄晚疫病发生始见期、流行期均较去年偏迟,但病害流行蔓延快,发生较重,属中等偏重发生年。5月18日始见中心病株,始见期较去年年偏迟5天,始见日病株率为18.7%(12.0-24.0%),较xx年偏高14.0个百分点;病指为4.93(2.4-8.0),为xx年的5.3倍。病害流行始盛期为5月下旬末-6月上旬初,较xx年偏迟10天,病株率为58.7%(30.0-90.0%),较去年高33.7个百分点;病指为18.8(8.4-25.6),为去年的3.76倍;6月8日普查病株率平均为51.2%(2.0-100.0%),病指平均为18.93(0.4-55.6)。病害流行高峰期出现在6月下旬,较去年偏迟15天左右,系统调查病株率平均为80.7%(70.0-100.0%),较去年偏低19.3个百分点;病指为43.92(21.2-62.0),分别为xx年的87.8%;但6月25日普查病株率平均为85.4%(70.0-100.0%),较xx年同期偏高16.4个百分点,病指为44.13(21.2-62.0),为xx年的1.04倍。
由于番茄价值较高,农户的自防意识较强,主要防治药剂有:托布津、多菌灵、可杀得等。
4.辣椒疫病、茄子疫病:
辣椒疫病和茄子疫病近来在我市辣椒产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今年二种病害发生分布不均,近郊菜区中等发生,部分远郊菜区发生较重。长寿区今年辣椒疫病为中偏轻发生,但部分辣椒地采用地下水灌溉较其他辣椒地重,病株率为3-15%,而其他菜地一般为3-6%左右。万盛区辣椒、茄子疫病属中等发生年,5月下旬-6六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病株率为2-40%,平均21%,7月零星发生,病株率为0-20%,平均11.6%。因5-6月份气候不好,很难施药防治,主要用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或64%杀毒矾500倍喷雾防治。秀山县辣椒疫病始病期偏早、盛发期偏迟,前期流行缓慢,后期发生危害较重,呈中等偏重发生格局,全县发生面积1.5万亩次,防治1.8万亩次。4月8日发现中心病株,较xx年显著偏早,其病株率为4.0%(0-8.0%),较xx年高2.0个百分点,病指为1.0(0-2.0),为xx年的2.0倍。4月下旬至6月中旬病害发展缓慢,危害较轻。6月下旬病情急剧上升,为病害流行始盛期,较xx年偏迟10-15天,其平均病株率为19.4%,较xx年同期高10.7个百分点,病指为10.25,是去年的4.4倍。7月上、中旬病害呈持续上升的态势,高峰期(7月13日)平均病株率为65.3%(10.0-100.0%),较xx年盛发期(7月18日)高26.0个百分点;病指为44.83(4.5-81.0)为xx年的2.7倍。xx年辣椒疫病病情消长情况见图3。
秀山县茄子疫病属中等程度发生年,发生面积2.0万亩次,防治面积2.5万亩次。3月28日调查病株率为1.3%(0-2.0%),病指为0.23(0-0.4);5月上旬病害开始流行,病株率为17.0%(8.0-26.0%),较xx年同期偏低9.5个百分点;病指3.95(1.6-5.2),为xx年的85.9%;5月中旬为病害流行始盛期,峰日(5月18日)病株率为37.3%,病指为8.27;病害流行高峰期出现在6月18日,较xx年(5月中、下旬)偏迟,高峰日病株率为55.3%(4.0-62.0%),较xx年同期(63.3%)偏低8.0个百分点,病指为12.13(0.8-23.2),为xx年(15.97)的76.0%。田间病情消长动态见图4。
5.茄果类灰霉病:
近年来随着蔬菜基地向远郊发展,茄果类灰霉病在远郊蔬菜基地发生为害较为普通,苗期和成株期均有为害,以番茄灰霉病、茄子灰霉病和辣椒灰霉病为主。
秀山县植保站2月17日进行苗床普查,辣椒、茄子、番茄灰霉病发病苗床分别为80%、40%、0,平均病株率分别为7.2%(0-18.0%)、2.0%(0-6.0%)、0;3月18日普查,辣椒、茄子、番茄灰霉病发病苗床分别为80%、75%、0,平均病株率为4.7%(0-10.0%)、9.2%(0-34.0%)、0。分别较xx年3月偏低14.5、10.3、8.0个百分点。4月13日调查,番茄、茄子、辣椒灰霉病病株率分别为6.7%(0-12.0%)、4.0%%(0-10.0%)、病株率为9.3%(0-18.0%),病指分别为1.67(0-3.0)、1.0(0-2.5)、2.33(0-4.5)。
秀山县番茄灰霉病为中等程度发生年。4月中旬普查,病株率为7.8%(0-36.0%),病指为2.18(0-9.0)。5月上旬病害流行始盛期普查病株率为10.2%(2.0-16.0%),较xx年同期偏低27.3个百分点,病指为2.54(0.5-4.0),为xx年的22.6%。5月下旬末至6月上旬初为病害流行高峰期(与xx年相当)。高峰日病株率为39.3%(26.0%-56.0%),较xx年同期偏低6.0个百分点;病指为10.17(6.5-14.0),为xx年同期的84.8%。茄子灰霉病为中等程度发生年。3月18日调查病株率为19.3%(6.0%-34.0%),病指为4.8(1.5-8.5);3月28日病情有所下降,病株率为5.3%(2.0%-10.0%),病指为1.33(0.5-2.5);病害流行初期4月中旬调查病株率为3.6%(0-8.0%),病指为0.91(0-2.0);5上旬病害流行始盛期调查病株率为11.3%(10.0-12.0%),病指为2.83(0.5-7.5);普查病株率为6.0%(2.0-14.0%),较xx年同期偏低7.5个百分点,病指为1.48(0.0-3.5),为xx年的13.2%。5月中旬至6月下旬初病害呈缓慢的上升态势,6月下旬末达流行高峰期,较xx年偏迟,高峰日病株率为18.0%(12.0%-24.0%),较xx年偏低9.3个百分点;病指为4.5(3.0-6.0),为xx年的65.9%。7月上旬由于老叶、侧枝的大幅度摘除,病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辣椒灰霉病为中偏轻发生,前期病害流行较快。3月28日普查病株率分别为6.7%(0-20.0%)、10.0%(0-24.0%),病指分别为1.7(0-5.0)、2.5(0-6.0)。4月中旬普查病株率为10.0%(4.0-26.0%),病指为2.5(1.0-6.5)。4月下旬末达到流行高峰,峰期较xx年偏早,峰日病株率为12.0%(10.0%-14.0%),较xx年偏低1.3个百分点;病指为3.17(2.5-3.5),为xx年的95.2%。5月上旬开始由于病侧枝被摘除,病情呈逐渐下降的趋势,5月4-6日调查病株率为8.4%(4.0-12.0%),较xx年病害流行始盛期偏低6.9个百分点,病指为2.11(1.0-3.0),为xx年的44.6%。
5.其它病害:
其他病害如茄子黄萎病、姜瘟、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病毒病等在我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北碚区黑腐病秋冬季在莲白、花菜上发生,病株率为1-16%。
(二)、虫害
1.蚜虫:
为常发性害虫,为害多种作物,以莲白、豇豆、丝瓜、黄瓜等受害最重。xx年为中等偏重发生年,万盛区等部分区县为大发生年,全市发生面积99.24万亩次,较去年增加4.65万亩次。今年发生特点是:发生时间早,发生高峰期较往年偏长,发生量大,秋季为害重。万盛区春季发生高峰期为3月中旬-6月下旬,秋季发生高峰期在8月上旬-10月,比常年长7-10天。3月中旬调查有蚜株率为6-80%,平均为64%,百株蚜量为60-960头,平均532头;6月份调查未防治黄瓜上有蚜株率为100%,百株蚜量最高达26390头;9月中旬调查莲白上有蚜株率为10-100%,百析蚜量为380-96000头。长寿区属中等发生年,3月9日在四季豆上初见,比去年早26天;发生期为4月-11月,发生危害时期较长,危害盛期在5-6月。海椒、茄子、莴笋上虫量较大,有虫株率为5-28%,百株虫量为16-50头;有虫株率最高达62%(茄子),最高虫量达104头。北碚区发生较轻,4月上旬初见,主要为害期4-10月,秋冬季零星发生;春季莲白、花菜有虫株率一般10-20%,百株虫量180-380头,远远低于去年的虫量(50-18160头);秋季有虫株率2-10%,百株虫量30-100头,与去年接近。茄子、豇豆上有虫株率一般2-40%,百株虫量10-250头;高峰期在7月13日,秋豇豆、茄子上有虫叶率10-80%,百叶虫量40-1040头,平均百叶虫量370头,低于xx年的高峰期虫量(1196-2900头,平均1853头)。渝北区去冬今春气温变化较大,对蚜虫的发生影响较大,属中等偏重发生。3月8日在莴笋苗期调查,有蚜株率为16%,百株蚜量为58头;3月17日调查有蚜株率为26%,百株蚜量276-680头;随着气温升高,蚜虫发生量上升较快,4月5日苔期调查有蚜株率68%,百株蚜量2500-5240头;4月19日调查有蚜株率100%,百株蚜量11600头;5月31日在莲白结球期调查,有蚜株率为100%,百株蚜量为650头;6月21日,有蚜株率为100%,百株虫量为1428头。
由于蚜虫发生普通,农民防治该虫能力较强,xx年蚜虫防治面积100.33万亩次,较去年增加5万亩次;主要药剂有70%艾美乐分散颗粒剂6000-8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5%多虫净乳油800-1000倍液等。
2.小菜蛾:
属常发性害虫,春、秋两季为害严重,春季发生高峰期在4月下旬-6月上旬,秋季发生高峰期在9月下旬,xx年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较去年稍轻,但发生面积较广;发生面积52.97万亩次,较上年增加5.24万亩次,长寿区区属中等发生,春季为3-5月、秋季在8-11月发生,于3月9日初见成虫,比去年初见期2月22日晚15天,春季百株虫量一般为6-28头,有虫株率为8-18%;秋季莲白上发生较重,有虫株率为10-68%,百株虫量为30-189头。万盛区属于中等偏轻发生,中下旬有虫株率30-60%,平均32%百株虫量30-270头,平均112头,8月中下旬,有虫株率10-90%,平均51%,百株虫量30-160头,平均74.3头。9月上、中旬有虫株率2-80%,平均45.5%,百株虫量90-360头,平均130头;10月下旬个别莲白地有虫株率100%,百株虫量350头。北碚区春秋两季与菜青虫混合发生,危害十字花科蔬菜。3-5月有虫株率为10-80%,百株虫量10—350头,比去年轻(去年20-820头)。7-11月有虫株率为2-80%,百株虫量2-230头,稍高于去年。虫量发生高峰期不明显。渝北区今年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属中等发生年;3月18日莲白苗期调查,有虫株率为6%,百株虫量为14头;3月24日调查,有虫株率为14%,百株虫量为36头;4月20-5月10日在结球初期调查,有虫株率为100%,百株虫量为1464头;5月16日调查有虫株率100%,百株虫量1920头。5月23日调查,有虫株率为100%,百株虫量440头;6月1-6月21日,有虫株率为100%,百株虫量810-1288头。
防治小菜蛾与防治菜青虫同时进行,但由于小菜蛾抗性较强,防治难度要大一些;xx年防治面积59.94万亩
2023年监测个人年度工作总结2500字 监测站个人总结(11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