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粮食安全重要讲话心得体会总结(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粮食安全重要讲话心得体会一
为了响应绿色环保植树节和饭堂改善月,增强全民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切实做好节约粮食、低碳环保反对浪费的工作,环保俱乐部特此发出节约粮食低碳生活倡议书。
您是否曾将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到餐桌上?是否将饭菜吃几口就倒掉?经过调查中发现,平均5位同事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饭菜,倒掉1/3碗饭菜的人更多。看着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在发展中国家,每5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依然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1千万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
我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我们要充分认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扭转消费观念、节约粮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每个人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以实际行动,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在此,我们提出几条建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
6、不偏食,不挑食,养成健康合理的就餐方式。
7、积极监督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环保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身边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以勤俭为荣,浪费为耻,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让节约引领风尚,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作出应有的贡献!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主题粮食安全重要讲话心得体会二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有看到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收集了大量的馒头和剩菜剩饭,这真是让人痛心的现象!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同感,不知道你是否也觉得痛心。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爸爸妈妈带我去饭店吃饭,我发现每张饭桌上都有剩菜剩饭。老师带我们去郊游,同学们也会把自己带的食物乱扔。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你知道,全世界一年就有600多万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其中有许多是和我们有着美丽梦想的孩子。妈妈曾给我看过一些因饥饿而骨瘦如柴的孩子的照片,真实惨不忍睹。
你们还记得10月16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吗?它是世界粮食日。这个日子让我们想到非洲等一些贫困国家因缺粮而受饥饿煎熬的情景。每顿饭,在餐厅都能看见部分同学馒头咬上几口就随手扔掉了,饭菜剩一半就倒进垃圾桶,你是否会为这些人的浪费而感到可惜呢?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民族,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惜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抛弃了节约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国家虽然大部分人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还有一些贫困山区的人们,他们还在为衣食无着落而忧虑着,我们又怎能浪费呢?在此,特向同学们发出节约粮食的倡议:
1、适量取餐,杜绝剩餐,减少浪费。
2、合理点餐,不攀比,以节约为荣。
3、面对浪费,及时劝导。
4、不偏食,不挑食,营养均衡身体好。
5、在饭店吃饭,剩余带回家。
6、积极向周围的同学、家人等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节约每一粒粮食而努力!也希望通过大家的行动来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节约粮食。
xx中学xx班
20xx年4月20
主题粮食安全重要讲话心得体会三
甲方(订购方):__________ 乙方(交售方):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根据国家粮食购销管理政策,在平等、自愿、合作、互利的原则下,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向乙方定购粮食_________公斤(_________市斤)。
1.品种:_________
2.订购数:_________
3.订购价:_________
二、合同订购的粮食质量、等级、水分执行国家规定标准。
三、合同订购的收购:________。
四、甲方必须做到及时收购,保证不借故压车、退车,做到认真执行国家质价政策,保证不压等压价。对乙方交售的粮食,结算形式不限,现金、转帐由本人任选。除农业税外,不代任何部门扣款,不打白条。
五、乙方必须做到按签订的合同订购品种、数量、种足种好各种作物,正常年景保证按合同规定的品种、数量交售。遇灾可向甲方申请减免。
六、在执行本合同期间,乙方负责人(承包人)有变动时,由接替人继续执行本合同。
七、乙方交售粮食时,需携带本合同,每次结算,甲方要在合同的附表内给予记载。
八、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粮管所各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主题粮食安全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四
1.珍惜粮食,养成节约好习惯。
2.粒粒粮食,滴滴汗珠,爱惜粮食,造福人类。
3.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
4.科学用粮,节约用粮,共建节约型社会。
5.增强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
6.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7.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
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10.节约需从点滴起
11.文明就餐,礼貌待人!
12.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13.食物权是人人享有的一种生命权利
14.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1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6.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17.纪念第xx个世界粮食日
18.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19.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2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1.严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行为
22.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
23.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4.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5.科学用粮,节约用粮,共建节约型社会。
26.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27.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28.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29.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30.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
31.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32.推行科学储粮工程,减少农民产后损失。
33.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34.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35.粮食来之不易,大家共同珍惜。
36.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7.崇尚节粮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
38.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39.粒粒粮食,滴滴汗珠,爱惜粮食,造福人类
40.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1.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2.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43.加强粮食行政执法,提高服务人民质量。
44.推行科学储粮工程,减少农民产后损失。
45.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6.粮再多,野菜也要备几锅。
47.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48.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49.爱粮节粮,建设节约型社会
50.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51.纪念世界粮食日,开展爱粮节粮活动。
52.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53.食用放心粮油,保障人民健康
54.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
55.普及节粮知识,提高节粮意识
56.珍惜粮食,养成节约好习惯。
57.爱惜粮食,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8.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59.爱粮节粮,建设节约型社会。
60.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61.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62.一粥一饭汗珠换。
63.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
64.爱惜粮食,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5.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主题粮食安全重要讲话心得体会五
一年来在县纪委和市粮食局及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局领导及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党章》和《行政监察法》,学习省纪委书记同志在全省纪检监察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勤政、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紧紧围绕粮食系统监管,经营发展这个中心,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下面,我就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如下:
一、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纪检监察工作方面,根据《党章》的要求和县纪委的部署,结合粮食局实际,认真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重点抓了以下
粮食安全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粮食安全重要讲话心得体会总结(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