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浮力实验心得体会20个字总结 浮力的心得体会(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浮力实验心得体会20个字总结

老师问到:“这两盒鸡蛋,如果不让你用手摸,你认为哪盒是熟的,哪盒是生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看法,意见都不统一。

接下来,老师拿来一袋盐和一个装了清水的透明杯子。只见老师拿起一个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慢慢沉到了水底。老师开始往水里加盐,一边加一边用小棍搅拌,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错过了哪个环节。有的同学还叽叽喳喳地议论着。盐越来越多,水变得越来越浑浊了,鸡蛋就像一个小气球一样渐渐网上浮,终于,它露出了一个小脑袋。同学们都惊讶地叫着:“浮起来啦,浮起来啦!”大家争着用手指轻轻一点,鸡蛋沉了下去,又马上浮了出来。我舔了一下手指,“呀,好咸呀!”我不禁喊道。这会再看杯底,沉淀了厚厚一层盐。透过杯子看,鸡蛋圆圆的,真像个小气球。

我们把它拿出来,往碗里一打,啊,是个生鸡蛋,金黄的蛋黄,圆圆的,像个小太阳,令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生的鸡蛋能浮起来,那么熟鸡蛋可不可以浮起来呢?于是我们将一个熟鸡蛋放入盐水中,还没等我们搅拌,它就浮起来了,而且比生鸡蛋浮得还高。

接下来我们分成两组做实验,一组往水里加糖,另一组往水里加油。我们组加糖,加了好多后鸡蛋还是纹丝不动。老师让我们耐心搅拌,让水底的糖被水溶解,鸡蛋终于渐渐往上浮,大家不禁鼓掌欢呼,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我看到加油的那组实验结果也出来了,水面上浮着黄色的油脂,鸡蛋还沉在水底。我们终于用事实证明了往水里加糖也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这次实验的材料都是家里常见的,可见科学就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善于探索,就会有收获。

对于浮力实验心得体会20个字总结

我在看书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它勾起了我无限的好奇心,为了满足好奇心,我立马动手开始“鸡蛋浮起来了”这个实验。

一开始觉得这个实验是忽悠人的,为了验证它的真假。我迫不及待地冲到了厨房,拿了一个鸡蛋、一包盐、一个杯子和一根筷子,开始了我的实验之旅。

第一步,往杯子里加入水,然后放入鸡蛋,可是鸡蛋却立马沉入了杯底。

第二步,往水中加入几勺盐,并用筷子不停的搅拌。鸡蛋还是无动于衷地安安静静的呆在了杯底。

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按书中的步骤来操作的,怎么鸡蛋就浮不起来?带着疑问,我又把实验步骤回顾了一遍,是水太多了,鸡蛋太重了,还是盐没加够?

抱着再尝试一下的心态,我往水里又放了三勺盐,用筷子充分的搅拌,这时奇迹出现了,鸡蛋浮出了水面。

做完实验后,我开始阅读起实验的原理来,原来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鸡蛋在盐水里受到了足够的浮力就浮起来了。

有趣的实验中蕴含着许多的知识,我们一定要多探索、多求知、多实践,毕竟实践出真知。

对于浮力实验心得体会20个字总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浮力相关概念和受力分析。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问题的比较与分类,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通过师生活动,培养提升学生的观察、质疑、分析、概括、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精神;

(2)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受力分析;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生质疑、分析、概括、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策略

三、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师生活动所需的实验器材。

四、教学设计

一、浮力的知识回顾

问题1:关于浮力,你能回忆起哪些知识点?

1.自主思考

2.分组讨论

3.小结归纳

4.当堂巩固1.哪些物体受到浮力?

2.浮力的方向?

3.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4.称重法测浮力?

5.阿基米德原理?

6.物体的浮与沉?

二、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演示)

器材:弹簧测力计,物块a,水,烧杯

问题2:你有哪些方法测量物块(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1.思考实验思路

2.注意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

对于浮力实验心得体会20个字总结

浮力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2. 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3.会熟练进行浮力的相关计算。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有关浮力的综合计算。

复习流程:

考点知识的梳理→解题方法→重难点例题详解→习题练习

(一)考点知识梳理:

1. 浮力(f浮)

(1)定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说明:①浸入包括全部没入或部分没入液体中两种情况。

②浮力的施力物:液体或气体;

受力物: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③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产生原因:液体(气体)对浸入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即f浮?f向上?f向下

?g物?f拉

(3)用测力计测浮力的原理:f浮

2.浮力的大小

(1) f浮=g-f(称重法)

(2) f浮=g排=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

(3) f浮=g(漂浮、悬浮)

(4) f浮=f上-f下 (压力差)

这四种方法都可以计算浮力的大小,其中阿基米德原理最为重要,下面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回顾。

3.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

?g??gv (2)公式:f 浮排液液排

说明:

?g??gv(1)在气体中时,f 浮排气气排

vv (2)注意公式中的v排,当物体部分浸入时,v,当物体全部浸入时,v。 排?物排?物

4. 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

?g??当f或?,物体上浮 浮物液物

?g??当f或?,物体漂浮 浮物液物

?g??当f或?,物体悬浮 浮物液物

?g?? 当f或?,物体下沉 浮物液物

5. 浮沉条件及漂浮条件的应用:

(1)潜水艇:下潜和上浮过程中,其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未露出水面),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其上浮或下沉。

(2)气球和飞艇:靠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浮力来实现其上升或下降的。

?g?g (3)轮船: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应满足f。 浮船货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使用时是漂浮在液体表面上的。

6.浮力与密度

浮力的问题可涉及多个知识点,其中与密度知识的联系最为常见,如定性比较物体、

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也有定量计算物体或者液体密度的综合计算题型,常用到下面的一些公式进行计算:

f浮??液gv排f浮?g?f拉

(二)解题方法: 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主要两种方法)

(1)受力分析: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力和 力的作用,若,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此时 ;若,物体下沉,最终沉在底部,此时有f浮=;若,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2)密度分析:

若ρ物ρ液,物体 ;ρ物ρ液,物体 ;ρ物=ρ液,物体 。

点拨:判断浮沉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比较物体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这个地方的浮力是物体的最大浮力,即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第二种是比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这里指的是物体的密度而不是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板书设计:

浮 力 复 习 课

1.浮力的计算方法:(1) f浮=g-f(称重法)

(2) f浮=g排=ρ液??mvgv排 (阿基米德原理)

(3) f浮=g(漂浮、悬浮)

(4) f浮=f上-f下 (压力差)

?g??2.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或?,物体上浮 浮物液物

?g??当f或?,物体漂浮 浮物液物

?g??当f或?,物体悬浮 浮物液物

?g??当f或?,物体下沉 浮物液物

(三) 巩固拓展:

1.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

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

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

浮力实验心得体会20个字总结 浮力的心得体会(八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