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五育并举提案心得体会及收获 五育并举的心得(9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学生五育并举提案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 3月20—23日一、二年级8:20—8:30晨练表达时间,每班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安全讲故事展示,争取每个孩子都能到讲台上讲出自己的小故事。(请20-23日的教学巡视领导做好当天安全讲故事表达展示情况记录)。
2. 3月23日(周五)之前一、二年级每班学生搜寻安全小故事,保存为电子稿,每班精选5份传至学生中心。
二、“安全知识我来讲”讲演比赛(三、四年级)
1. 3月20—23日三、四年级8:20—8:30晨练表达时间,每班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安全知识讲演展示。学生以情景小剧的形式将手抄报上的安全小知识、安全信息、安全案例等素材表演出来,争取每个孩子都能到讲台上进行讲演展示。(请20-23日的教学巡视领导做好当天安全讲演表达展示情况记录)。
2. 3月23日之前三、四年级每班学生搜寻安全教育资料,小组分工合作制作手抄报,每班精选2份交至学生中心。
三、“食品卫生安全”小论坛(五年级)
1. 3月20—23日五年级8:20—8:30晨练表达时间,每班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小论坛”表达展示。每天一个合作小组进行论坛各个环节的主持工作,其他学生积极互动,参与发言,(每组一人负责本组的论坛发言记录,后期打出来存为电子稿交至学生中心)争取每个孩子都能到讲台上进行讲演展示。(请20-23日的教学巡视领导做好当天“安全小论坛”表达展示情况记录)。
2. 3月23日之前五年级每班学生搜寻安全教育资料(学习并参考本周二给学生下发的《消费者维权知识读本》相关内容),围绕安全教育自定主题,小组合作制作论坛ppt课件,每班精选2份(电子版)交至学生中心。
2022学生五育并举提案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教学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防盗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必须的措施,保护自我。
资料准备:
《安全教育读本》
教学过程: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
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可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必须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1、提出问题讨论:
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样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根据讨论,结合《安全教育读本》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首先:自我不能玩火。其次:发现火灾要想办法自救。再次:要明白报火警电话:119。还要注意有电的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要听从救火组织统一安排。
结合现实生活中因游泳、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结合我们这些地方的天气和地域情景,要求学生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等危险地方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有大人陪同和严守规则。同时,发现有溺水事件发生要及时报告大人,不能自行下河、水库等救人,因为你们还不具有救人的本事。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电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教育,今后我们还会学更多安全知识,这样对你们有很多的好处。
检查自我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然后我们在下节课进行交流和讨论,好吗?
2022学生五育并举提案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活动目的:
1、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谈话: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学生汇报:
1、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
②播放视频“车中的危险”。
2、学生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①学生用课件或图片介绍各种交通标志。
②学生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介绍文明乘车方面的资料。
活动目的:
1、学习校园安全知识,认识安全警示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安全知识,尤其在校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掌握自救方法,提高自护能力。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活动对象:
一年级四班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准备:
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班会
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师的关注。让我们安全记心中,记住人生美好,步步小心。一年级四班《和谐校园 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学习安全知识
同学们清晨,当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学校。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学生,我们更多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日常行为安全:不携带刀具、火种或其它危险品进入校园;不在楼梯、走廊上打闹、挤搡;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抢行。要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
2、体育课体育运动安全:在体育运动中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听从体育教师的安排和调度,不可私自活动或打闹。老师讲解动作要领时要认真听讲,在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加强保护意识。在做器械运动时要检查好器械,不随意投掷器材。
3、集体活动安全:班级、年级组织的户外活动、要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
4、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若存在分歧、矛盾要及时沟通化解,不要大打出手。若发现对方寻衅滋事应及时向有关老师反映情况,寻求学校的帮助。
5、安全顺口溜:
上课小腿莫伸长,走廊狭窄不疯狂。
上下楼梯靠右走,危险游戏一扫光。
同学之间有磨擦,宽容谦让是良方。
播放相关的安全知识内容影片。
三、安全知识问答
1、像这种情况,我们班发生过吗?
a.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b.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2、在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个地方需要注意安全?(同学自由发言)
师小结:同学们找的这些安全隐患非常好,是学校的问题下课后老师会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自己的问题可要及时改正,防患于未然。
3、安全知识问答。答对就得一颗星。
选择题:
(1)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2)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3)乘车时较为安全的行为是
a、在道路中间拦车。
b、上车时争先恐后。
c、车辆行驶时,头、手不伸出窗外。
d、不乘坐无牌、无证车。
(4)遇到别人打架时( )
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
b、不管他
c、去劝阻
d、告诉老师
(5)遇到火灾时,拨打( )
a、110
b、119
c、120
d、121
(6)在道路上行走时( )
a、和同学边走边打闹
b、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走
c、行走时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或做其他事情。
d、为赶时间与机动车辆抢行
判断题:
(1)使用刀具时,互相比划、打闹。 ( )
(2)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 )
(3)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 )
(4)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
(5)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 )
(6)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 )
(7)站在凳子上往阳台下看。 ( )
(8)上花栏墙,比比谁跳得远。 ( )
(9)没有老师的监护,不可以玩单杠或双杠。( )
(10)下了雪,不可以在雪球里包上石块向同学打去。( )
四、班会尾声
同学们,你们这次班会开得非常成功。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珍爱生命,把安全牢记心中。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2022学生五育并举提案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一、案例陈述:
记得20xx年9月高一新开学,当时我负责担任高一某班的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心理压力蛮大的,但是我尽量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其中有一个学生陈某,刚开学时接触觉得他是一个说话斯文,性格文静,在班上没什么违纪的行为,听话,乖巧,爱学习的男生,感觉良好。但是时间过去没多久,在高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试过后,观察班上学生成绩的时候,就发现陈某的期中试成绩相比入学成绩,退步很大。虽说陈某的成绩不是拔尖的,但从初三毕业到现在也没几个月时间,成绩怎么会由班上中等水平一下子落到倒数几名呢?这实在令人疑惑,于是我就开始认真观察他的行为,并向与他交往比较密切的学生打探情况,终于发现他又上网玩游戏的行为,并且逐渐成瘾,再无心思学习,甚至出
学生五育并举提案心得体会及收获 五育并举的心得(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