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典型案例研讨材料范文如何写 企业典型案例研讨材料范文如何写好(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企业典型案例研讨材料范文如何写一
你们好!
在我踏上这神圣的竞聘台之前,尽管我有着十分的准备,但内心免不了跳动着三分的忐忑和慌乱。可就在刚才,那一阵阵伴我走上这讲台的掌声,不但让我无比的感动,而且坚定了我取胜的信心。为此,请你们接受我朴素而又真诚的谢意(鞠躬)——谢谢大家的掌声,谢谢大家的支持!
今天,我的目标是竞聘行政办公室主任。如果要为这一个追求冠上一个理由,那就是——我爱这个职位!因为爱,所以义无反顾;因为爱,所以无悔追求。
我叫龙爱明,现任电力公司行政办公室副主任。竞聘主任一职,除了我对它的无比钟爱以外,还因为我有志在必得的自信。
自信一,在行政办公室我当了三年副主任。三年里,在原主任的言传身教和个人的摸索与总结中,我熟悉和掌握了行政办公室各项工作特点、任务及要求,并且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和管理经验。这种经验可以缩短我对新岗位的磨合期,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自信二,在原主任出差在外时,我多次代理过办公室的全面工作。在代理期间,办公秩序良好,管理井然有序,工作完成出色,无一例差错,各级均很满意。事实胜于雄辩。我对带好这支队伍有充分的把握和成功的先例。
自信三,“退伍不褪色”的转业军人和“永葆先进性”的党员身份,让我成熟和理性。同时,我有严格的纪律性和无往不胜的革命性,我有廉洁自律的奉公意识和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这一切都是一名新时期企业中层干部所应俱备的起码素质。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的工作,我的能力,我的人品,我不想在此做过多的陈述。因为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一颗明亮的心,心中都有一杆公平的秤。我相信我自己,我更相信你们!
今 天,如果机会垂青于我,那么它归功于党组织多年的培养和教育,归功于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帮助,也归功于自己多年来的勤奋努力和执着追求。豪言壮语我不会 喊,夸夸其谈我不会讲,信誓旦旦我更不会表,我能做的,就是把这份难得的成功,珍藏在自己心底,感恩于自己的行动,在新的岗位上,用我的智慧和能力,把队 伍带得更好,把管理经营得更好,把任务完成得更好,履职尽责,全力以赴,争做一名出色的办公室主任。
古人云:成败得失,过眼云烟。我坚信,只要我曾经努力,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问心无愧。虽然,这次竞聘我有过精心的准备并为此勇敢的争取,但是我会尊重大家的权利和选择。因为我们都是有责任的电力人,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愿我们企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关于企业典型案例研讨材料范文如何写二
1、精心安排部署,移民乡村发展合力不断增强。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对移民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岁末年初召开的全县20年农业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今年扶贫开发工作做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项听取了扶贫项目编制和工作情况汇报,制定出台了《关于20年全县移民乡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安排意见》。积极推行移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各项目标任务逐级细化分解到移民乡和县直各部门,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特别是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县上精心安排部署,各级干部积极深入联系乡村扎实推进“六大任务”的落实,并以情暖乡村的实际行动和作风,驻村进组入户开展生产帮扶指导,教给移民干、干给移民看、带着移民干,帮助移民解决了农业机械、籽种、化肥等方面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移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突出整村推进,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移民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平台和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全年共争取实施省、市整村推进项目6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37万元,完成危旧住房改造450户,衬砌支渠3公里、斗渠12.6公里,铺筑村组道路2公里,改良土地1000亩,种植枸杞4600亩,修建日光温室100座,扶持贫困户修建暖棚养殖圈舍210座,调引基础母羊1450只,栽植农田防风林680亩。在充分利用好扶贫资金的同时,整合财政、发改、建设、水务、交通、林业、农牧、国土等部门资金4032万元,加大了项目村资金投入量和项目建设规模。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项目村移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移民收入快速增加,整体面貌大为改观,示范带动作用较为明显。
3、狠抓产业扶贫,移民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带动贫困移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依托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大土地改良、产业培育力度,引导移民群众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20年,全县6个移民乡共落实种植面积17.2万亩,较上年增加1.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1万亩,经济作物13.1万亩;改良盐碱、板结土地2.5万亩,修建日光温室130座,落实养殖小区13个,示范养殖户500户;移民乡牛羊饲养量达到10.73万头(只)。各移民乡相继成立了甘草协会、枸杞协会、红花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户走“公司 协会 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积极鼓励有一定规模、能良性发展、愿意与贫困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诚信度高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到移民乡建立原料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引导,有力推动了移民乡产业发展。全年投入产业扶贫和贷款贴息资金80万元,建成枸杞、甘草制干加工等“农”字号企业2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家,1.3万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20年,疏勒河、九甸峡项目移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635元,较20年增长30%,产业发展促进了移民增收,有效带动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4、强化科技扶贫,移民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坚持把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和劳务输转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整合“两后生”培训、“阳光工程”、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积极推进贫困群众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农民的劳动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全年在移民乡村组织开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等劳动技能培训和农牧业科技培训140场次,发放科技资料2.44万份,培训人数达1.4万余人次,举办劳务技能培训班46期,培训“两后生”440人,输转劳动力1.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
5、注重改善民生,移民乡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加强社会管理,通过大力实施危房改造、乡文化培训中心、计生服务站修建等项目建设,移民乡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贫困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共改造危旧住房1182户,新、改建村委会9个,村(组)
)文化室18个,硬化通乡、通村道路67.6公里,解决了25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移民群众“住房难、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面落实国家各类惠民政策,将移民低保资金补助水平由人均每月89元调整到97元,月均增加8元。注重对特困移民的救济,共发放救灾救济款物68万,面粉97.3吨,食用油19460斤,捐助棉被5730床,有力保障了困难移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实现了移民乡村和谐稳定。
6、抢抓政策机遇,行业帮扶工作扎实开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特别是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促动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合力攻坚,形成了抓扶贫、真扶贫的良好工作局面。目前,参与“双联”行动的各级干部达4336人,其中市级干部23名,县级干部436名,共联系贫困户6318户。特别是对非自愿移民区的广至藏族乡,市县两级专门确定6名市级领导、110名县级领导、270名科级干部和643名一般干部,包抓帮扶1807户特困户发展生产。所有包抓部门、领导和干部多次走村入户、访贫问苦、驻村开展调研活动,了解联系村联系户的发展情况,分析贫困原因,落实帮扶措施。2014年,市、县两级联系单位共为帮扶村帮扶物资约210余万元,联系项目87个,帮扶项目资金1.17亿元,协调金融部门发放支农贷款2.1亿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广大干部还积极帮助联系户解决求医问药、外出打工、子女就学、邻里纠纷、政策求助等实际困难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得到了广大群众好评,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双联”行动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开创了政府主导、各方携手、上下联动、合力扶贫的扶贫工作新局面。
7、加强资金监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有序推进。
我县按照省市扶贫办的总体部署和下达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额度,紧紧围绕当前移民区的急、难、特问题,突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移民群众能力素质提升等工作重点,认真编制年度项目计划,争取扶贫资金,全年共争取到位国家财政扶贫资金3442万元,较上年增加325万元。为确保扶贫项目建设按计划、设
企业典型案例研讨材料范文如何写 企业典型案例研讨材料范文如何写好(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