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冬奥会心得体会及感悟 师德师风比赛心得体会(六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师德师风冬奥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下午好!
我踏过数次教室的讲台,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还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张张稚气的笑脸,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的心被触动了,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清楚地知道我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十几年来,我向学生耕耘爱心,向学生播种"真、善、美、"的东西,让学生学会美化生活,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绚丽多彩的祖国。提高学生健康美好的思想意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我感到"为人师表"担子的沉重。
在我的词典里,师德,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师爱。师爱的传递,是发自内心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我们的大多数教师,因为平凡,因为健康,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辉事迹。但我相信,每一位热爱教育的教师,都是平凡的,在说起自己的学生时,就像说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就会有故事留在记忆里。
在从教的这些年里,与学生的相处中,发生的故事可谓举不胜举。今天想要说的,是几个与放弃相关的故事。
故事之一:不是本意的放弃
这件事,是发生在六年前的事。当时我刚带数学,班里有几个孩子天天没作业,家长也不关心,我心里非常着急。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我就请教以前我的老师,他告诉我说,使每个人都合格,是我们的理想和愿望,但不是我们的能力。所以,对个别极差生的放弃,也是情有可原的。于是,在摸清了两名差生后,依照老师的所言,放弃了他们。
依旧清晰地记得,当我对他们的作业只有一个时间时,当我触到他们的目光时,我的灵魂都有些颤动。作为教师,作为热爱教育、关爱孩子的教师来说,我不能放任自己的行为。于是我决定,针对自己的做法,请大约有十几位同学在一起进行讨论。该不该放弃?我将自己的问题,抛给了我关爱的学生,他们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说:应该放弃,在他们身上投放精力没有成效;另一些成绩一般,但头脑活跃的学生说:不能放弃,还说了一句到现在我都不能忘记的话:如果你付出了一百米的汗水,仅仅有一厘米的回应,你就不能够放弃。那次讨论后,那群孩子的语句,引发了我做教师的最初的原则:不要轻言放弃学生。学生都有一份被爱的渴望,只要你真诚的付出了一百米的汗水,如春风化雨一样去滋润,相信绝不会只有一厘米的回应。
故事之二:被动的放弃
记得那是前年我带五年级时,为了激励每个孩子学习兴趣,学校准备一次数学竞赛,可由于后来各种原因,只能挑选几个同学参加,而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做了精心准备。比赛的那天到来了,学生们毫不知情,仍在紧张有序的操练。当我告诉他们只能有几个同学参加时,平时锤炼了千百遍的孩子,在我面前哭成了泪人,他们的委屈和不满,无处诉说。无奈之中,我就举行了一次班级的比赛,给成绩优异的同学以一定的奖励。
这一次的放弃,给我的触动很深:我们对学生,在付诸关爱的时候,还要重承诺,讲诚信。说给学生的事,一定要兑现,及时方式有变异,也要去执行。不能让学生在心中留有阴影,让他们带着对老师诚信的否定成长,后果是极难想象的。
故事之三:无奈的放弃
如今,我又将面临一次放弃。该怎样叙述我这一次的放弃呢?这是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对课堂,他们麻木了,疲倦了,不为所动了。
上课的时候,发现了他们的不同,心里着急,尽我的能力去补一补吧。为了他们,一节课上,提醒了近二十次的注意和专心,平均两分钟一次提醒,这是怎样的课堂啊!其他的学生不耐烦了:老师,别费心了,他们是神仙!
听到"神仙"这个词的那一瞬间,心里像被刀割一般难受,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课堂上,一点一滴地教他们,课下,我也很耐心地帮助他们。可是,过了很长时间。我发现他们依然如故:上课不知道翻书,写字不知拿笔,读书不知张口…我付出了很长时间的辛劳,一点成效都没有,他们仍在原地一动不动…在无奈中,我放弃了,因为,课堂上其他的孩子不肯等,没有耐心与这群孩子同行… 我满含着爱意和歉疚放弃了他们的学习,但是,我想说,我没有放弃对他们做人的教育。我们做教师的,除了教书还要育人。教不会他们读书,但要教会他们做人!
由此,我想请大家,请作为学生老师的同行们,读书,多读书,让书本来丰盈我们自己,完善我们自己。同时,我要感谢我曾经送走的学生们,是他们,让我的生命灵动起来,厚重起来。也是他们,让我在教育中释放我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
我相信: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仍将会面临许多不同方式的放弃,仍将会接受一些烙印。但不会变的,是我对教育的信仰:投身教育,在放弃的苦痛中,释放师爱,让我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借助学生,得以实现,那将是我,作为人师的最鲜明的感觉和体验。
谢谢大家!
2022师德师风冬奥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但现在个别教师队伍最大的问题是敬业精神严重缺失。而且敬业精神的缺失又严重制约我县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就以学校年度考核情况看,各校的教育质量这一块差距很大,形势不容乐观。从xx年学年质量考核和小学抽测抽考情况看,高中段最高分是22.65分,最低的只有3.23分;初中段最高分是21.7分,最低分9.26分;小学最高分是19.9分,最低分是9.1分。其中个别学校低分率超过50%,达53.85%,这是极不应该的。从这些数据上看差距是明显的,有些校长可能会说学校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差距。我想,虽然各校在办学水平、基础设施、师资、生源等客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会导致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教师敬业精神缺失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师德师风比业务水平更重要。所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培养敬业精神为重点,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齐头并进,着重解决好四个突出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要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激励广大教师潜心钻研、精心教学,用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人格魅力,用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教育、熏陶和影响广大学生。目前,我们学生的感情处于饥渴状态,比如上百度贴吧进行人身攻击等,逃学、厌学、顶撞老师现象固然原因很多,但也可以说是学生情感世界的匮乏之一。作为校长要引导教师潜心研究“爱”的艺术,学会尊重、理解、宽容、沟通。同时要建立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师德激励、考核、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在教师职务评聘、评先评优、资格认定、年度考核等活动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对责任心不强、教学水平一般、师德不高的教师,加强教育和管理,对品行不端、影响恶劣的要严肃处理。
其次,要完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按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效果实行高职低聘的动态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导向作用。要不断完善教学考核和评价机制,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职务晋升、岗位确定、评优树模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干事创业、教学质量优异的教师得到荣誉和待遇,逐步拉开贡献突出岗位、在岗与不在岗人员的收入差距。让工作平庸、教学质量低下的教师有危机感。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起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要严格执行坐班制。要认真落实教职工“坐班制”,让教师能沉下心来,做到学生在,教师在。尤其是45岁以上的教师,不能因为他们自己资格老、职称高就可以不用坐班,当然,校长要以身作则,用行动带动、影响教师。
第四,要落实好末位交流制。我们既然试行了教职工考核末位交流制,各校就应该把他用好,不要一方面有了制度而舍不得或不敢用,另一方面又要说,我们学校有多少老师是不适合这个岗位的,后勤队伍是多么臃肿的,等等。但真正做起来,有些校长又碍于情面不敢下手,像学科超编、后勤超编,都分流不了,这样,你这个学校就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当然,一下子大换血是不可能的,但一年消化一个、两个总是现实的,像玉城中学就末位交流了4名教师(其中1名离岗退养),打破了城区学校只进不出、不流动的局面,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所以,校长一定要落实好末位交流制度。
三、着眼关键,切实提高校长队伍的自身素质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校长也在追求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在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相应又提出了校长专业发展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校长专业发展应该显得更为重要。在教育不断现代化的今天,研究校长专业发展的问题,探讨校长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无疑十分重要。
我认为校长专业发展应该体现在一个信仰,两个意识,三个能力。
一个信仰是指对教育的信仰。校长是学校管理者,更是一位办学者。校长对教育必须有虔诚的信仰,甚至要有为之付出毕生的信念。就像画家一生以画为生,作家毕生以写作为生一样。有了对教育的信仰,我们自然就会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就会有不把学校办好就寝食难安的感受。我们现在只是制定三年规划或者五年规划,却很少有校长去想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学校要成什么样子,并且去设计一幅远景蓝图。客观原因是工作的变动或者哪一天组织上的另有任用,可能使我们没有想过终身去从事教育工作。但
师德师风冬奥会心得体会及感悟 师德师风比赛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