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章程心得体会及感悟 党章 党课心得(4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党课章程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党支部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全体党员从自身做起、从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带头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在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2、对照新党章,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修改部分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3、在学习形式上,除了领导宣讲和个人自学等形式,还召开了专题会议,同时利用门户网站、微信等多媒体平台,宣传学习十九大精神。上半年先后制作了以两学一做为内容的7个ppt课件,组织党员学习、交流、共享。支部先后于5月8日、6月28日集中全体党员传达学习公司党委相关文件,支部书记讲了两次党课。一堂党课是——学习“梁家河精神”第二堂党课以开展“主题党日 践行‘四个诠释’”为主题,庆祝建党97周年专题教育党课,在“七一”前夕按照公司党委的要求开展围绕“四个诠释”主题教育,弘扬“石油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的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和激发了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
4、支部✘党员分布在✘个党小组,有近一半党员在倒班岗位。我们就采取支委和机关党员集中学习,通过党支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统一了思想认识,确立了学习导向,支委再分别到各党小组组织学习,掀起了学习热潮,也确保了党员学习全面覆盖。
5、为了使“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党支部在工作中加强宣传和教育,把学习成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今年以来季度以来,✘公司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支部坚决落实公司领导守住“安全、稳定两条红线”的指示,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开展。
支部制作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ppt课件,组织各部门党员和部分业务骨干专门上了一堂党课,学习时代楷模——核潜艇之父黄旭华30年不回家、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教授和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观看“厉害了我的国”。通过活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提升了党员的党性修养,激发了党员爱岗敬业的使命感、责任感。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表述,描绘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指明了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方向和任务,也为今后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社区社会治理,政府是主体,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根据物业管理、治安管理的工作性质,制作了以社区治理为内容的ppt课件,组织两个党小组的党员共同分享,并学以致用。
通过党课教育,让党员“学”有目标、“做”有方向,争做生产经营的能手、提高效益的标兵,促进党支部、党员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以上工作让我们认识到,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必须走在前、当表率、作引领,使每一位党员都能主动作为。最终形成“比党性、提升政治素养,比境界、提升目标定位,比能力、提升业务水平,比作风、提升整体形象”的良好氛围,将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贯彻落实到自身建设中去,努力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员干部队伍。
下半年,继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突出日常教育,把“四个合格”的党员标尺立起来,让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入推进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做先进的热潮,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完成全年工作发挥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
推荐党课章程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965年12月1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重申:“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规定,党内所有党员尽管工作分工有所不同,都是平等的同志和战友,党内要互称同志,不称官衔。
2012年,中共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中也将党的领导人称为同志。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2016年10月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
党员之间互称“同志”,有利于构建更简单、更纯洁、更积极的党内关系。所以说,通过“同志”一词,我们可以学习我党的历史,铭记我们的历史,反思我们的历史。今天我讲的这次党课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经常学习党史?》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学习党史的意义,为什么要经常学习党史?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用98年的汗水和鲜血谱写的篇章,今天我通过三个点提纲性地说一下: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及活动。
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说起。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总受到警察监视骚扰,为了帮助陈独秀避免遭到迫害,李大钊决定亲自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在从北京到天津的路上,二人谈话的内容旁人难以知晓。但这次分手后,二人相继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确是事实。这就成就了历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介绍苏俄和俄共情况,并认为中国可以组织共产党。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临时书记,成员有李汉俊、李达等。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
1920年秋至1921年春,毛泽东、何叔衡在湖南进行了建党活动。董必武、陈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成立武汉共产党。王尽美、邓恩铭等建立山东共产党小组。广州建立共产党小组。
1921年3、4月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中也建立了旅欧共产党巴黎小组。日本留学生中也建立了共产党小组,成员有施存统、周佛海两人。
共产主义小组和现在我们说的党小组不是一回事,他们是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目前,在全国许多出版的党史论著中都已经不再使用“共产主义小组”的名称,而改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来统称中共一大会议前的各地和旅日、旅法的共产党组织。在成立党的早期组织后,他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首先是加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如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成为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群报》等宣传阵地相继成立。其次是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战,如梁启超挑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再次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创办了一系列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和各种形式的学校,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最后就是建立了共青团组织,1920年8月,上海党组织派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负责组建。
1921年7月23-8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嘉兴南湖举行。出席代表:12人,上海李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烬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日本东京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13)。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代表全国53位党员。
(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发展与壮大。
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三大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之后国民党一大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
党的四大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为革命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党的五大是在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但最终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接下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国革命在留下血的教训后又重新出发。
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党的八大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一直到党的十九大,可以说,每一次的党员大表大会都有每一阶段的任务和矛盾,都是时代的产物,以及时代的发展,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什么要选这个主题,这和我们当今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结合今年6月份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执政70周年之际开展这一主题教育,紧紧围绕的重大时代课题依然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造思想基石、锻造坚强队伍。
(三)中国共产的斗争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中国共产党从一个50多人的小组织,到如今8000多万党员的大组织,一直在斗争,从不停歇、从未止步。
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22日,中央通讯社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题发表中共在1937年7月15日提交的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937年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现在我们所说的抗日战争,抗战时间是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熟时期,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大发展,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党领导解放区克服严重困难的斗争后,在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四)中国共产的发展史——从贫到富,从落后到先进。
刚才提到了八大。这是建国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不得不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上。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强调指出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了新的重要论点,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满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历史事实雄辩的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学习党史的意义古人“以史鉴今”之说,习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告诉我们要牢记党的过去,不忘党的历史。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的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学习党史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通过学习必将增强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唐太宗李世民评价丞相魏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龚自珍“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抗日战争期间,为何日本侵略者要让我们的孩童学习他们的历史,学习他们编纂的教科书,这就是一种在历史上的扭曲,在文化上的毁灭。
我们都知道,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勃列日涅夫1968年11月19日在苏共中央意识形态会上的讲话“看一看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人们是怎么样在歪曲我们党的历史,然而我们有哪些党员站出来,予以反驳?没有。”所以说,斗争一直都在,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
习总书记指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从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打开缺口的。这是共产党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求学时期就曾说过:读史,是智慧的事。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
党课章程心得体会及感悟 党章 党课心得(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