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办实事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师为学生办实事心得体会(七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教育学生办实事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通过师德培训,使我认识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容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注重细节,充满师爱,从细微处入手,充分了解、关爱每一个学生。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后,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本学年,我认真的备课、编写教案,设计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的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丰富专业知识,加强业务学习
1、积极参加各部门、各层次的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每周坚持政治学习,认真笔记。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及各项教育法规。
2、观摩、讨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此提高教研能力。认真参加县级、校级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学习。
3、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在实践中形成“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个体反思”就是教师“自省自察”,教师独自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有针对性,值得借鉴,能切合实际地写出主题鲜明的案例。并上升到理论进行案例分析。“群体反思”是指教师在合作群体的交流研讨中进行的反思。各教研组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集体讨论等活动进行群体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反思中进步。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4、实践就是教师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实际尝试。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检验。课堂教学是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主阵地。本人大胆尝试公开教学。每学期都参加学校组织的评教评学活动,教师带着问题听课,找出得与失,找出理论依据,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评课,教师们通过评课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写论文、随感、案例分析、优秀教案等多种形式升华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教育思想的过程,教师们都能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写出成形的经验总结。将学到的新思想加以消化,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三、多读书,读好书
认真阅读学校订阅的教育教学刊物,认真写读书笔记。除此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领悟书中的精髓,吸取书中的养分,充实自己。
通过此次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通过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并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不遗弃,不淘汰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础。
主题教育学生办实事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有一种爱叫尊重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凭着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一贯的认真负责;全身心地投入;体贴入微、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张弛有度的管理特点;加上平等、公正的处事态度,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尊敬,树立了既有威信又不乏亲和力的班主任形象,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这个班级是从高一带上来的,两年多时间的朝夕相处,让我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彼此也建立起了感情,所以各项班级工作的开展都很顺利,班级在各方面表现良好,呈显出稳中有进的态势,一切都在正常的轨道上朝预先设定的目标顺利行进。一切都显得令人放心。
初三的主题永远只有一个:学习。这一点学生心里也明白。放眼看过去,多是伏案疾书的身影,或苦思冥想,或激烈争论。每当目光扫过小沈和他的同桌身上,我会不由自主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班中两个很安静的学生,却是其他同学羡慕的一桌。两个人的成绩都位于班级前十名左右,都学习勤奋,都爱钻研,经常会为一个学习上的问题各抒己见,各不相让,都专心一致,都有较强的自控力:电脑,电视,杂书几乎与他们无关,自修课松松垮垮,不遵守纪律也几乎与他们无关。进初三后,两个人学习劲头更足了,你追我赶,考试一次比一次进步,是任课老师们公认的有潜力、又“乖”的好学生,让我感到特别有希望也特别放心。而当目光落到小李那里时,心底总会升起一阵担忧:小李是个留级生,基础不扎实,最主要的是行为、学习习惯上有很多毛病:散漫,好动,容易受外界影响,自制力差。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恒心和毅力,虽多次发誓要“悬梁刺股”,总坚持不了几天,所以成绩总在原地徘徊,是班级后几名之一。临近高考了,小李自己也很着急,但又管不住自己,所以希望能跟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坐,一方面方便问问题,一方面也有个榜样,可以带动自己。到初三了,班里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愿望。能担当这种任务的学生不多:要帮助别人,多少会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而对每个初三学生来说时间是永远不够用的,所以必须是乐意助人的;学习要好;而且要有定力,否则很容易被反影响的,弄不好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反复考虑权衡之后,我锁定了小沈。我把我的安排通知了小沈,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同时希望他能够帮助同学一起进步。告诉他:对他我很放心,相信他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的!小沈默默听完了我的话,问“一定得换吗?”“那当然!我考虑再三,这样安排应该是最合适的!”我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当天中午,小沈和小李成了同桌。小李脸色发亮,小沈也没什么不高兴的样子,一切都很正常。
几天下来,小沈和小李熟络起来。经常看到小李在向小沈请教问题,而小沈总是耐心地向他讲解着。小李的学习劲头明显足了许多,上课专心多了,下课也抓得紧了,自修课上跟小沈一样,不是讨论问题就是埋头作业,整天情绪很高。看得出,小李在向小沈学习,小李有点崇拜小沈。这正是我所希望的结果,一切都如我所愿,我很满意。 几周过去了。我忽然有了不安:我发觉小沈好像变了,变“活”了:自修课上小沈和小李讨论问题的时候多起来了,两个人都说说笑笑,虽然摊着书本,但明显不全是讨论学习问题的样子,气氛活跃得很,松散得很;课间两人谈天说地,小李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小沈兴味盎然地看着他,不时插上一嘴;小李喜欢球,《足球报》一期不拉,好几次课间我看到小沈在看《足球报》,甚至有一次我发现小沈在翻一本漫画书,这可是小李的最爱!与此同时,几次测验小沈成绩有点波动。种种迹象表明“小沈被带坏了”!我又意外又失望又着急:小沈可是班级的希望,可不能任其发展下去,得赶紧拉回来!我当即决定:换位子,把小沈小李拆开!事不宜迟,马上行动。第3节下课有眼保健操,有15分钟时间,正好换位子。我通知了小沈,明显看到了小李失望的神色。有学生过来问问题,我就讲解起来。上课铃响了,我忽然发现桌子没动,“快点,把桌子拖过去。”我对换去跟小李坐的学生说。他站了起来。我又低头讲起了题目。忽然觉得气氛有点异样:拖过去的桌子横在半道,小沈低着头,没一点动静,但看得出
情绪很激动。眼保健操音乐在响,不少双眼睛看着这边。“把桌子搬好,快点!要上课了!”我有点不快,加重了语气。小李朝我看看,朝小沈看看,要去搬桌子,我明显看到小沈伸手拦住了他。“怎么回事?”我感觉到了小沈的抵触和一股火药味,我的火也慢慢升了起来:本来是派他帮助同学,现在反而被别人影响,学习都退步了,我为他着急,为他考虑,他不知道,还敢公然与我较劲!这么不知好歹!今天不制住他,以后工作还怎么做!暴风骤雨已到了嘴边。可是,快上课了,我还能感到个别学生“看你怎么办!”的眼神。稳定了一下情绪,我走过去,一边拉桌子,一边平静但严厉地说:“不要影响同学们上课!小沈,你出来一下!”
在办公室里,小沈拧着脸,横下一条心的样子,与平时判若两人。“知道为什么叫你出来吗?”我决定先把他的气焰压下去,心平气和才可能沟通。“不知道!”“因为你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是不是想叫大家上不成课?”“没,不是的。”“那你想干什么!有什么事可以等下课好好说,影响同学们上课绝对不允许!要受校纪校规的严肃处理的!”小沈也许只是一时意气用事,因为他毕竟一向是个好学生;也许也想出题考我,借此发泄:因为我如果意气用事,在大庭广众与他交锋,很容易扩大事态,影响上课,引发其他同学的反感。所以我先把他置于全班同学的反面,由于个人原因影响上课秩序,怎么说也是不对的。小沈应该明白的。果然,在这点上他无法分辩,承认了自己做得不对。看他慢慢缓和下来,我开始跟他谈换位子的事情,摆事实,说根据:说了我的期望,说了
教育学生办实事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师为学生办实事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