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袁隆平事例心得体会及收获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心得体会(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袁隆平事例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我发现他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也有一段艰辛的历程。袁隆平(1930—2021),享年91岁,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品种好,产量高,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吃饱了饭,曾获得二十多个大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视频中我了解到袁隆平爷爷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袁爷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家里有两个孩子,袁隆平排行第二,但是家长已经没有给孩子起名字的兴趣了,只在名字上写了“袁小孩”。他们家住在武汉,后来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武汉失守了,袁爷爷和家人被迫离开了武汉。后来袁隆平爷爷通过努力成为一名农业大学的教师。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粮食问题:人们吃不饱。袁爷爷认为,这样大的民生问题,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我们国人自己手里。

有一天,他走在稻田地里,发现了一株不一样的禾苗(就是后来的杂交水稻)。

他很好奇,并发现这种水稻不仅结的米粒多,而且还可以食用,遗憾的是几十万株里才有一株,而且只有雌性基因没有雄性基因,不能一代代地繁殖下去。于是,袁爷爷尝试把普通禾苗的雄性基因和这株禾苗的雌性基因配对,形成了最初的杂交水稻。

整个试验过程也是非常曲折的。第一次试验快成功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几乎摧毁了全部的禾苗。幸运的是,一口井里还幸存着6株禾苗,还可以继续试验。第二次试验还是因为暴风雨的原因失败了。但是袁爷爷没有气馁,他想在海南培育杂交水稻。这次实验成功了,但是有70%的杂草。有人说这太可惜了,如果人可以吃草,这种水稻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可是人不吃草呀!但这些困难都没有打倒袁爷爷,他还在继续做杂交水稻的试验。

后来杂交水稻终于培育成功,他把世界人民的粮食问题解决了,让我们吃饱了饭。袁爷爷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曾非常幽默的说自己是“九零”后,还可以继续为国家工作。袁爷爷是一位科学家,但是他更多的出现在田间地头,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掌握第一手资料,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了心坎上。

今年3月,袁爷爷因为摔跤住院治疗,后因多个器官衰竭永远离开了我们。袁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会一直鼓舞、激励着我,我会永远怀念他。

袁爷爷,您一路走好!

描写袁隆平事例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大家好!

有的人的偶像是能歌善舞的明星,有的人的偶像是威风凛凛的军人,有的人的偶像是技艺精湛的医生,而我的偶像是在稻田里挥洒汗水的袁隆平爷爷。

当你在吃饱饭的时候,也许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我却想到让全国人民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所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几亿人的粮食问题。

我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国点科技工作者””中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仅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相当于每年解决了3500万人的粮食问题。

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梦寐以求的荣誉、名利、金钱对于袁隆平来说,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他依然穿着朴素,每天只惦记着实验田的水稻,他依然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去实验田里,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实验田里的阳光。即使再去北京领奖的途中,他也依然惦记着实验田。

_年阳光炽热,土地温暖,90岁高龄的袁隆平依然在实验田埋头苦干,他希望全世界的耕地都可以种上杂交水稻,为当地人解决粮食问题。

这种不懈奉献的精神是有良知的科学家身上所具备的品质,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他们也许没有获得财富,没有获得名利,但是他们的奉献却造福了人类千秋万代,为人类文明开疆拓土。

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没有闲情逸致去看云卷云舒,他们精确的估量生命的意义,没有时间去计较生命的长短,他们在模糊的泥土上捡拾细小的沙粒,使这些美妙的晶粒绽放开来,给了我们方向,使得世界更加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何时才能够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成为大片绿荫,歌颂那些为我们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去回馈他们对我们做出的奉献,去感恩他们的一颗真心。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向伟大的科学家学习,我们的时代一定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描写袁隆平事例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作为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多年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目前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全年亩产达到1530.76公斤……

在揭阳,也有这样一片水稻田,因与袁隆平院士结缘,凭借院士工作站的技术力量,成为创造“水稻神话”的“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时间回到20__年1月5日,市科协牵头揭阳市灿邦农业有限公司(简称“灿邦公司”)与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签订共建“揭阳市乡村振兴灿邦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采取“政府推动,院士参与,企业管理,市场运作”模式建站,开展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同时,袁隆平团队计划在揭阳开辟超级稻试验田,筛选水稻品种,并对当地的产量、土壤、气候、抗性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估。

20__年10月26日,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协调推进乡村振兴院士工作站顺利落户揭阳。

20__年1月26日,广东山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赵伟携旗下子公司——广东灿邦农业有限公司领导班子一行,应邀到海南省拜访了袁隆平院士,双方就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和会谈。在本次会谈中,袁隆平院士表示:“揭阳是个生态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温控条件特别适合水稻生长,希望工作站和揭阳的农民、技术员合作,努力攻关,共同努力实现超级稻在揭阳亩产超过1000公斤,晚稻实现800公斤,两季一亩地能够产1800公斤!”

20__年3月2日,灿邦公司以位于揭东区新亨镇大坪埔乡后的农场为实践基地,与当地农民签订关于灿邦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揭阳实施超级稻“湘两优900”的种植合作协议并交付种子,标志着袁隆平院士在揭阳开发实施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工作的落地。

20__年5月,广东省科协授予灿邦公司“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的牌子。

20__年7月25日,在揭阳“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基地里,金色稻浪一望无际,袁隆平院士提供的超级杂交稻“湘两优900”,品种优质,在科学的种植和管理下长势良好,农户喜获丰收。尽管当时由于雨水原因,早稻收割比计划晚了近一个星期,但产量却没有受影响,湿谷亩产平均达1000公斤。

20__年,市科协推荐灿邦公司向省科协申报建立了“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继续与袁院士团队合作,为社会做贡献。

描写袁隆平事例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没有挨过饿的人不知道袁隆平先生的价值。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几乎看不到因为吃不饱饭而晕倒的人,更别说死于饥饿的人了。吃树皮、吃草根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我们仅仅只是把他当做爷爷、奶奶辈讲的传奇故事罢了。的确,我们是没有挨过饿的一代,我们对袁隆平先生并不感冒,(蔡爽,不喜欢袁隆平,他种的杂交水稻不好吃)那可能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他。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所做出的贡献,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没有他的话,可能没有人能

袁隆平事例心得体会及收获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心得体会(八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