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安全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心得体会(8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怎样培养安全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摘要】兴趣是动机产生的根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提高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的直观性、实验性、趣味性、走出课堂、形象性、实用性和科技成果等几方面举例阐述,促进学习兴趣的产生。
【关键词】初中生物;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的、最活跃的成分,它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心理倾向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并表现出一种好学精神。由于受考试制度的制约,生物课在初中往往成为“副科”,多数学生既不重视,又不感兴趣,严重地制约了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能为高中生物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一课题,突出的摆在每个生物教师面前,笔者近年来,在这一方面做了一点小小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里略谈几点体会。
1.直观教学,调动兴趣
生物教学是比较抽象的,为了提高其直观性,可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实验模型,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花的结构》一节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桃花结构”图,认识了桃花中的雄蕊、雌蕊的结构,再利于“桃花模型”让学生分别将雄蕊的花药、花丝和雌蕊的柱头、花柱、子房等拆下来观察,使学生对花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学生在“看、听、说、做”中轻松学到知识。讲《心脏结构》一节时,则采用图文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不仅让学生指着图说出心脏的结构以及结构的名称,而且还让学生拆装心脏模型,并说出各部分的功能,这样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此外,“膝跳反射”和狗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实验,均可通过演示很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掌握。
2.实验操作,激发兴趣
学习对生物的兴趣,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挂图和模型上,还需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亲自实验的能力,以便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第一册“观察和实验的用具”时,我就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分组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在讲清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的同时,让学生亲自操作怎样取镜、安放,怎样对光、调光,怎样观察、绘图。这堂课学生学得特别认真、仔细,而且学习兴趣高昂,轻松愉快。此外,在“蚕豆发芽实验”中,学生发现伸长区长得最快;在“家鱼解剖实验”中,学生发现了鲫鱼浮沉的秘密。在“二氧化碳检测实验”中学生发现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这些实验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趣味问题,引发兴趣
趣味问题,能为学生留下悬念,给学生留下发挥想象的空间,也能为学生创造兴趣。比如在讲植物的“组织培养”时,提问:植物的“根、茎、叶、花”的任何一部分,经过组织培养均可以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这叫植物的全能性,那么,人体的任何一个细胞是否也能在营养条件下发育成完整的人体呢?那么孙吾空“拔毛成兵”是否也能实现?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此外象“鸭嘴兽”为什么是卵生?“鲸鱼和蝙蝠”为什么是哺乳动物?有机物从何而来?蜜蜂怎样采蜜?杂交水稻为何能增产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激发了学生钻研教材和认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使“生物课”不断产生新意,觉得越学越有学头,越学越有劲。
4.走出课堂,强化兴趣
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不断创设情境,不断创造激发兴趣的条件,才能使学生有持久的兴趣。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我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学习生物。如在学习“被子植物”一节时,要制作植物标本,我就先在课堂上讲清采集植物标本的方法:草本和木本分别怎样采集,注意什么等,然后将学生带出课堂,指导他们按要求分别采集,这样,学生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在采集制作中,学生认真细致,制定的“蒲公英”和“槐树”标本规范,质量高,在“生态与环境”一节中,我将学生带出课堂,认识了什么是“生物因素”,什么是“非生物因素”以及二者的关系;认识了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食物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从大自然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
5.形象教学,培养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有些内容往往要借助形象思维,借助想象,才能使学生弄懂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在教学《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时,为了形象地说明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我就将整个光合作用的产生比作一个工厂生产的过程:即把绿叶比作“工厂”,把绿叶素比作“车间”,把叶经体比作“机器”,把阳光比作是“动力”,把二氧化碳和水比作“原料”,其“产物”是有机物加氧,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了。在教学“血液循环”一节时,我将“肺部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毛细血管”比作是“车箱”,把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作是“货物”;在肺循环过程中,每一个细胞满载“二氧化碳”来到肺泡,把二氧化碳卸下,将氧气装上“火车”开始前进,将大量的氧气通过心脏这“中转站”,运到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将组织细胞需要的氧气卸下,又将其产生的大量废物——二氧化碳装上车,继续前进,再经过心脏这个“中转站”返回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分别完成了肺循环和体循环这两循环过程(这里强调这列“火车”是不能停的,即使到了车站也得缓缓前进)。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并且很快说出两个循环中气体和血液的变化和两个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
6.加强生物实用知识的教学,提高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的教学,如人工呼吸法对病人的施救,眼耳的卫生保健,传染病如sars的预防,积极参加锻炼对促进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等,此外,生物科学在医学、农业、工业和现代军事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器官移植、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水稻杂交、基因工程、生物卫生学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其它领域中的应用是多么的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健康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7.科技成果,发展兴趣
利用生物方面的新成果,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的新知识,介绍生物学的新动态,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向学生介绍克隆羊、克隆牛技术及其意义;介绍试管婴儿的成功及其影响;介绍人造蛋、人造肉技术;介绍我国人体基因工程组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即人体染色体密码的破译的意义。这些科学成果不仅使学生欢欣鼓舞,而且认真到生物学是一门前途无量的科学,更加发展了学生的兴趣。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大胆的探索,勇于改革,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大幅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描写怎样培养安全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本学期有幸拜读了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新书《我的教育心》,该书以自传体的形式介绍了自己从教三十年的经历,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忧虑。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李老师的形象,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他也犯过错误,也曾无意中对学生造成了心灵上的伤害,但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关心、爱护学生,不断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他能把教育中的失误变成教育财富。
全书中贯穿一个主题:反思、乐趣。
我认为李老师最宝贵的教育财富不仅是他的反思力,更是他永远保持的一颗纯净的童心。翻开《我的教育心》一书,习惯性地先浏览了一遍插图,于是发现里面近一半的图片是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玩”在一起:刚参与工作时与学生在郊外,把语文课搬到油菜花地里,和学生一起用身体把“一班”二字写在风雪峨眉山上,和学生在瓦屋山原始森林探险,甚至和学生玩“老鹰捉小鸡”、掰手腕……李老师一张充满童真的笑脸笑得比学生更灿烂。这不是单纯的玩乐,这正是李老师的教育,他说:对学生严格要求,前提是要和学生建立感情和信任,只要孩子和你有了感情,嬉笑怒骂皆成教育。
有时我们老师也会开玩笑地说,和孩子们的斗争又开始了。李老师也有这样的说法,他认为这是一场持续终生的“战争”,敌人当然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在教育上遇到的困难。如果真正爱孩子,就在研究他们。对孩子的爱,能够使一个老师变得聪明起来。因为爱孩子,我们就会想:怎么才能不辜负孩子的爱呢?那就要把他们教好。怎样才能把他们教好呢?那就要动脑筋研究教育。每遇到一个难题,就把它当成课题来研究,长期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工作,就会有起来越丰富的智慧。要乐于和后进生打交道,这是最好的教育科研,在和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教育智慧,同时体验了教育幸福。
由此可见李老师是个有教育智慧的人,他一直保持着乐观的、积极的教育状态,正如李老师所说:每一位老师的一生是一个故事,精彩与否全取决于我们的精神状态。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教育经历,告诉同行: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当作一门职业,那将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感动——为学生累,为家长累,为领导累,为社会累……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那么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愿的!
当我阅读李镇西老师撰写的《我的教育心》,教育的幸福方式,依然是反思,却让我有了具体的思考。李老师在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人一种平和的状态,这样的工作心态,来源于李老师善于撰写反思。
李老师的教学工作,同样有不得不迎接的检查,同样有多样的评比……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教育学生,完成学校的多种任务的过程。我们学习名师魏书生、朱永新、李镇西……如此多的名师,教学特色不同,教学方法不一,若是我们一一模仿,最终仿效不成。教育者所需要的是要领悟名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万变不离其中。教师要保持高昂的状态,不断调整,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展现出精彩的一面即可。
李镇西有写随笔的习惯,看到他的一本本著作,就能够体会日积月累的作用。他的创作,均来自于小事的思考,来自于自己的见解表达。
教师要乐于调整自己的状态,让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充满生机。教师要乐于从著作中反思点精神类的东西。因为这样才足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要能够从紧张的工作中,找出快乐的内容,让学生发现学习的快乐。
李老师书中提及“班主任要有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说这句话,是极为简单的事情。如说所作,则需要有对教育的执着与热情。以往学习教育名家的方法,对于丰富自己的教学有着显著的作用。“永远保持现有的纯净的童心,还要有爱心,善于积累智慧。”积累好词佳句是学生阶段有必要去做的事情。我在读书的时候,习惯于积累我觉得有价值的语言。这些语言看似简单,细细体会,蕴含着哲理。我们隔几日便取来读一读,思考片刻,便觉得又有新的收获。
乐于反思,收获乐趣,是我从李老师的书中又一次寻到教学快乐的方法。李老师的书中还提到“这个幸福……是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快乐……不仅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充分体验到生活的快乐,思考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
是的,乐于反思,收获乐趣;乐于反思,收获教育的幸福。乐于积累,教育生活平和,又流有缓缓的幸福!
描写怎样培养安全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上午好!
今天有幸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感谢总支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都是教育战线上的专家精英骨干,望各位不吝赐教。下面就本人的一些浅薄之见与大家做个交流,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怎样摆脱学科成绩滞后的困境,发言的题目是《心若在,梦就在》。
我校是偏远湖区的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基础比较好的、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大部分都到城区学校就读去了,剩下的名学生基础都比较差,甚至有不少的学生是双差生,有一个叫梅亮的学生考试总是个位数,当时确实感到很惆怅迷茫,要教好这样一个班,谈何容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和与学生座谈,找出了这个班学习成绩不好的症结,就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明确了这一点以后,我树立了信心,定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让这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一个新的台阶,力争在全街占一个好的名次。
我首先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了一次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让他们结对子,形成传、帮、带的局面,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由于我们的学生学习的忧患意识是较为欠缺的,如果没有把握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平衡,那教学效率及质量定会大打折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是重要。对于我们这样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群体,要敢于让学生想、学生说、学生写,同时要懂得适时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更多的同学主动参与,带动其他同学奋勇争先,就会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求知欲望。每个重要的问题都进行精心讲解,课堂知识力求完整又不忘拓展延伸,学生在课本上记笔记列为日常考查内容,不厌其烦的出好练习题及复习试卷,分层布置作业,多检查,多批改,由于学生不多,每一次的作业我都是当面批阅,当面指出学生出错的原因,当堂改正,做到堂堂清,让学生在紧凑中内化活用了知识,保证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对于提高成绩,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勤奋或许是我们唯一的捷径。抓好细节,环环相扣才能铺垫成功的基础。
我们的很多学生特别是双差生,容易自卑,我们要树立平等意识,去真正关心每一位同学,一次嘘寒问暖的问候,一次中肯的表扬,一回诚意十足的道歉都会让你的形象变得更为高大,要做“眼里有学生”的老师,而不是做“眼里只有知识”的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乐于与你交朋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将大为增强,做对学生负责的老师,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成长点滴,我将会在教学中与学生相伴相携,默契前进。
对学生要求要严格,一方面因为我们的学生基础差,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怕吃苦,比如交作业,就是有一部分人不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姑息纵容。有一次,我们班近一半人没交作业,我在课堂上大声训斥着他们的懒惰行为,同学们在座位上如坐针毡,要求他们未交作业的写一份“不交作业自我惩罚决定”,下次若犯坚决执行,结果交作业秩序得
怎样培养安全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