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甘南民俗心得体会范文 甘南民俗心得体会范文图片(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甘南民俗心得体会范文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在东经92。13`~108。42`,北纬32。12`~42。57`之间。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

它象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南北地跨10个纬度,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佔全国总面积的4.72%。辖兰州市、天水市、白银市、金昌市、嘉峪关市、庆阳地区、平凉地区、陇南地区、定西地区、武威地区、张掖地区、酒泉地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等14个地、州、市,86个县、自治县、市区。包含汉、回、藏、东乡、裕固、蒙古、哈萨克、保安、撒拉、满、土、维吾尔等12个主要民族。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历史悠久,民俗活动和名胜古迹不胜枚举,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3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26个。相传三皇之首的伏羲氏便诞生在这裡。远自上古,黄河两岸的农业文明已经萌芽。璀璨的古代文化与现代风采展现在唐诗、宋词、元曲之中;展现在古老的洞窟内、绚烂的壁画上;展现在“花儿”的歌声里、香浪节的笑语中;展现在无边无际的雪山草原深处……行走在甘肃大地上,到处都有民俗风情、动人传说和名胜古迹。

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境内除有举世闻名的麦积山石窟和秦安大地湾古文化遗址外,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在天水的遗风民俗也十分丰富。每年农曆正月十六日的伏羲庙会和农曆五月十三日的伏羲文化节,将天水民俗活动推向高潮。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山乔、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主要民俗景点。三国的古战场街亭、祁山堡、木门道、诸葛军垒、阴平古道、姜维墓祠等遗迹,不仅能使您重温三国历史,而且至今流传的孔明帽房屋、正月十五点灯盏等民俗,使人深感三国遗风的浓郁。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作为黄教三大寺,不但有著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裡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规模宏大的莲花山和松鸣岩花儿会,不但是临夏民俗风情的充分展现,而且在世界民俗风情中,也佔有一席之地。更有那甘南藏区的浪山节、採花节;临夏东乡族、保安族的婚礼、饮食等习俗,使甘南和临夏成为甘肃民俗的黄金地域。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区。这裡除有众多中国革命遗迹外,更有轩辕“黄帝得道于广成子”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而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俗文化主要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定西地区和白银市,虽乾旱少雨,植被较差,但也不乏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陇西是天下李姓的祖地,是海内外李氏寻根问祖之地;岷县是当归主要产地,由此而形成的生活、礼仪、节庆等民俗,在海内外都有一定影响。会宁县的会师楼则标志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粮仓,更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河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遗址、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民勤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裡熠熠生辉。

省会兰州市,不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这裡民俗风情更是多彩多姿,连城鲁土司衙门、黄河古渡和铁桥、五泉山庙会、安宁堡桃花会、皋兰闹元宵与打春牛、水车与皮筏、太平鼓和太平歌以及雕刻葫芦、黄河石、水烟、白兰瓜等,让人流连往返。

很多地方,它不出名,可是当你去了却发现它出奇的美,让你感受那里是那么独特,走近甘肃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只是我们都不曾用心去体会,包括那里的民俗风情,包括那里的人,问题能让我再次回味!

描写甘南民俗心得体会范文

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甘、青、川三省交接处,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合作市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绿草如茵、地阔天空的土地上,被誉为高原明珠。

合作市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藏区唯一设立的县级市,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理座标东经102°54′,北纬39°59′。国道213线和省道306线环城而过。北距甘肃省会兰州250公里,南距四川省会成都860公里。全市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246.7万亩,林地面积56.97万亩,城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

合作市于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8年1月1日正式挂牌运作。全市现辖6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合作市总人口8.1万人,其中藏族人口4.4万人,占54%,辖区平均海拔2936米。气候属高阴湿区,地形复杂、河流众多,生物种类丰富,自然景观雄奇壮丽,风土人情浓郁,有丰富的草原、水利、旅游等资源外,还蕴含着丰富的矿产,夏季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湿润凉爽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内地通藏区进行茶马互市的主要贸易点,是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是古代“丝绸南路”联络西域、西藏、印度、接通中原和西蜀的重要中转站,是内地通向青藏高原的门户,也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纽带。在西部大开发的有力形势下,这里成为发展藏区经济、振兴藏族社会的前沿阵地。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就把这里誉为“藏区进入现代化的跳板”。合作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自古以来就是甘、青、川藏区唐蕃交往的重要门户,是历史上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商贸集散地。

据史料记载,合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唐蕃交往的重要门户,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商贸集散地。夏商周乃至秦汉,合作境域为羌人游牧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合作就是古西羌首领无弋爰剑建立的羌族政权的北塞重镇,而无弋爰剑则因最早将农牧业生产技术自秦地传入青藏高原东部而著称;两晋南北朝时,东北鲜卑人吐谷浑率族人南下与甘南地区羌人杂居并逐渐统一羌人部落,立国号为吐谷浑。西魏北周相继在合作北部设置河州枹罕郡,合作地区北部属其辖,在合作南部设置洮州美相郡,

合作南部地区属其辖。隋代统一全国,废州设郡,逐吐谷浑至青海。唐代,合作地区北属河州,南属洮州。中唐时期,游牧民族吐谷浑在北距合作80公里的枹罕地区建都立国,并开辟打通了历史上著名的西连西域、西藏和印度,南接中原和西蜀的“丝绸南路”。此时内地迁徙罪人至甘南地区屯田守边,在合作市北部合作寺院筑军城一座,后人称“江卡拉城”。合作市区南部和北部至今垦田遗迹多处犹存。宋代吐蕃唃斯啰统一甘青藏族部落,在合作市地区东部红山底修建寺庙,以宗教制约藏人。

明代中期,吐蕃军队军官玉察后裔勒家鲜兄弟率部到达此地,兄居合作,弟住扎油,相继定居藏族部落。自此以后,合作地区藏族部落逐步定居,各据一方,逐渐形成部落联盟。清代,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各地相继建起寺院,逐步形成政教合一制度。

清末民初,合作地区名称“黑措”,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合作属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全藏著名的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所在地)管辖。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时,就选定了四周岗阜罗列,低山环抱,地势平坦宽阔的沉积盆地黑措为州府驻地。1954年,由甘肃省设计公司对城区建设作了初步规划后,于1955年开始全面建设。历时一年后的1956年5月,州人民委员会所属部分机关率先从夏河

拉卜楞迁来此地办公,镇名亦同时改为合作,既取藏语谐音,又象征民族团结、和睦。1956年鉴于合作的地理位置优势,将州府从夏河拉卜楞迁入合作,因其地属夏河县,定建制为“合作镇”,由此合作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自治州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州府合作在甘、青、川安多藏区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突出,州委、州政府以战略和发展的眼光,为了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及时向中央和省上提出撤镇设市的请求。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通知设立合作市,经过筹备,合作市于1

甘南民俗心得体会范文 甘南民俗心得体会范文图片(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