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加减法听课心得体会简短 分数与除法听课体会(9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分数加减法听课心得体会简短一
师: 1/41/2你们能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它的答案呢?
生:能。
师:请同学们听清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你的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生:(尝试计算答案,探究算理)
师:(巡视,指导)
师:许多组想出了很多办法,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据学生汇报:化小数板书;折纸请他生再演示;汇报算式先放一放,最后请学生说说理由)
组1: 1/4=0.25,1/2=0.5,所以0.250.5=0.125=1/8,我们认为答案是1/8。
组2:可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这样一共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8份,取了其中的一份,所以是1/8。
(师:这种方法你听懂了吗?这个8是怎么来的?
组3:按他的想法来说,是折出来的,先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2份,实际上是把这长方形分成了8份。)
组4:(边说边画):我们用的是线段的方法,画一条线段作为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2份取一份,就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了8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师:以1/41/2=11/42=1/8为例,你为什么能用42呢?(课件呈现)
师:像1/41/2,大家想出了很多办法,如果工作1/3小时可以铺设这块地面的几分之几?3/4小时呢?现在你能不能解决了?谁来汇报算式?(课件呈现)。
师:听清要求,我们分工一下,1、2组研究第一个算式,3、4组研究第二个算式,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思考一下。
生:选择探究算理及其结果。
师:巡视,指导。
师:许多组想出了很多办法,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我们先请选择第一个问题的同学汇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汇报。
师:这题你们为什么没有化小数去解决。
生:不能化有限小数。
师:所以化小数去解决是不是对所有的分数乘分数都适用呢?(生:不能)所以化小数去解决分数乘分数有一定的局限性。
师:我们再请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同学汇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从刚才的推算中,我们已经得出了1/41/2=1/8、1/41/3=1/12、1/43/4=3/16,是不是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题目都需要这样推算呢?(生:不是)
师:那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分数乘分数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同桌讨论,汇报:
(板书)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积的分母。
[反思]
1.猜想验证归纳的探究思路是否需要?
在本节课的试教中,我采用了猜想验证归纳的探究思路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我发现学生猜测1/41/2,他们猜测的结果都是1/8。在验证环节学生纯粹停留在如何得出算式结果上,导致学生的思路大大受到限制。而在第二次教学时。我采用了计算汇报方法归纳的思路进行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中更为积极主动,学生在汇报方法时也体现了层次性。学生群体一:单纯从如何得出答案入手,但正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群体二:能初步从自己的探究中知道应该怎样算。
综上所述,猜想验证归纳的探究思路的确在数学教学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对于部分内容的探究还是不适合的。
2.教师该如何从学生的发言中抓准本质?
课堂活跃了,学生发言就大胆了,自然而然课堂上各种不可预设的回答就出现了。作为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节奏、善于引导(归纳)学生发言,这样才不至于让有价值的问题流失,不至于让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变的无人理睬。
如:我在试教中,学生汇报了1/41/2=(14)(12)=18=1/8,我一开始并没有理解这位同学的这样做的理由。我马上问:有谁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吗?为自己尽量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当然,即使我明白这样做的理由,也应让学生多思考、多说说,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参与度。
综上所述,我觉得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抓准本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必须从自身漫长的经历中去体验、感悟才能变得收放自如。
有关分数加减法听课心得体会简短二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内容不仅多并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
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对一个数乘分数的理解上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重要了。
数量关系的理解,要紧紧依托于图像的直观性,这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图形与数量的结 合。变抽象为直观,用直观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表述,再逐步使学生脱离直观上升到抽象语句的规律性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方法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反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用乘法来列式即可。同时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到了积小于被乘数的道理。下一步教学计算时更是要借助图示来帮助理解等于几的道理。用图形表征让学生充分观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这一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引导归纳得到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分子相乘做积的分子,分母相乘做积的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才比较简便。
分数乘法的应用,则要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量与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明确分数乘法的应用就是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拓展和深化。
数学的理解是离不开图形的辅助的。图形和数量是数学学习的一对相互依附的对象。 要学好数学就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用一定的符号、图形来翻译抽象的数学内涵,变深邃为简约,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吧。
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能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教学,注重加强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但也忽略了单位化聚的方法复习以及一些重点评讲。以后应从以下几点来加强日常教学。
1、在教学中多进行题组训练,突破难点,让学生充分感知提炼方法。
2、教学中要注意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弄清以谁为标准, 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3、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4、加强单位化聚方法的复习,如? 时=( )分 吨=( )千克。
有关分数加减法听课心得体会简短三
《认识百分数》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意义,能解决一些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百分数实际上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百分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因此在数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际理解百分数意义,并能正确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和社会的联系。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会用百分数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合作解惑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搜集百分数材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并对学生作适当的国情教育。
1、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关键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如:电脑的演示、练习的设计、学法的指导、讨论的组织,没有教师精心的安排是不行的。
1、教法:以演示法、讨论法、尝试法为主。采用教师引导下,课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演示与学生尝试相结合、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
2、学法。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我很注重学法的指导。
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为主线,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学生借助电脑,通过看、思、说、试,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教学百分数的写法时,采用了自己读与自己写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创造百分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学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使个人实践与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相结合,学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创境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在超市看见了这样的两瓶果汁饮料,如果是你,你会选购哪瓶呢?(出示两瓶果汁)两瓶果汁:一瓶95%橙汁;一瓶60%橙汁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呢?象95%、60%这样的数我们叫它什么?从百分数我们就可以看出哪瓶果汁好喝,百分数厉害不厉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的知识好不好?板书:百分数
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见过百分数呢?同学们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好吗?(以下为估计学生的回答)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80%,绦纶20%。
生:我在酒瓶的商标上找到了酒精度11.5%,还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脂肪≥3.5%。
生:我在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节目中看到:选a的占35%,选b的占65%。
师:呀!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虽然没学过,但都会读出来,我真佩服你们!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生:百分数的用途很广。
生:百分数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它。
师: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你们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百分数是什么样的数?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生:百分
分数加减法听课心得体会简短 分数与除法听课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