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大学生活的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大学生活感受(九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分享大学生活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题记
一、无私的精神
他的家庭比较富裕,在读大学的时候每个星期从家里返回学校都会带上六个苹果,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每人一个,结果是他自已一天吃一个。苹果是他的,当然大家不能抢,但是从此他给大家留下一个印象,就是他极为自私,后来,他的几个同学成立了创业团队,他也想加入其中,可大家一商量,一致认为他不能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在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
这是俞敏洪教授在北大演讲时说的一个故事。的确,乐于分享,是一种心胸宽广无私的表现。因为这种宽广和无私,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很大。
二、桃子的启示
曾经有一个父亲问他的三个儿子说:“如果有两筐容易腐烂的桃子,该怎么样吃才能使容易腐烂的桃子不浪费掉一个呢?”
大儿子说:“先挑熟透的吃,因为那些容易烂掉。”“可等你吃完那些,其余的桃子也要开始腐烂了”,父亲立即反驳到。二儿子思考再三说:“应先吃刚好熟的,先拣好的吃呗!”“如果那样的话,熟透的桃子会很快烂掉。”父亲把目光转移到一直沉默的小儿子身上,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他思考片刻说道:“我把这些桃子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吃,这样就会很快吃完而不会浪费一个桃子。”父亲十分满意,不住的点头。
他就是现今联合国的秘书长潘基文!潘基文曾在不同场合说起桃子的故事。在我们与别人分亨的同时自然也会得到别人的回馈,只有那些被用于分享的桃子才会永久保鲜。
有一位名人说:“两个人交换一种思想就让两个人都有了两种思想,而相互交换一个苹果,却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其实在我有很多的时候给你一个,而在你有很多的时侯自然会回送我一个。尽管数量不变,但我们却都为苹果保鲜了。
甘于分享是豁达,懂得分享是智慧。只有分享自已才可以凝聚他人,学会分享,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
最新分享大学生活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一、加工厂的真实面貌
江湖传言,在考研圈内有一个神秘的加工厂,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工人大多是头发稀疏的“老头老太太”,以七八位核心成员为主,每年的工人会根据具体情况有小范围调整。他们均是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在数学领域颇有见地的专家。日夜操劳,不辞辛苦,工作间偶尔流露出令人诧异的“笑声”。
其实啊,他们正是在为每年12月末的“考研初试日”到来,好好表现一下自己,这不是飘逸的广场舞步,而是每个考研孩子期待已久的考研真题。
不过,真题可不是随意编造的,这些数学专家们的关键任务就是保证命题工作在基本思路、题目设置和难度控制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连贯性,既最大程度地保证命题的科学性,又能够对考研学生进行公平选拔,保证有很好的区分。
二、加工厂如何高效运作?
那么,这么一群“疯狂老年人”是如何做到高效率、高水平的命题呢?实际上,每位专家都会根据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大纲知识点,结合历年的命题形式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考虑出题,这里面就要求大家一定要了解考研数学大纲以及历年的考研真题趋势这样才能猜透这群人会如何命题,那么,命题过程中又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注重对基础的考察是考研数学30余年来未曾改变的主旋律,孩子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基础内容的巩固,为了把好学生区分出来,每年都会有一些题目“偏、怪、冷”,遇到一定要放平心态,不要因慌张而失分。
其次,计算量大导致容易出错也是趋势,求解方法本质上没有改变,但运算量相当于大了两倍,尤其在不定积分的解答以及条件极值问题等等都有着相当大的计算量。
最后,提醒大家,冷门的知识点虽然也会涉及,不过遵循考试大纲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要求,考的肯定是会简单,只要复习到位即可。
前期命题工作完成后,要经过全组其他人员的细致评估,以确定题目雏形。之后,当数学真题成型后要“实战应用”,经过全体专家一遍遍反复打磨,最终确认。并且,经过打磨多遍的真题还要通过外聘专家的审查,再做修改后,由组长签字最后定稿。
你以为命题只出一套么?不是的。聪明绝顶的“老年人”会在准备真题的过程中准备好一套备用方案,一旦泄密立即启用。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工作前,他们每个人还都会签订保密协议。
说到这,孩子们应该对数学真题有一定的了解了吧,但针对这些你知道如何“解决”么?当你把历年真题对比看的话,你是否能总结出高频考点?你是否发现了冷门知识但又极其重要的知识点?你是否看出来出题的规律?你是否能预测到今年的出题方向?你是否能总结出高效的做题方法?
真题,请认真对待;做题,请勤于思考。
三、看完加工厂,你应该这样对待真题
英语真题要从开始备考一直刷到考前,但数学真题因为有一定门槛,在没有系统复习一遍知识点之前去碰数学真题一方面是「找虐」,另一方面也是「浪费真题」。
刷真题之前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先把基础打牢,数学真题里面基础题占绝大多数,据说80%。
数学真题9月份之后就可以安排上了,但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和大家的复习进度有关。只要自己觉得ok了,越早开始数学真题自然会更好(最晚不要超过国庆之后)。和英语真题一样,把真题反复刷,弄懂弄透。
大家也不需要担心啦,暑假结束的一次复习进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考研er还没有开始/刚刚开始数学真题。
> 四、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些数学真题的刷题方法数学真题一共有33年(1987-2019年),03~19年的数学真题和现在一致,所以我们可以将真题分为两类:
(1)87~02年,以四年为一组当作平时的练习题来刷:87~90;91~94;95~98;99~02。
(2)03~19年,以「4 1」的形式进行系统刷题:03~06、07~10、11~14、15~18、19年(可用于最终模拟)。刷的过程尽量一气呵成,不要中途查阅资料,可以掐表。
每刷完一组,停下回顾总结一下,通过这一组的真题,看自己暴露出了哪些知识点的遗漏,把这些知识点返回去补全之后再开始刷下一组。
好啦,今天的参观就到此为止,了解了真题的身世,你还敢忽视它吗?还不赶紧操练起来!
最新分享大学生活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有人说:“快乐是生活的源泉。”我想说:“分享是快乐的源泉。”
在生活中,如果你懂得分享,就能让你减轻压力。学会分享,它能让你减半烦恼。分享,有时很温暖;分享,有时很感动。分享好像一股暖流,无时无刻地涌上心头,让我懂得如何生活。
“我的成功有人喝彩,才是我最大成功。”每当这句话在我耳边回旋,我便不由自主想起我的同学——晓荷。在一次期中考试总分中,一向班里名列前茅的我竟然排列了第二名。我跑去班级公告栏一看,第一名的人居然是晓荷同学。从此,我的心渐感不安,甚至害怕她一直取代我的'位置。从那以后,我在学习活动中,经常暗暗地与她较劲。我的笔记本也像日记本一样,都属于了我的个人隐私。意想不到的是,在期末考试中,我得成绩非但没有超过她,反而变成直线下降了。
天呀!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那么努力都超不过她。难道她有什么成功秘诀?那天放学后,我忐忑不安地挪到她桌前,问道:“晓荷,你考试好厉害呀!有什么秘诀点拨一下我嘛!”“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啊!就是和大家一起研究难题,一起练习英语,一起朗读课文,彼此交流学习经验而已。”晓荷微笑着对我说。但被嫉妒心冲昏头脑的我朝她吼了一声:“不愿意告诉我就算了,少拿这一套哄人。”说完,我一把拽起书包,摔门而出。
通过一次次的测试,一次次的失败,我终于觉醒过来了。我冷静地想了想:难道我学习真是太自私不懂得与她人分享吗?后来,我借来了其他同学的笔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笔记根本就没有什么考试重点,而同学们的笔记满满的都是归纳好的试题和考点。于是,有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走到晓荷同学面前,真诚地对她说说:“对不起,晓荷,是我误会了你,我不应该对你大吼大叫,分享才能取得成功,自私自利只能自取失败。”晓荷拉着我的手,笑着对我说:“没关系的,懂得分享,你就会获得快乐,就会获得友谊,还可以改正自己的缺点呢。只要你懂得分享自己的成功,就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也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
晓荷,真的谢谢你。你让我懂得,学会分享不只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快乐,一种感动,一种成功……
朋友们,学会分享吧!分享会让我们的生命之诗流光溢彩,会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最新分享大学生活的心得体会总结四
2月23日,风和日丽,春天的脚步刚刚踏入一望无际的田野,经过为期五天的室内培训,营销分公司五十多名员工一早就开赴仲宫拓展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拓展训练。此次活动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公司总经理李清波以及营销公司副总李玉宝等全程参加了培训。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郊游或者娱乐活动,而是活泼生动而又非常具有教育和纪念意义的体验式培训。有研究表明:人类对听到的大约可以记住10% ,对看到的大约可以记住25% ,对亲自经历过的大约可以记住80%。一天的训练,使平时耳熟能详的“团队精神”变得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训练带来了心灵的冲击,引发内心的思考。以下我把自己的心得和感受与所有的同仁们进行分享。
第一个拓展项目:空中单杠
在空地上竖立一根8米高的铁杆,要求我们爬上铁杆,站到铁杆顶端的一个大概直径为20厘米圆盘上,然后在空中跃起,抓住前方1.5米远的单杠。
虽然身上挂满了安全保护措施,但在高空跳跃,每个人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恐惧感, 从杆上站到顶端的圆盘是一次极大的考验,从圆盘跃起抓杠更
分享大学生活的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大学生活感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