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讲座心得体会精选 低碳生活的收获和感悟(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低碳生活讲座心得体会精选一
大家好!
20xx年年底的气候大会中“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笔者以为,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如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俭”二字。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 使 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世界被气候问题所困扰,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组成,我们必须各自做出努力在这一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在目前阶段,我们还必须在全面、公正、有区别的原则下处理如下难题: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行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利益的博弈与调整,国家意志与社团利益的对立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由此足见,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目标,但以“低碳生活”理念看来,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所以,选择“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来进行一次资源和利益的再协调和再分配,而且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并准备相应的行动手段来审视我们的消费习惯。
“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未来造福为宗旨。
描写低碳生活讲座心得体会精选二
1、使用节能低碳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2、节能低碳意义大,行动落实靠大家,关灯节水多步行,绿水青天笑脸迎。
3、人类只有好好地对待大自然,大自然才能无限地回报人类。
4、温室效应我不要,低碳生活我拥抱
5、保护环境=保护自己。
6、创建绿色校园,从你我做起。
7、让校园成为绿色殿堂!
8、绿色生死恋,有绿才有生命。
9、保护环境,少说多做。
10、别在绿色消失时,我们才去后悔。
11、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犹如河缺口,能源连着你我他,低碳生活靠大家。
12、绿色是我们的家园。
13、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14、请您足下绕一绕,草儿向您笑一笑。
15、水清自然甜,水浑人人厌。
16、树立节水意识反对浪费水源。
17、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建设文明小康城区。
18、只要给予一些爱,就能给你带来郁郁葱葱的绿荫。
19、保护绿色摇篮,你行,我能!
描写低碳生活讲座心得体会精选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通俗一点说,低碳生活就是环保生活。
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呢?可能有同学要问了。那我就先说说低碳的好处吧!如果我们做到了低碳生活,那么,整个地球将会变得更加美丽;人类的健康也就有了保障,不仅寿命可以延长,而且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但是,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全球气候变暖,冰山消融,海水上涨,气温升高,生态恶化,动植物濒临灭绝……一系列灾难将会接踵而至。那时,或许世界末日就真的要到了!甚至会比电影《20xx》出现的情景更为可怕,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大家肯定都不希望这样子吧?
所以,我在此郑重发出倡议,倡议大家“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怎么做?很容易!当你离开房间时,随手关闭电灯开关,你就做到了低碳;少用一次性物品也是低碳;购物时不用塑料袋,就更是低碳了。低碳生活的方式还有很多,但仅仅做到以上几点,一年下来,你就可以为家里节省了不少开支,还减少了至少几十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样利国利民又利己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全人类子孙后代的幸福,我再一次呼吁: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谢谢大家!
描写低碳生活讲座心得体会精选四
1、我爱花儿开得美,花儿夸我心灵美。
2、让绿色的希望从校园萌芽。
3、建设绿色企业,坚持绿色经营。
4、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倡导文明环保新气象。与绿色相约,与环保同行。
5、绿草茵茵,踏之可惜。
6、心中有情,脚下留情。
7、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8、我是有生命的躯干,你是有德行的贤君。
9、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0、同建绿色校园,共享鸟语花香。
11、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12、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居更佳。
13、少一串脚印,多一份绿意。
14、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
15、为文明喝彩为低碳点赞。
16、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
17、为了你我的健康,请爱护树木。
18、生命如此短暂,请不要将我伤害。
19、轻轻抬起你的小脚,我在你的脚下微笑。
20、环境整洁,大家开心。
21、我在和你一同成长。
22、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23、珍惜资源永续利用,绿化环境净化心灵。
24、花草造福人,人人护花草。
25、草儿有生命,君何忍踏之。
26、草木无情皆愿翠,行人有情多爱惜。
27、自然在身边,保护在心中。爱护大自然,建设美好家园。
28、天更蓝草更绿花更艳。
29、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30、如果没有树木,世界将会暗淡无光。
31、你的行动代表花的未来。
32、让校园变成绿色家园,让祖国变成绿色宝库。
33、小草正睡觉,请你勿打扰。
34、花草树木都是宝,没它我就不行了。
35、热爱我们的母亲,不要让她伤心和失望。
36、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37、生命如歌,让绿色来渲染这美丽的旋律。
38、小草青青,脚下留情。
39、你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动一动手,不留下任何纸屑。
40、让生命在爱中充满活力!
描写低碳生活讲座心得体会精选五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觉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
对家长和学生提出如下倡议:
1.有序接送。为了保证步行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所有车辆请勿进入校门口巷道。电动车、自行车接送的家长一律在道路两边让孩子下车,不允许到校门口停靠下车。接送学生的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等不得在在校门口乱停乱放。家长在接送过程中要自觉做校门口文明安全卫生的践行者和监管者,保持校门口的安全畅通,整洁有序。
2.坚持步行。行走路程在1公里内(或者行走时在15分钟左右的)原则上要求家长步行接送。
3.即停即走。行路时遵守交规,不争道、不抢行,不在人行道上开车,接送车辆尽量做到即停即走。
4.每月少开一天车,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汽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5.亲近大自然,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让我们家园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节能减碳,不仅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发展方式,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树立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环保的良好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摒弃陈腐的用能观念,抵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把低碳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传递给周边的每一个人,共同营造低碳环境,享受低碳生活,争做绿色公民,从我做起!
倡议人:
日期:
描写低碳生活讲座心得体会精选六
61、每人节能一点点,社会幸福一串串。
62、今天你低碳了吗?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
63、污染环境,千夫指,保护环境,万人颂。
64、学校一片绿,学生心中一片春。
65、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66、推展减废运动,做好废气管理。
67、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68、推进绿色办公,促进资源节约。
69、使用节能产品,低碳从我做起。
70、低碳生活始于心,节约资源践于行。
71、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72、绿色奥运应从绿色校园开始。
73、低碳生活一小步,品德时尚一大步。
74、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
75、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共享碧水蓝天。
76、绿色、文明是希望,让我们一起来播种希望吧。
77、倡导低碳生活让地球不再叹息。
78、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79、节能低碳,先行。
80、善待自然也便是人类自珍自重。
低碳生活讲座心得体会精选 低碳生活的收获和感悟(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