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18期心得体会总结 乡村振兴观摩心得体会和感悟(三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乡村振兴18期心得体会总结一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决策部署,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不断巩固成果、追求卓越、示范引领,将xx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品牌。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建设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实现:经济繁荣,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将xx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行村;环境优美,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美化亮化,实现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将xx村建设成为全县乡村振兴建设先行村;人民富裕,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走在全县前列,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将xx村建设成为全县宜居村;力争半年左右使xx村的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镇第一,3年内达到县级前列。
(一)总体目标
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生态建设战略,加快经济转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入推进绿色发展。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生态宜居建设两大目标,狠抓生态建设、产业强村等重点工作,让xx村的群众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社会建设更加和谐。
(二)具体要求
1.产业发展目标:注重各项产业融合发展,将“桃花茆”小米发展成全省知名的品牌,李鼎铭故居发展成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2.村建设目标:建设成为具有显著的风貌特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和谐宜居、生活富裕、美丽文明的特色村。
3.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以改善生活和发展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使xx村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
(一)推进脱贫攻坚
全村共有贫困户x人,其中计划兜底保障x户,产业扶持x户,就业创业x户,易地扶贫搬迁x户,危房改造x户,健康扶持x户,生态扶贫x户,教育扶持x户。现已脱贫x户x人,2018年计划脱贫x户x人,同时摘掉贫困村帽子;到2020年实现整村全部脱贫,同步实现小康水平。
(二)推进生态宜居攻坚
以上级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指导,重点实施组织建设、文明新风培育、移风易俗、文明创建、文化引领五项工程,打造文明建设先行村,全面提升文化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富民产业,扎实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活动,进一步促进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思想观念转变,充分激发移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脱贫信心和致富决心,打造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实现村组织全面加强,道德素养大幅提升,平安建设不断深化,家风村风民风持续好转,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村干部理论学习,并组织村干部走出去,把好的经验带回来。
2.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深入推进本村星级党组织创建。
3.从严党员教育管理。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
4.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围绕杂粮种植,猪、羊养殖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实施文明新风培育工程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群众的头脑之中。
2.强化道德实践养成。积极倡导乡贤文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3.深化诚信建设活动。利用村内微信交流群平台,把诚信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努力提高广大移民群众的诚信素质。
(三)实施民主法治建设工程
1.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在村集摊、广场设立“法律宣传栏”。
2.深化平安xx建设。创新和加强治理手段,注重对影响本村稳定各种问题收集研判,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整治化解。
(四)实施移风易俗工程
1.坚持“三个倡导”。倡导婚事新办,反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倡导厚养薄葬,引导简化丧葬仪式、缩小丧葬规模。倡导满月、乔迁、祝寿、庆生等喜事不办,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
2.建立完善“一约四会”。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等。
(五)实施文明创建工程
1.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着力培育现代文明家庭。
2.开展文明村创建。深入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工程,着力落实上级的创建要求。
(六)实施文化引领工程
1.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修建幸福家园一处,村内图书室购置投影仪等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好文化设施作用,让农村文化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2.加强民间文化队伍建设。配备村文化专干,提高文化专干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3.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深入开展文化、科技、教育等各类活动,让农民群众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
以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系列指示为指导,以“产业强村”为目标,依托“桃花茆”小米,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鼓励移民群众积极参与产业经营发展。做大做强“旅游、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实现产业强村民富,为建设美丽富裕xx村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实现xx村以“旅游、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升级发展,李鼎铭纪念馆正式建成运营,“桃花茆”品牌小米稳步推进。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约5000元。
(一)特色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本村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大力发展杂粮、山地苹果种植。到2020年底,杂粮种植面积5000亩,并建成桃花茆小米加工厂三间,新推500亩山地果树地,建设80亩果园用水井五口,建设50吨果库1座,果园配套架设高压线1000米。特色种植产业可实现长期就业人数为300人左右。
(二)特色养殖产业发展规划
到2020年,完成羊养殖1000只、猪存栏500头,土鸡养殖2万只目标任务,新建养猪基
乡村振兴18期心得体会总结 乡村振兴观摩心得体会和感悟(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