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 地理心得怎么写(7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地名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这之前,在周一的市长办公会上,边市长还就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专门进行了调度,要求本周内务必召开全市的大会。会议的中心任务是深入动员,统一认识,明确责任,迅速推进,务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取得实效。刚才,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普庆同志宣读了《黄骅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就此项工作的任务原则、普查范围、实施步骤、目标要求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和安排,请大家认真学习,吃透方案,对号入座,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第二次地名普查和地名标志清理规范工作强调几点意见,具体是“四个到位”。
第一,要统一思想,做到认识到位 。1981 年,我市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第一次地名普查。时隔三十年,又组织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而且黄骅被列为国家试点县。对此,我们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发展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上级的要求。 国务院将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昌黎县、抚宁县,唐山市丰南区、滦南县、乐亭县以及黄骅、海兴列为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国家试点,省政府及沧州市政府也将我市列入普查重点。作为省里批准的百万人口中心城市,极有可能代表沧州接受省政府的验收,也有可能代表省接受国家的验收。因此,我们一定要提起重视,严格按照方案分工,各负其责,争分夺秒,全力推进,确保在11 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任务,确保顺利通过上级验收。
二发展的需要 。 地名标志是城市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城市对外的形象名片。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地名信息的需求量也将迅速增加。目前,黄骅境内已经有津汕、石黄两条高速, 307 、 205 两条国道、朔黄、黄万两条铁路,在建或筹建的有保港高速、邯黄高速、邯黄铁路、沿海高速, 随着黄骅综合大港的正式开航, 形成了港口、铁路、高速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大聚集、大流通、大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地名普查与标志设置是否全面规范,直接决定了外地客商对黄骅的印象,决定了他们能否能够了解黄骅、记住黄骅、投资黄骅。希望大家站在打造“五个黄骅”的高度,把地名普查与标志设置工作当做一件影响长远的大事来抓,与百万人口滨海中心城市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
三是群众的期盼。 地名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一切出行、交往等活动都离不开地名。特别是当前, 群众交流活动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对传递地名信息的速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两年,我市对城市主要街路进行了设标,一些村也制作了门牌,但是,在某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街路标志不健全、小区设置不规范、农村标牌不完善等。因此,地名普查不仅事关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这一点大家要有充分的认识。
第二,要把握原则,做到标准到位。 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是保密的原则 。地名普查涉及全市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对于搜集上来的地名资料,各单位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都要审阅把关,不能出现失密、泄密的问题。在这也宣布一条纪律,这次普查工作不做任何宣传报道,稳妥、审慎推进。 二是详尽全面的原则 。这次普查全省包括12大类、117 小类地名的基本信息和属性信息,我市涉及 11 大类、 68 个子类。 要求我们把所有应该纳入地名普查范围的,要逐一登记造册,逐一写出地名资料,使形成的资料尽可能详细完整,总的讲就是地名普查资料宁多勿少、宁繁勿简、宁细勿粗,尽量避免出现返工的现象,影响全市的进度。 三是真实客观的原则 。国修史、市修志。我们目前搞地名普查和地名标志的清理规范,就是从地名的角度续写黄骅市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历史,从地名的演变过程反映各个历史时期黄骅的发展变化,记载现在、启迪未来、传承文化,留给后人、留给历史真实的记载,来不得半点虚假与编造。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客观、准确地记述普查信息,不编造、伪造、篡改普查资料,不因为某一部门、某一同志的疏忽大意而铸成历史的谬误,使我们的地名普查资料成为我市永久性、历史性的真实记录。
第三,要明确分工,做到责任到位。 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对照实施方案中的内容,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这项艰巨的社会工程。
政府办 :负责协助市领导小组开展相关工作。
民政部门 :负责对行政区域、烈士纪念地、群众自治组织名称、社团和民非企业名称进行调查登记;负责全市地名普查成果的统计、复核、审查、汇总;负责将地名成果导入国家地名数据库;负责将地名成果拷贝后逐级上报;负责地名普查成果的开发应用。
人武部 :提供向社会公开的军事区名称资料及相关信息,协助做好特殊地区地名普查、标准化处理和地名标志设置工作。
发改部门 :负责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对审批项目中使用各类地名名称的核实确认,做好工业区、开发区、口岸等名称相关资料的收集、汇总和提供等工作。
教育部门 :负责对全市各类学校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包括电大、进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各类民办学校。
民宗部门 :负责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名称资料的收集、汇总和提供等工作。
公安部门 :负责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地名普查相关资料的提供工作,及时做好地名标准化处理后的交通指示牌地名标志设置和名称调整等工作。
财政部门 :负责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所需经费足额到位。
人事、编制部门 :负责做好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名称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提供等工作。
工信部门 :负责提供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名称及相关资料。
国土部门 :负责地名普查的技术支持,及相关信息和地名普查所需各类地图、地理资料。
住建、城管部门 :负责有关测绘数据供给,并提供全市城区街、路、巷信息资料;提供8 层以上建筑物、广场、体育场、风景点以及其他相关地名信息资料;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地名标准化处理后的街路巷门户牌地名标志设置和名称调整等工作,以及其它与地名普查相关事项。
卫生部门 :负责对全市各类医院、防疫单位、卫生院、卫生所、私营医院、私营诊所,以及相关单位地名资料的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统计部门 :负责提供全市基本单位调查的信息资料,配合地名办公室做好资料的统计汇总工作。
交通部门 :负责交通运输设施地名资料的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包括:黄骅市辖区内的铁路、公路、汽车站、公交车站点、渡口、停车场、桥梁、检查站、收费站、服务区、以及其他相关设施。
水利、电力部门 :负责水利、电力设施和陆地水系以及其他相关设施地名资料的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包括:池塘、水库、泻洪区、水渠、堤堰、发电站、变电所、河流、湖泊、河岛、井、泉以及其他相关设施的地名资料。
农业、林业、畜牧、水产部门 :负责全市农场、林场、养殖场名称的调查登记及其他相关设施地名资料的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商务、盐务部门 :负责提供国营企业、工业区、开发区、贸易区、盐场名称资料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提供等工作。
油区办 :提供辖区内油区单位名称资料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提供等工作。
银监部门 :负责全市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名称资料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提供等工作。
工商部门 :负责提供国营企业单位、大型民营企业单位名称及相关资料。
质监部门 :负责对基本单位名称、编码的审核,为地名普查提供相关资料。
文广部门 :负责提供文物、古迹、遗址、纪念地、旅游风景区、文化部门、文化团体、有一定规模的私营文化场所、体育场(馆)名称及其相关设施地名资料的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协助做好提供各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等文化属性信息的采集与资料提供工作。
档案、市志部门 :负责提供与地名相关的历史档案及历史资料,指导地名普查成果的收集、组卷、归档、修志工作。
气象部门 :负责行政区域等相关气候资料的收集、汇总和提供等工作。
邮政、联通、移动、电信部门 :负责邮政编码等资料的提供、通讯及相关设施等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开发区管委会 :负责对所属区域的单位、居民点、街路巷、企业以及相关设施等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各乡镇、街道办 :1. 落实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成立相应地名普查工作机构,组建普查员队伍,落实完成市地名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2. 按照技术规范,做好辖区内的各类地名(含工业区、开发区、口岸等非行政区域名称)的调查和地名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3. 做好辖区内地名标志设置和重要地理实体地名标志设置工作。
驻黄单位及其它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地名普查办公室开展工作。
第四,要强化组织,做到保障到位。 地名普查工作是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工作落实提供坚强的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 。市里成立了地名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要求从10 个重点部门抽调专人从事这项工作。会前通知已经下发到相关单位,2 天内要确保人员到位。各乡镇、各单位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机构,必须由一名主管副职负责,安排有较强责任心、有一定文字水准、熟悉本地情况的同志专职从事具体工作,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调换人员,以免在工作衔接上出现疏漏。各单位机构人员名单、联络员名单也要在2 日内上报市地名办公室。
二是经费保障 。刚才讲了,财政局要负责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经费保障,合理调度资金,确保所需经费足额到位。同时,各乡镇、各单位要在配备必要的人员、车辆、办公用品的同时,在有限的资金中列支一部分专项经费,保障地名普查工作正常运转。
三是业务保障 。地名普查政策性、业务性强,技术手段先进。市地名办要组织好对地名普查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和操作水平的培训,把质量控制和科学规范作为地名普查的第一要务,尽可能详尽地把地名普查中的技术问题讲清楚,增强各乡镇、各单位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走弯路,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普查工作。
四是督查保障 。按照《方案》中的四个阶段任务,市地名办公室要经常深入到各乡镇、各单位督促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修正。地名信息资料形成后要逐级把关上报,同时还要做好地名标志的清理规范。今天是5 月19 日,方案要求到7 月19 日要全面完成地名资料的审核上报工作,留给各部门、各单位的有效时间仅2 个月,要求大家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有限的时间把地名普查工作做好。
同志们,地名工作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地名普查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群众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有
地名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 地理心得怎么写(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