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跨境电商的心得体会范文 跨境电商的心得与思考(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认识跨境电商的心得体会范文一
师:老师这有一袋重 25 千克的大米,你想搬一搬,感受一下有多重吗?
生 ( 齐 ) :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学生活动略)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 1 :我觉得很重,搬不起来。
生 2 :我勉强能搬起来。
师:一袋大米重 25 千克, 4 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
生 3 :重 100 千克。
师: 40 袋呢?
生 4 :重 1000 千克, 1000 千克就是 1 吨。
师:对,我们就说 1 吨 =1000 千克,如果把 1000 千克的大米装成 1 大包,你想象一下,让你去搬,你觉得怎样?
生 5 :肯定搬不动。
生 6 :我想我能搬得动。
师:搬 25 千克的大米,你觉得怎样?
生 6 :我能搬得动。
师: 1000 千克里面有几袋 25 千克的大米?
生 6 : 40 袋。
师:如果把 40 袋的大米装成 1 大包,让你去搬,你能搬得动吗?
生 6 :我想我还是能。
师:如果有机会,请你试一试好吗?谁来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 7 : 28 千克。
生 8 : 32 千克。
师:请同桌互相背一背,感受 1 个同学有多重?(学生活动略)
师:你能把你的感受说一说吗?
生 9 :我的同桌不重,我背起来了。
生 10 :我的同桌非常重,我背不动。
(师有意让生 10 说,因为他同桌是班上最重的)
师:请生 6 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 6 :我同桌很轻,我轻松背起来了。
师:这位(班上最重的)也是你的同学,请你也来背背他。
(生 6 背时显然很吃力,背上的同学差点摔下来,听课的老师忍不住笑起来了)。
师:请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 6 :太重了,我差点摔倒。
师:你(胖小子)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 11 : 50 千克。
师:多少个这样身材的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 1 吨?
生齐: 20 个
师:请问生 6 , 20 个这样的身材的同学合起来,让你去背,你认为怎样?
生 6 :肯定把我压扁。
师:你认为 1 吨的东西对你来说怎样?
生 6 :非常重,老师,我改变主意了: 1 吨的大米我想我也搬不起。(这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 30 千克。 ( 预先调查 ) 请你算一算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 1 吨?
生 3 :大约 33 个。
师: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生齐: 26 人。
师: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 1 吨了吗?
生齐:不够。
师:你觉得 1 吨怎样?
生齐:对我们来说太重了。
引导学生建立 1 吨重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我首先让生搬一搬大米,亲自感受 1 袋 25 千克的大米的重量,再通过想象感受 40 袋大米的重量,进而主动感悟出 1 吨有多重;接着让生开展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生根据平均体重估估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 1 吨,问: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 1 吨了吗?让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 1 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在上述“吨的认识”教学片断中,当学生主动感悟出 1 吨有多重时,我让生展开想象:如果让你搬 1 吨的大米,你觉得怎样?在我备课和多次试教中,学生均回答“不可能搬得动”。没想到这节课竟有一个男孩说:“我想我能”,面对这件预先没有料到的“意外事件”我当时有点紧张,我想如果能很好的处理它,很可能成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也许这男孩只是预先没听明白老师的问题吧,于是我重新引导一次,没想到还是失败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我想我还是能”。好“固执已见”的一个男孩!为了圆场,我说了一句:“如果有机会,请你试一试”,然后回到了预设的下一个环节:让生互相背一背。我一边机械般地教学,一边为自己的话“如果有机会,请你试试。”而后悔,怎样引导才能改变这男孩的想法呢?我边教边想,还是让他在体验中感悟,自己说服自己吧!
刚才错过了搬大米这个教育资源,现在得好好抓住背一背这个教育资源了。于是,我有意让一个学生说说他背的感受(他同桌是班上最重的)然后顺水推舟让那个“固执已见”的学生来背班上最重的同学并说感受,进一步引导,如果 20 个这样身材的同学大约重 1 吨,让你去背,你觉得怎样?这男孩的回答是:“肯定把我压扁”。并难为情地说:“老师,我改变想法了, 1 吨的大米我想我还是搬不动,太重了”。在老师精心设计,循循善诱下,这男孩在体验中被说服了。此时,听课的老师给予热烈的掌声和满意的笑声,但我明白,我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还是不够的,还有待于不断磨砺、发展。
经过反思,如果再让我上第二次,我想我在第一次引导失败时,我选择的不是回避而是积极面对,尊重学生的想法,然后及时引导,让他再一次体验。一袋 25 千克的大米你搬起来了,你真能干! 2 袋这样的大米就是 50 千克,(把两袋叠起来)你能搬吗?请上来试试并帮老师把大米从这搬到讲台。我想即使是力气再大也无法能按要求去完成,从而进一步引导他,如果是 40 袋就是 1 吨,让你去搬,你能搬得动吗?我想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搬不动。”从而进入下一环节“背一背”。我想我如果这样处理将会更满意、更完美。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对于那些在设计好的教案外和常规课堂内突然出现的有效教育资源,尤其需要我们积极对待,及时抓取,细心呵护,用心挖掘,这样,我们的课堂会更加多姿多彩。
对于认识跨境电商的心得体会范文二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内容虽然简单,学生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很难理解“角”这一抽象的概念。针对这一学情,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引出角、认识角、比较角、画角。经过一堂课的教学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在教学导入的环节,我先让学生大胆猜一猜卡片后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一方面,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挖掘学生关于角的原有的认知经验。学生会从已经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上都有一些尖尖的角出发,正确猜测。接着,让学生大致地向老师比划角的形状,这样的教学处理我觉得是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紧接着,观察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画面中的角。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我设计了找角,折角,画角,做角等活动,让学生活泼愉快、兴致高昂地参加到教师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概念,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生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
比较角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组织学生用活动角开
认识跨境电商的心得体会范文 跨境电商的心得与思考(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