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安全协议书 安全用电协议书范本简单(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电费安全协议书(推荐)一
20xx年度,我校有教职工10人,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00人。每个学生每年304元的标准对我校划拨义教公用经费,20xx年我校义教公用经费预算收入30400.00元,总支出29575.00元。学校从来没有向学生收取任何一分费用。
我校100名学生全部免除杂费和教科书费。
学校的财务人员严格按学校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规定,认真对学校的经费进行预算编制,各项开支严格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进行,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对口开支,并报大湾中心学校会计处审核。
1、日常公用支出25400.00元:其中办公费5000.00元、印刷费20xx.00元、水电费2500.00元、取暖费8000.00元、交通费1000.00元、会议费1000.00元、培训费1520.00元、劳务费20xx.00元、维修费1480.00元、其他900.00元。
2、专项公用支出5000.00元:其中专用设备购置费5000.00元。
1、学校成立了公用经费使用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
(1)领导小组:组长:黄寿山副组长:陆会英成员:汉武元岳玉梅
(2)监督小组:组长:黄寿山副组长:陆会英成员:各班主任及学校其他教师在义教经费的管理使用过程中,学校严格按照规定做到收有凭付有据,,所有义教经费的管理使用实行校内公开,凡属上千元的开支均在教师会议上通过,每学期结束后将本期的收支情况向教师公布,接受教师的监督和学校的核查。
20xx年度,在学校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支持下,我校的义教经费管理基本达到上级的的要求。做到规范管理,合理有效的使用有限的义务教育经费,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校容校貌明显改变,学校的教学设备有所增加,从而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加强学习和宣传,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认真加以巩固,加强对学校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加强领导,认真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制,树立教育新形象,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实事。一如既往,继续规范管理使用好义教公用经费,使学校的义教公用经费用出成效。
义教经费有效的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但是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太差,需要投入的地方太多,而下拨的经费较少。同时,义经费划拨的时间总是很慢,有的时候学校一分经费也没有,常常出现欠着账干工作的现象,这有碍于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义教经费的划拨最好以月划拨,同时希望对村级学校应多一些关注,多一些投入,使教育得以均衡发展。草场街小学关于20xx年落实教育经费情况自查报告草场街小学为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本着从学校的发展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合理使用义务教育经费,认真做到勤俭办学,努力改善校容校貌,不断更新、添置设施设备,维护破旧受损的设施设备。对经费实行公开、合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
1、学校基本情况草场街小学20xx年有教师117人,在校生年平均3098人,公用经费生均51元,局拨公用经费157998元;免杂费资金没生每年350元,局拨免杂费资金1084300元,共收局拨资金1242298元。
2、资金及时到位每学期开学初,教育局就把经费按标准、人数如数拨给学校,免杂费资金是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初如数拨到学校,为学校开学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3、经费管理使用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严格按照财务管理体制,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上级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学校的一切资金,由学校财务人员按有关规定统领统支;认真履行报账制度,力求资金的规范使用,无挪用、挤占、截留等现象的发生。所有资金全部用于正常的水电暖开支和日常维修,用于改善办学。严格财经审批手续,所有报销发票,做到手续完备,每张发票注明用途,有经手人签字,必经过校长签字。认真落实了财务公开制度。通过校务公开栏、校代会等形式,将学校收支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师生和学生家长的监督。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加强学习和宣传,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认真加以巩固,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思想教育,加强领导,认真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制,树立教育新形象,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实事,使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用出成效。
关于电费安全协议书(推荐)二
为保证我校教育、教学与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有计划、合理地使用义教经费,认真做到勤俭办学,根据各级关于《规范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
电费安全协议书 安全用电协议书范本简单(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