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户培训心得体会范本 养殖培训心得怎么写(7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畜牧养殖户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一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按照省局和枣庄市局工作部署,围绕实现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总体目标,突出特色高效畜牧业发展重点,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强化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全市畜牧业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年度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场103处,预计出栏畜禽390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8万吨;农业部两次来滕调研畜牧业工作,对我市采取的工作措施给予了高度肯定。
一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加强项目争跑力度,争取惠农扶持资金和项目资金1500万元,实施了高效特色畜牧业示范县、生猪生产大县、秸秆养畜示范、标准化猪场改扩建、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等惠农项目,标准化改造养殖场建设21处,良种优化能繁母猪2。5万头,保险能繁母猪1。97万头,无害化补助生猪1。8万头;创建枣庄市和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4处;大力发展食草节粮型畜牧业,新建肉牛、肉羊养殖场30个,青贮利用作物秸秆15万吨。强抓畜牧污染治理,完成畜牧污染治理项目6个;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等畜牧科技,促进了畜牧业转型升级。
二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强化防疫体系和防控能力建设,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扎实开展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制免疫畜禽2200余万头只,完成疫情监测样品7400余份。修订完善了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管理,全市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有效预防。统筹做好人畜共患病等综合防控,开展布病动物检测2700头只,无害化处理阳性动物55只;开展狂犬病免疫16万头只;普查小反刍兽疫羊只12万只,免疫接种41万只,建立了良好的动物保护屏障。
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力。落实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措施,顺利完成了牲畜定点屠宰监察大队整建制划转任务,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分类管理,组织专项检查活动8次,限期整改问题74条,关停屠宰企业1处。加强外来生猪肉品经营监管,实施备案准入和复检管理,集中复检、集中交易、集中分销,目前已备案经营商4家,每日监管换证肉品量达15吨。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格畜禽养殖监管和动物检疫规程,推进检疫电子出证业务,开展产地检疫畜禽1350万头只,屠宰检疫畜禽1400万头只,抽检“瘦肉精”样品4500份,监督企业自检样品22万份。加大畜牧业投入品管理,全市兽药gsp认证企业达到65家。强化监督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危害畜产品质量安全各类违法行为,查处违法案件3起,有力震慑了畜产品违法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肉食消费安全。
四是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畜牧生产形势调研和养殖技术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做到热情服务、规范执法,营造了良好的畜牧业发展环境。在滕州市纪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百名科长”评议,我局动监所在执法管理类别中被评为第6名,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
我们将认真按照全市畜牧兽医工作部署,围绕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主线,以标准化示范创建、生态健康养殖为抓手,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创新发展服务、防疫保护、安全监管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力争新建、改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00处,创建枣庄市级以上示范场10处,全市出栏畜禽4200万头只,肉蛋奶产量19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7亿元;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工作中重点加强提升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加强提升标准化示范场创建能力。按照分类指导、典型带动、特色发展、稳步推进的原则,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对新建养殖场、符合创建条件养殖场和已创建养殖场实施科学的规划管理,重点扶持山东奥华、运成农牧公司等养殖建设项目,培育生态循环和农牧结合发展典型,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二是加强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以夯实防疫质量基础为重点,强化防疫人员管理、疫情检测和防疫冷链设施、监管档案建设,继续加大防疫队伍培训,增加疫病监测数量、比例和频次,充实基层兽医站防疫设施建设,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平,统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三是加强提升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探索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监督执法体系建设,试点开展全省“动监移动”信息化体系建设,优化检测设施条件,推行“瘦肉精”、投入品常态化抽检。积极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探索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模式和机制,强化畜禽屠宰管理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有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加强提升生态畜牧业建设能力。加大养殖场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沼气综合利用、有机肥加工技术,适宜推广立体养殖、林下养殖等农牧循环养殖模式,优化饲养环境。
五是加强提升畜牧产业化发展能力。继续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扶持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促进产品开发,增强市场竞争力。规范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建立合作社资金互助机制,积极推进“龙头 基地 农户 标准化 市场”五位一体的经营模式,鼓励企农、企超合作,扩展产品销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扩展商品畜禽保险覆盖,提升畜牧业市场活力。
六是加强提升畜牧兽医服务执法能力。强化队伍法制建设和业务技术培训,规范行政执法,简化办事程序,努力做好服务群众和行业执法工作,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促进全市畜牧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最新畜牧养殖户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二
一、 牲畜w病防治工作
认真落实了“五强制两强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狠抓了两次强制免疫大会战工作。根据省防五指挥部的安排和部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牲畜口蹄疫强制免疫大会战。集中对猪、牛、羊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接种,全区出动 130人,其中兽医65人,防疫员 65 人,对猪、牛、羊进行免疫接种,共免疫牛 14343 头,羊 43351只,猪 34578 头。除仔、弱、孕、病畜外免疫率达100%。 为了搞好强制免疫工作,在4月18日地区召开了由县、区畜牧局主管副局长(兽医站长)参加的县、区防五会议。会上按省xx年牲畜口蹄疫强制免疫大会战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了我区强制免疫工作。地防指强调了强制免疫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一定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扎实实搞好。要落实好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和指标,逐级分片包干确保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要加强领导、确保强制免疫工作的顺利实施,并要求各县、区必须做到:
1、充分认识强制免疫工作的重要性,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本次工作。
2、明确责任,确保疫苗接种质量,免疫密度达100%,做到“乡不漏一村,村不漏一户,户不漏一畜”。
3、认真准备做好疫苗接收发放工作。疫苗的运输、保管、使用一定要在冷链中循环。
4、按省要求实行免疫标识制度,对免疫接种的牲畜实行一畜一证一标识并登记造册。
5、加强监督检查,派人到基层指导实施强制免疫,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地区防五办和各县区防五办签订了责任状,责任状明确了强制免疫工作的各项任务和责任。 全区各地成立了会战领导小组,制定了会战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部署、一级对一级负责完成这项工作。塔河、漠河、呼玛、加区等地,召开了强制免疫紧急动员大会,并对强制免疫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为确保免疫质量各县、区畜牧总站对乡镇兽医进行了认真的培训,要求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注射,确保免疫接种工作安全有效。 在整个免疫注射工作中,各县区都强调了必须严格执行牲畜口蹄疫免疫证制度,做到一畜一证一标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冷链运输、保管、使用疫苗,确保免疫接种的安全,并认真向畜主交待注意事项,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由于 各地坚决贯彻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通过强制免疫,保护易感动物群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加大了疫情监测力度,保证了免疫效果,目前我区没有牲畜w病的发生。
二、 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1、加大力度,抓好基础免疫工作。我区的动物防疫工作,首先抓队伍的建设,巩固和进一步完善了*防疫网。为加强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呼玛县、塔河县已将乡镇兽医站三权上收,加区在白桦、加北两乡各村均配备了专职防疫人员。防疫工作中,加大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养殖户进一步地认识到防疫的重要性;加强了防疫工作的领导,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成立了领导机构,使动物防疫工作能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学习班,狠抓了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掌握了防疫灭病的最新技术,使畜禽防疫工作达到了规范化、科学化。全区共培训防疫人员138人次。
春季防疫工作,是全年动物防疫的重中之重,全区都将此项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为了保证工作的按时开展,地区站和各县、区、局兽医站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购入防疫用的疫苗、器械、药品等,并及时下发到各县、区、局、乡镇、林场和村屯,抢前抓早地安排好春秋防疫工作,保障了春防疫的时间和质量。,以确保免疫效果。疫苗管理上按农业部2号令的要求,由各级兽医卫生防疫站统一采购、统一供苗。结合兽药药政检查,对全区兽药经营企业(个体)进行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共检查兽药经营企业(个体)22个次。
主要疫病常规免疫情况为:猪瘟免疫67337头,免疫率97%;猪丹毒免疫67337头,免疫率为97.5%;口服肺疫苗65016头,服苗率94%;接种鸡新城疫i系疫苗536239只,免疫率97%;雏鸡l系免疫接种221368羽份,免疫率99%;鸡马立克氏病接种157000只。
2、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寄生虫的防治,以牛羊肝片吸虫病、畜禽线虫、蝇蛆、螨虫为重点进行药物驱虫。在4—5月集中对畜禽进行了驱虫,牛、羊、猪的驱虫率达85%以上,马、禽类的驱虫率达60%以上。
3、动物防疫监督和动物检疫工作。按《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各地都进一步加强了动物防疫监督和动物检疫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必须要运用法制、经济和行政手段,坚持监督与管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行为监督与技术监督三并重的原则,使之达到规范化、法制化,各地为了提高监督、检疫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采取不同形式组织监检人员学习《动物防疫法》、《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及其它配套法规。通过学习提高了监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立和健全了地县两级动物防疫监督和动物检疫机构,配置了一定的办案工具,理顺了防、检、监的工作秩序,按省站要求,为各县区购入了所需的证、章、标识,共购入产品检疫证明900本,产地检疫证明50本,其他证明16本,塑标7万枚,并按时发放到各县区,使全区的动物防疫防疫监督检疫工作达到了规范化、法制化。
动物检疫工作,全地区县、区、林业局所在地和大的乡镇均已实现了猪的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在屠宰检疫中各级动检站一直严格把关,认真实施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保证上市肉类质量。对动检人员实行定岗位、定任务、定职 责、定奖惩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奖惩到位,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全体检疫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全区共活体检疫马属动物242匹,牛374头,羊647只,猪8532头,禽21848只,检出病牛2头,病羊3只,病猪19头,病禽100只。检验牛羊肉2138头(只),猪肉33370头,禽类64008只,检出病牛羊肉3头,病猪肉37头,病禽39只,对检出的病害肉均按gb16548-1996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检疫消毒车辆8辆,毛蹄骨角 60000公斤,皮张930张。
目前全区畜禽屠宰经营秩序良好,抗拒管理、出售病害肉,私屠滥宰等违法现象很少发生。通过全体监督,检疫人员的共同努力工作,阻止了病害肉进入流通领域,保护了消费者的健康,使全区人民真正吃上了“放心肉”。
通过防检治驱虫等综合性措施,控制了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猪瘟、鸡新城疫及国家重点控制的疫病基本得到了控制。
以上是我在xx年所作的主要工作,按高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搞好班子团结,决不辜负组织重托,为我区的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为大兴安岭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新畜牧养殖户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三
沅陵县地处湖南西部,武陵山与雪峰山两大山脉山麓,沅水中下游,是全省幅员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65万人,土地总面积5825.2平方公里,海拔45米—135米,县内辖23个乡镇,共有贫困村205个。全县草地面积达27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60万亩,这为我县牛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据统计,20xx年全县牛发展数14.5万头,出栏1.65万头,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57%和13.8%。从增长数据来看,这是近几年增长幅度较大的一年,特别是出栏率,增幅接近十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县肉牛饲养量的增长较快,由过去较单纯的役用牛饲养悄然向役、肉兼用方向发展。这与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有关。而牛肉以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在养猪、养禽业均不景气之际,养牛业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价格节节攀升,现市场牛肉价格达36元/公斤左右,优质牛肉达到40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增长28.6%,市场行情看好。规模养殖户也较前几年增加不少,据统计,全县现有存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27户,较去年增加8户,存栏50头以上的有3户,较去年增加2户。全县种草养畜面积达8000亩左右,其中有近4千多亩用于养牛,养牛数量达3200头左右。
我县牛肉加工企业起步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县的麻辣牛肉系列产品在全省甚至在广东等地就有相当大的市场。目前,全县共有牛肉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鲜肉能力在700吨以上,年产值达2200千万元人民币,年利税200万元以上。
此外,为了搞活市场流通,沅陵县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鼓励私人投资筹建了沅陵镇牛交易市场,并给其系列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流通载体作用,相继带动了我县筲箕湾.七甲坪等乡镇牲畜交易市场的建成,构成了我县十分活跃的牲畜交易网络。全县现已发展了近200人的牲畜贩运队伍和经纪人队伍,吸引了来自沅陵以及湘西地区的大部分货流,年上市交易肉牛达1.7万头,除少量供应本地板消费外,80%销往常德、桃源、
畜牧养殖户培训心得体会范本 养殖培训心得怎么写(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