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题目精选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题目精选版(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题目精选一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具体说来,教师的礼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日常工作中,我对自身的着装及修饰等方面还是比较注重的。首先是发型,我几乎从不披散着,一贯梳成马尾辫,简洁而利落。其次是衣着,我总会保持得又干净又整齐,衣服上没有较为明显的污渍,隔两三天便会及时更换清洗;另外,服装的式样也能做到朴素大方,协调得体。
二、举止。它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它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在我看来,教师注重了自己的着装,但在坐立行方面却做出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看的。
三、语言。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四、礼仪。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主题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题目精选二
团体或小组教学
行为辨析法、演示示范法、童谣游戏法
1、 知道头发要勤洗、常梳理。
2、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男童发、女童发、要得体、勤梳洗、及时理、既漂亮、又神气
小梳子、小镜子、图片
:早晨起床后,晓晓主动让妈妈给她梳头发。
甜甜的妈妈给她梳头发时,她大哭大闹,不肯梳头。
(一) 导入活动
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出活动主题。
(二) 关键步骤:
1、 看看他们谁做得对呢?
(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早晨起床后,晓晓主动让妈妈给她梳头发),然后对幼儿提问:“晓晓在做什么事情?她做得对不对?”
(2) 老师再出示一张图片(甜甜的妈妈给她梳头发时,她大器大闹),然后对幼儿提问:“晓晓为什么哭?她做得对吗?”
(3) 与幼儿共同讨论:我们应该向谁学习?为什么?
2、 学说儿歌:《洗头发》
洗头发
温热水 哗啦啦 我洗头 不害怕
香波搓 清水冲 干干净 人人夸
教师一边引导幼儿学说儿歌,一边用小梳子正确梳理自己的头发,给幼儿做示范
1、 在教室门口适宜的位置上挂一面大镜子,以便幼儿每天来园后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
2、 在教室中创设梳妆角,设“梳妆台”——在小桌子上铺上漂亮的桌布,桌子上放一面镜子,梳妆盒(盒中盛有梳子、皮筋、面霜、擦手油等物品),供幼儿起床后装扮使用。
家园互动:
1、 家长每天清晨应主动给孩子梳理头发,让孩子知道梳理头发的必要性;
2、 定期为幼儿洗头发、剪头发,让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注意事项:头发要勤洗,勤剪,勤梳理。
主题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题目精选三
今天就来简单盘点一下教师必备的几大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1)爱国守法: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守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素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进要“专”,而且要“博”。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基于教师个人的经验积累。
3、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巧妙结合。
(2)组织管理能力:要有确定合理目标和计划的能力;要有引导学生的能力。
(3)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要善于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材,以加强教学工作的预见性、有序性;善于组织课堂教学,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善于组织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是各方面相互配合,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学生活动的促进、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评价学习行为、教学后省思等。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表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能力;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调整自己的预定计划以适应变化的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团结协作等内容。
(2)愉悦的情感: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强大精神力量。
(3)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知方面表现为互相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情感方面表现为彼此融洽的各种状态,如喜爱或不喜爱、好感或厌恶、妒忌或同情,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行为方面表现在各种共同活动中是否协调一致,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结果。
(4)健康的人格:是在培养人、教育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成熟的、积极的心里素质。
除了上文提到的职业素养外,教师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要求,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大家积极讨论,看看在自己心中教师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要求。
主题教师礼仪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题目精选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题目精选版(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