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共同体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育共同体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六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教育共同体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324 198 5968-3999 396 498 2、324 200 5968-4000 400 50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 “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描写教育共同体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中学习的榜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做父母的我们应当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会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成为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
我家孩子今年11岁,是新星双语学校六年级一名成绩优异、品学兼优、性格开朗的小女生。从早慧班开始,我们一直就读于这所学校,我觉得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发展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我对于孩子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关爱。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的人,在集体生活中会有集体荣誉感。在生活中,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一向非常和谐,即便是偶尔闹些小矛盾,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立即化解。而且家人也都非常默契地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我家孩子的眼中,不存在家庭矛盾这样的问题。
第二,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时冷处理。孩子做对了,我们要及时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地纠正。奖励和惩罚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现在的教育提倡多称赞孩子,但在称赞孩子方面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达到目的一味盲目地夸奖称赞。当然批评要有度,如果批评过度,甚至诋毁打骂孩子,慢慢孩子就会变得叛逆。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还是坚持讲道理说服教育,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旧账。当孩子任性发脾气时,要冷静处理,让孩子自己去闹,做个旁观者,等孩子把不良情绪发泄过后,冷静下来的时候和她交流,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效果也会好一些。
第三,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孩子,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接触最多、相处时间最长的是父母,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无论是做事做人,还是言谈举止都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我比较重视个人修养:尊老爱幼,同情弱者,说话讲究分寸,在潜移默化中,姬楚源也成了这样一个孩子,平时遇到有困难的同学,她总是热情帮助;遇到有困难的家庭,她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去年阴阳赵老家邻居一家四口急性肉毒素中毒,住进北京301医院,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直催我们全家快点捐钱,而且又把自己所赞零花钱全部拿出来捐赠,在她的带动下,我们全家共向邻居捐献2700元钱。
第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姬楚源从小胆子比较小,缺乏自信心,上课很少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后来我与老师进行了沟通,在我的引导鼓励和老师的点名提携下,孩子慢慢开始主动回答问题了。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她兴奋地给我讲她今天上课举手回答了一个少有同学知道答案的提问,老师
教育共同体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育共同体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