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课直播心得体会和感想 天宫课堂直播心得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天宫二课直播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星期四的下午,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一眼望不到边。在那广阔蓝天外的宇宙,是怎样的呢?我不禁浮想联翩。最后两节课要观看“天宫课堂”,我们可以听那三位亲切的宇航员老师讲课,想到这儿,我又心潮澎湃。
在这节特殊的课堂里,我们探究到“太空自行车”能锻炼上肢的奥秘,又了解到“企鹅服”、细胞在太空中生长发育的神奇。叶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在失重环境下走路与转身。只见叶老师刚迈出一步,整个人立刻飘起来,失去了平衡,往墙那边倒,这模样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而要想转身,必须举起手臂卖力地划圈,才能实现。
要说最精彩的,那定是王亚平老师做的水球。王老师拿出了一个类似环的东西,往里面放水便形成了一个水膜,继续注射水就变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球。王老师把一朵纸花放在水球上,花便立刻灿烂地开了!接着,王老师把花拿掉,注射进蓝色色素并加入黄色泡腾片。哇!几秒过后,水球竟变成了地球的样子!
这堂课带给我们的太空知识不计其数,空间站中氧气的产生,舱窗里可以看到什么,浮力消失等等。这堂课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科技的强大。我们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步。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神舟”系列;从“嫦娥”到“天宫”……中国人一次又一次把奇幻的神话变为现实,把不可能的想象变为可能。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独特的浪漫吧。一次次惊喜,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瞬间,离不开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进步。从新中国刚成立时科学技术的一穷二白,到现在成为数一数二的科技大国,这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换来的。相信以后,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能带来更多精彩,在宇宙中创造更多奇迹。
这堂课也让我感受到了女性力量的强大。这次的“太空出差三人组”中的宇航员王亚平,是继刘洋后,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也是中国首位进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从她和刘洋身上,我感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女孩子也可以在大空中留下足迹。同时,王亚平也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在做水球实验中,她告诉我们纸花是她和女儿在地球上一起做的,一看到纸花她就会想起女儿。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她对女儿的慈爱。
作为一个女孩,我渴望像王亚平女士那样,在适合的领域发光发热,为祖国贡献力量!
主题天宫二课直播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昨天我们在学校看了一场特殊的直播课,信号来自遥远的太空,我们国家的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站上为我们演示并讲解了很多有趣的知识,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科学课。
我相信大家对“天宫一号”空间站都不陌生吧。“天宫”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座空间站,你还别说,“天宫”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定的,那里面如一座宫殿,样样俱全。
空间站是一个可供宇航员短期住宿,同时可以做各种太空研究和实验的实验室。那为什么要修建空间站呢?因为空间站可以测试未来可能用于太空飞行的各种技术设备,还能获得失重环境——这种在地面上难以长时间获得的特别环境。但是往返一次太空成本相当高,宇航员要尽可能的在太空中多待些时间,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这样一个功能齐全,又能让宇航员住久一些的地方就诞生了。
天和核心舱主要用于空间站的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还能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可供宇航员们居住。所以,我们的“天宫”真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宫殿啊!或许这就是“天宫”之名的由来和美好寓意吧。
在昨天的直播中,我们看到了宇航员老师们做了许多实验,如“水膜张力”实验、“浮力消失”实验等,这些实验增加了我们的太空知识,也非常有趣。
我最喜欢的实验是“泡腾片实验”,当水球做好时,王亚平老师放了一颗泡腾片在水球中,泡腾片不断地泡腾着,产生了许多欢乐的小气泡,只见水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欢乐的小气泡的气泡球。
“浮力消失”实验也让人过目难忘,当乒乓球放入水杯中时,不但没有浮上来,还沉了下去;当水杯倒置时,水并没流出来,乒乓球也没有掉出来,仍然停留在水杯中,没有浮上去。这个实验跟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完全不同,让我们感到难以置信。王亚平老师说是乒乓球的浮力消失了,真的太神奇了。
古时的天宫,据说在云端,那里住着各路神仙,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今时的“天宫”住着许多宇航员和科学家,他们在高高的天上为中国的太空科技进步,不断努力,让我们不再依赖国外技术,在俯瞰地球的同时也
天宫二课直播心得体会和感想 天宫课堂直播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