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材改革心得体会范本 小学数学教学与教材改革心得体会(六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数字化教材改革心得体会范本一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本节课中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进一步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4—46页例1至例2,“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与作用。
2、能正确掌握乘号的简写、略写。
3、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4、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过程,体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渗透求未知数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热爱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沟通算术知识与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1、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通过应用验证发现。
2、难点:运用知识迁移,感悟理解。
突破方法: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和缩写。
有关课件、课堂练习本等。
一、激趣引入课题
1、课件呈现四张扑克牌:3、8、5、4。
师:我们来玩一个算“24点”的游戏。
游戏规则:利用扑克牌里的数字信息,在1分钟内,写一道四则运算式子,结果必须是24,看谁最快,请迅速举手,时间到了必须停下来。
2、学生独立写算式,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板书第一名同学的算式。(3×8×(5-4)=24)
4、同学们算得真快,那老师再给4张牌,请你们也算一算。
课件出示:6、7、a、10。
学生列出算式(6 7 10 a)
师:老师可有个问题,扑克牌里根本没有“1”,怎么来的?
4、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a=1。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师:扑克牌里还有没有其他字母表示数的?
师:这里的一个字母表示什么?(板书:一个数)
5、同学们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别的地方用到过字母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用到字母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说明平时观察得非常仔细,字母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那在数学里,我们看看字母是怎么用的呢?请看大屏幕。
(一)教学例1
1、屏幕出示例1(1)
学生填空后,问:为什么这样填?
2、屏幕出示例1(2)
学生填空后,问:你发现了什么?
3、屏幕出示例1(3)
有什么规律? 4.课件呈现数列:1、3、5、f、9???
2、4、6、m、10???
师:数列中的f、m分别表示多少呢?
归纳:在数学里我们经常用图形或字母来表示一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表示数,由符号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例2
用字母表示数,我们以前用到过吗?
其实呀,我们在学习运算的定律时早就用过了。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
(2)学生练习填写表格:(要求:根据你的喜欢,在文字叙述与字母表示中任选一种填写)
(3)大家比较一下,你们喜欢用字母表示,还是用文字叙述?为什么?
(4)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运用。但是这样表示,还有些不便,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先来听听这个发生在数学王国中的故事。(播放课件)
一大早,数学王国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国王正在听乘号汇报工作:陛下,我跟x长得有点相似,许多人总把我们混淆。请陛下一定想出一个对策才行啊!于是,国王请 、-、÷号先退朝,乘号留下商议对策。
第二天,国王就宣布了3条制度:
一、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作小圆点,也可以省略不写。
二、字母和字母相乘,中间的乘号也可以记作小圆点,或省略不写。 三、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
(师逐条举例说明)
从此,数学界就有了这样的规则。
[设计意图:在故事里让学生学习知识,符合该年级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愉悦中学习,轻松地达到教学的要求]
(7)听完了故事,学习了制度, 和同桌交流一下你学会了什么?拿起笔来再次修改运算定律。
(8)说说用字母表示定律有什么好处?(板书:简洁、方便)
(9)根据刚才的规则,请同学们化简下面的式子。
8×b b×8 1×m n×9
a×b a×t a×s a×a
三、拓展提高:
1、a×a怎么简化?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2、a 怎么读?表示什么?在哪里见过?
3、a×a×a×a写成简便形式是怎么样的?
a 4 怎么读?又表示什么意思?
4、100个a相乘怎么写?怎么读?
5、这里有一些数的平方,我请同学们读出它们,并说说它们表示什么? 32=( )×( )
102=( )×( )
n 2 = ( )×( )
e×e×e×e×e=( )
6=()
36=()
ab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
四、巩固练习(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与规则了,接下来我们做几个练习,看同学们掌握了没有)
1、公正的小判官
(1) a2和2a意义一样。()
(2) a+3可以写成3a。( )
(3) a×4可以写成4a。( )
(4) 5×8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 )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式子
(1) 小敏原有a本故事书,捐献给灾区小朋友5本后,还剩()本。
(2)一辆公共汽车每小时行b千米,3小时共行()千米。
(3)一种糖果的单价是每千克a元,买14千克需( )元,买b千克需( )元。
(4) 一种电视机40台的总价是c元,那么一台电视机的单价是()元。
五、全课总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本课知识的系统认识。] 32
五、游戏: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非常熟悉的游戏:
1只青蛙, 1张嘴, 2只眼睛, 4条腿
()只青蛙,()张嘴,()只眼睛,( )条腿。
很多只青蛙呢?
用一句话表示出这首儿歌。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新奇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用字母表示数
一个数 定 律
(3×8×(5-4)=24)简洁、方便
(6 7 10 a)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比如通过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符号语言比文字语言更为简洁明了。通过乘法算式的简略写法,引出了一个数的多次方的读写法与表示的意义,使学生能对代数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课大致分四个大的环节,层层递进,先是让学生通过扑克的游戏用字母表示数,接着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同时,介绍含字母式子中省略乘号的书写方法,在介绍“平方”的书写方法及数与字母相乘的书写习惯,进而了解了一个数的多次方的意义与读写方法。最后通过应用练习,深化认识,加深体验。
推荐数字化教材改革心得体会范本二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着数学教学目标的指向: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角色转换、数形结合、合作学习等发展性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在课堂中,我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教学:
(1)捕捉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在课前谈话中我利用一个脑筋急转弯,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迁移到数学中的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自然又贴切,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因数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教学中,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的比较深刻。
(2)角色转换,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和数之间的联系。
因数和倍数这节课研究的是数和数之间的关系,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因而,我采用了“拟人化”的教学手段,每人一张数字卡片,学生和老师都变成了数学王国里的一名成员。当学生想回答问题时都会高高地举起自己的号码,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体验中,学生都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数。通过对自己一个数的认识,举一反三,从而理解了数与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十分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3)数形结合,让学生带着已有知识走进数学课堂。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对教师来说则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对学生来说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如果长期渗透,运用恰当,则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想,长期稳固地作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开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
(4)重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种形式探究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材上,探究因数这部分的例题比较少,只有一个:找18的因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5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18的因数。通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进而又借助体态语言——打手势,让学生说出20和24的因数,达到了巩固练习的目的
数字化教材改革心得体会范本 小学数学教学与教材改革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