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接待心得体会实用 接待体会与收获心得(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观摩接待心得体会实用一
在这三天的学习观摩中,无论是三中,还是棋源中学,都有明确的办学思路,在课堂教学模式上都各自的特色,尤其是三中以导学案为载体,推行“二十四字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形成了三中的办学特色。正如谭校长所言,“一年探索,二年成型,三年推广”。可想而知,三年来,三中的领导班子付出了多少智慧和行动,三中的所有教职员工有付出了多大的艰辛努力,付出了多少辛勤探索。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是做出来的,不是捡来的。
我在三中、棋源的冬季常规教学观摩活动中,对他们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的成绩感到十分惊叹,从他们展示的各种资料中可以看到教学常规的各个方面,每项工作都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有落实、有反馈、有整改。从小处着手,从细节上考核,将繁杂的教育过程详细登记考核,促使学校各项工作都切实落到了实处。如:集体备课,每周教研,作业教案检查,学生错题集的建立,听课评课,学生成绩分析等方面,都有详细记录。正是他们把平凡的、琐碎的、具体的工作抓细抓实,把常规工作抓“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精心组织、精细实施,才使学校不断取得进步,不断走向成功。
三中的“导学案”,“二十四字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三位一体,处处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的“错题集”,又是学生学习的很好补充。棋源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二十字”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作文训练”具有很大特色。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我在28日上午听了一位数学老师的课,讲得很好,课堂上学生有时是学习者,有时又是组织者,小组合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是真正的主角,学生是课堂中真正的主人。课堂教学改革在三中、棋源中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走进棋源中学,发现大到学校文化传统、文化底蕴,小到教室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是精心布置,寓意深刻,每层楼道都能给人以不同的启示和熏陶。学生的优秀作文展示,书画作品展示等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深深感到学生的习惯好,学风浓,同时也感到棋源中学的校风纯正。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会感到学校是幸福之所。
感悟我县二中、三中棋源中学的成功之道,反思我校的教育实践,真的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科学谋划,制定目标,全力推动,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与这三所名校之间的差距。
(一)要以内涵发展作为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
通过观摩,我深深的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立足校情,以学校实际科学发展才能走出新路子。不发展和发展慢都意味着落后,一定要意识到发展的紧迫性,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课改意识,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发展学校特色,并使之系列化,全力创建特色学校。
创建特色学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要办什么样的特色学校就是学校领导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要发展就必然有阻力,要改革就必然有难度,要走特色办学之路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和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必须看清差距,负重前行,以百倍的信心,迎难而上,加快发展,为杨村中学的教育事业奉献我们的力量。
(二)必须持之以恒推行课改
课程改革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需要。观摩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学校领导班子是龙头,教师是关键。学生发展是核心。领导不仅要以身作则,亲身躬行,更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则要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树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还必须关注对学生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在八年级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坚定不移地走课改之路。
(三)学校管理要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向个性化发展。
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同它的教育质量是相关的,“向管理要质量”的原因,也在于此。我校要积极学习二中、三中、棋源中学的教学管理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更加规范,精细、高效、有序、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文性的管理体系,不仅要在常规管理上下功夫,而且要在如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学校整提高办学水准,朝着个性化的和谐发展的学校的建设目标迈进。
(三)以教研促教学,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学校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教师的成长关乎学校的发展。我们必须以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突破口,扎扎实实搞好教研工作,不仅要认真贯彻每学期的听评课活动,而且积极开展课题教研活动。切忌表面化、形式化,要把教师是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否实现了高效教学,学生是否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等作为教师高效课堂教学、专业提升的考核考察依据,有计划地实施师德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学校课程建设工程,切实以教研为载体,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管理,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确保学校快速发展。
关于观摩接待心得体会实用二
我有幸参加《全国苏教版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届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会》,虽然南京气温骤降,阴雨连绵,但糟糕的天气丝毫没仃遮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热闹气氛。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我的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3天观摩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全国的15位选手的课堂评比课和6位特级教师的展示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名师教态自然,语言简洁、精炼,课堂中,他们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激发兴趣,不吝啬表扬,每一个表扬评价都恰到好处.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也各有千秋。
首先每位教师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特色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顾梦亚老师在教学《认识千克》时通过简单活动(爱的抱抱)导入新课,不仅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在不知不觉中让生感受到人的体重有轻有重,进而引出生活中的物品也是有轻有重,从而引出千克这一重量单位;还有的是华德勇老师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以最近热门的全面二孩话题导入,让生感受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很自然的引出在数学中,数与数在这样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本课所要研究的因数与倍数。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方面,让我特别欣赏的是吴凌艳老师上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她注重的是整合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具准备了多组线段,每小组研究一组线段,有的小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小组不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不是所有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在冲突中研究出两条线段长度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很自然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这一规律,接着动手画图验证猜想,体现数学教学的严密性,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
王恒干老师执教的活动课《树叶中的比》,王恒干老师以大方自然的教态,亲切温和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展示出其娴熟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数学底蕴,完美地向全国数学专家及教师呈现了一节组织有效的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活动课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探索并发现一些常见树叶的长与宽的比,感受刭树叶的形状与它的长与宽的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增强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王老师的课堂诙谐幽默,激趣,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节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确定位置》一课,设计新颖,层层递进,让生自己探索船的位置,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船的方法,不断让孩子产生学习探究的需求,最后更是将方向与距离提升到面、线、点的高度,深化确定位置的要素,整堂课站得高、挖得深、讲的透、学得好,这正是特级教师的魅力。
特级教师张冬梅老师的《小数乘整数》一课如潺潺溪水叮咚前行,沁人心脾,她不纠缠于乘法竖式如何计算,而是紧紧围绕着如何处理小数点的这一重点展开教学与练习,对于课堂上学生产生的错误,采取兵教兵的方法,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深刻。接着通过各种练习层层递进的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将所看到的所学的用在平常每一节课上,潜心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让自己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关于观摩接待心得体会实用三
一、指导思想
本次“全省党务公开试点工作现场会议”以党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行党务公开,加强党的建设,展示和谐平凉”为主题,全方位宣传、推介、展示平凉市各级在党的建设特别是推行党务公开工作中所取得的
观摩接待心得体会实用 接待体会与收获心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