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中秋晚会策划方案(大全13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精神觉醒第78集心得体会报告一
沁玉微凉,幽墨生香。
落款下,一枚盈寸的印,宛若一朵红的莲,绽在了素净的白宣上,美得让人心惊。
手执一方童老师刻的小印,沁凉;赤子匠心,滚烫。
拈笔古心生篆刻——初见
童迅,1959年生,江苏南京人,字正之、茂父,号心斋。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金石印坊首席艺术顾问、南京印社副秘书长、中国赏石家协会会员、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顾问、南京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南京颜真卿书画院副秘书长、江苏省甲骨文学会理事······
这些,是从百度上得来的信息,读来,不免让人心生敬畏。但与平日,老师儒雅随和,平和简静的形象,倒很是相符。
“童老师,你最先开始接触篆刻是什么时间呢? ”
“83年。因为公司的书画展,其中有篆刻,感觉好玩,从此就喜欢上了。”
粗略一算,童老师钻研篆刻,竟已经近四十年了。不免惊叹。想想自己,素日,只看到老师《童迅篆刻》系列的印选已经出到了第七本,举办一场场篆刻作品艺术展的光鲜,竟丝毫没有关注过,老师一点点倾注其中的年华。
“哇,这么早啊!那,童老师,你觉得,篆刻长久以来,给你带来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篆刻对我的影响太大了。从喜欢,到爱好,到玩成了职业哈哈。确实,从小爱好广泛,自接触到篆刻后,就几乎没有其他什么爱好,不打牌,不唱歌不跳舞,喜欢访古,研究古文字。”
然而我认为,童老师古雅简约的书卷灵气,便是他付诸年华的最好写照。
舒卷浑同岭上云——倾心
“童老师,可以简单讲讲篆刻的历史吗?”
“首先要搞清一个概念,所谓篆刻分为两.块:一是宋代以前,称印章,也就是工匠制作。二是宋代以后,文人参与自写自刻。
印章史,自商代始,商代,周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唐,宋。其中战国和汉代,是印章发展的两大高峰。
而篆刻,自宋代、元代文人参与后,至明代出现篆刻流派。”
聊到关于历史,童老师一改往日的闲静少言,侃侃而谈,介绍起来。
金石华彩,知白守黑,方寸之间,刀走凌云志,字行
部队中秋晚会策划方案(大全1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