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施课程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心得体会(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环境设施课程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不要把地球披上塑料袋的外套。
草儿青,花儿红,请您不要伤害它!
地面爱干净,请您手留情。
芳草如茵,顿生爱怜情;小草微笑,请您绕个道。
芳香需要您关爱,伸手采摘时,美丽已不在。
河水的眼泪不再清澈,高山的头发日见稀疏。
花儿开得美,大家来欣赏。
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绿化做得好,染污就减少。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
莫踏青草,勿采红花。
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清澈的河水是动物们的镜子,不要让河水再次污浊不清。
请别伤害我们!环境是我们生存的依赖,保护环境,我们义不容辞。
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请走阳光大道,别踩小花小草!-
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
让风沙不再猖狂,还地球一片绿色铺垫。
让河水更清澈,让家园更美好。
让绿色在生活中洋溢,让心灵在绿色中放飞。
推荐环境设施课程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保护环境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
家事国事天下事环境保护是大事
青山助人寿碧水悦人情
得到的不是永恒的拥有失去的将永不会再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保护生态环境共健美好家园
人人保护环境家家幸福康宁
美好的生活从环保开始
保护人类环境延续地球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个
树成荫草成被花吐艳驻四季皆春山变绿水变清鸟歌唱迎八方清风
保护环境是责任爱护环境是美德
清新氧气源于绿色健康生命源于自然
巍巍中华环保行人人奉献巨龙腾
同处蓝天下共栖地球上——让我们的世界更好
环保还宝让我们的世界更好
人人爱心献环保明天生活更美好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
拯救地球刻不容缓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共建家园任重道远
保护环境利国利民
推荐环境设施课程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1、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共在一片蓝天下,让我们采取新行动保护和净化我们的地球。
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4、西部开发环保先行。
5、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6、为了子孙的幸福,请您珍爱环境。
7、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
8、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9、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10、让我们共同行动,还家园碧水、蓝天。
11、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
12、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3、青青绿叶红花,岂能肆意践踏(请勿践踏草坪)。
14、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
15、请您以宽宏大量之心给生而自由的动物们以自已的空间,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已。
16、保护赖以生存的海陆环境需要我们人类的节制和努力!
17、劝君多走几步路,莫把草坪当马路。
18、鸟语花香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
19、让校园阳光普照,让绿色神圣美妙。
20、少一个脚印,多一个生命。
推荐环境设施课程的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1、当你昂首阔步时,我在你脚下呻吟。
2、手拉手办绿色奥运,心连心迎五洲健儿
3、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4、让绿色走进家园,使生命远离污染。千方百计治理污染,齐心协力保护环境。
5、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6、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7、美丽的心灵需要塑造,优美的环境需要保护
8、索取资源力求简单,利用资源转化完全;
9、绿化是我们生存的希望,美化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10、请脚下留情,别伤害一棵小草。
11、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降低
12、小草青青,脚下留情。
13、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14、环境你不爱,美景不常在。
15、环境好,生活就好。
16、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
17、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18、除了足迹,什么都不能遗留;除了回忆,什么都不要拎走。
19、风清水绿天蓝,我们美丽的家。
20、一人一年一棵树,绿山绿水绿山河
21、绿色是我们的家园。
22、绿色,是自然之美,是心灵之声,是人类的依靠。
23、编织爱心,保护环境。
24、多一声谢谢,多一个朋友,多一声抱歉,多一份宽容。
25、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26、请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27、蓝天白云,水清岸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多一份绿色,多一份健康。
28、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必须保护环境。
29、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
30、同处蓝天下,共栖地球上——让我们的世界更好
31、保护环境是责任爱护环境是美德
32、捡起一张纸,创造一个美的家园。
33、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34、人类就是花的根,环境是未绽的花苞,根努力就能开出美丽,反之只有枯竭、谢落。
35、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的环境安全准则
36、推展减废运动,做好废弃guǎn lǐ
37、不要让白色的面纱罩在我绿色的笑颜上。
38、巍巍中华环保行,人人奉献巨龙腾
39、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0、爱绿护绿,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41、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绿色文明家园
42、乘阴靠绿树,美化靠大家。
43、净化环境治污染,保护生态讲文明
44、护我环境,为我中华!
45、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46、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47、利用地球资源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保护地球环境是人类为了生存得更久。
48、同顶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
49、珍惜水土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50、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倡导全球绿色文明
推荐环境设施课程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近期,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边缘,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东接湖南靖州、通道县,南连从江县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倚榕江县,北靠锦屏县、剑河县,系侗乡腹地、侗族文化的中心。全县辖23个乡镇和2个街道,共403个行政村,面积4441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地方山清水秀,具有大量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黎平境内两岸杉木映印,一江巨筏长流,故有杉木之乡之称,属贵州省十大林区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1.43%。
黎平县先后荣获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200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全国农业标准示范区(2006年)、全国绿色小康县(2007年)、林业科技示范县(2008年)、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0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1年)及2015年中国生态魅力县等荣誉称号。
(一)生态创建稳步推进。2015年,我县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县,是全国为数不多(25个)的县份之一;共完成2个省级生态乡镇(德凤街道、德顺乡)、5个省级生态村(朱冠村、八舟村、述洞村、平善村、四寨村)创建申报工作。
(二)生态工程进展顺利。一是推进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落实生态示范区目标责任制。二是推进生态家园创建活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防工业污染源向农村转移。目前,我县共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2座,特色小城镇污水处理厂1座,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座;在建城乡污水处理工程2座、医疗废物处置中心1座。建成特色小城镇1个,完成农村环境整治项目13个。获批省级生态村3个(三什江村、平甫村、流芳村),获批省级生态乡镇1个(茅贡乡)。
2014年,共淘汰6300kva冶炼炉4台,关停整治木材加工企业26家,整治关闭县城周边五小企业12家,占全省关闭黑烟囱总数的63%;县城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污染减排任务按时完成、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二)生态绿化成效明显。一是优化开发空间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黎平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八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为重点,设立生态安全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控制破坏生态安全的活动。三是加大生态屏障建设。进一步推进公益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林地保护和公益林管护。强化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城镇周边、重点民族村寨的绿化带建设,加强工业园区、校园、社区等公共区域绿化工程建设,努力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扎实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扩大工程实施范围,减少水土流失。
黎平县先后荣获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200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全国农业标准示范区(2006年)、全国绿色小康县(2007年)、林业科技示范县(2008年)、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0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1年)等荣誉称号。
2014年,肇兴景区被列入国家4a级景区,被评为2014年中国最具价值文化旅游目的地景区和全省十佳特色旅游城镇景区,黎平八舟河获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湿地公园;全县天然林面积达1392478.2亩、公益林面积达1832415亩、退耕还林共计6.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4.68%。
(三)生态宜居持续推进。一是按照绿色低碳城镇建设标准,坚持规划引领,尊崇自然风貌,突出民族特色,建设绿色城镇。加大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功能区生态景观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绿地景观系统。在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中使用节能技术,推行绿色建筑建设;加强水源工程和管网建设,强化管网节水改造,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收运处置系统建设和废物综合利用工程。二是加强民族传统村寨的规划与保护,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名镇名村、古树名木保护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点民族村寨的保护,建设美丽乡村。三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提升城镇化水平。
完成了125个行政村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和第一批43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施示范村建设27个、推进村建设44个,新农村建设向前推进。德凤、高屯实现镇转街道,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5.5%。
(四)生态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发展绿色低碳工业。全面落实国家、省、州产业政策,推进农林产加工等传统产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民族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特色食品加工、特色旅游商品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发展。二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以农业产业园区和茶叶、油茶、中药材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有机的现代农业。三是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以肇兴景区为龙头,古城翘街、八舟河景区、重点民族村寨为节点,科学规划和布局核心景区景点,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大力实施以肇兴景区、古城翘街、八舟河景区为重点a级景区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精品旅游。加快推进文化综合旅游改革试点工作,理顺旅游发展体制机制。
2014年,华新建材、宏宇芳香药业、黔香园油脂、裕丰米业投产运行;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加快成长,清洁化、环保型工业企业崭露头角。水口天香谷被列为省级农业与旅游双百示范园区,高屯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中潮山核桃产业园建设继续推进,新增茶叶基地4.2万亩、油茶基地2.1万亩、中药材基地3万亩。肇兴景区被列入国家4a级景区,被评为2014年中国最具价值文化旅游目的地景区和全省十佳特色旅游城镇景区侗族大歌实景实现试演。翘街古城墙修复工程继续推进。堂安、四寨、铜关、地扪、黄岗、述洞等民族村寨旅游景点培育有序推进,旅游综合收入达14.9亿元。
(五)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黎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水充沛,水热同季,海拔高差大,植物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优越而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了黎平丰富的物种资源。目前,黎平县已建立太平山州级自然保护区1处,弄相山等县级自然保护区11处,保护区面积达31551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 7.1 %。同时,以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中心黎平县东风林场为依托,认真做好以珍稀树种收集保存为重点的东风林场树木园建设,建成国家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基地面积 8 公顷,现已收集保存各类树种资源80科380余种。
(一)加强组织领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建立并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积极推进规划环评、政策环评、战略环评,在城市规划,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建设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评估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重大决策行使环保一票否决权,避免出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决策失误。
(二)加大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生态环境公共财政支出,统筹好上级拨付资金的管理使用,加强对挤占、挪用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抢抓国发2号文件、省政协帮扶黎平同步小康、李克强总理视察黎平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建立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产业目录,对鼓励发展的产业给予政策优惠,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
(三)夯实队伍建设。加强生态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充实生态环保执法力量,抓紧培养和引进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的拔尖人才和专业人才,着力打造创新型生态环保人才队伍,为城市规划、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产业调整、土地开发等重大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撑。
环境设施课程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