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腰鼓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学校腰鼓的感受和心得作文(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腰鼓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学科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词语,掌握排比、反复句式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会从修辞等角度品味句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二)法制渗透目标:渗透《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知识。

1.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

2.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通过联系生活,加深对生命的思考认识即教学的重点。

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

2.讨论品味法: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仔细揣摩品味。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对文中的重点词和喜欢的句、段进行勾划和标注,并标出段落序号。

2.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及读音,积累词语。

3.说说初读感受。

你认为作者为我们描绘了 的安塞腰鼓,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二)再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读课文选段,点燃学生朗读课文的激情。

2.分组朗读。前后桌四人一组,相互听读、交流、朗读。

朗读指导:根据课文内容,把握好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注意词

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注意语音的轻重,一般情况下,动词和形容词要重读。

3.代表选读:选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三)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品味品味它表现了安塞腰

鼓的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是通过什么表现的。先在文中标注,然后自由表达。

2.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喜欢 句子,因为它通过 表现了 。”

学生品味、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3.学生展示对语言的品味。

4.强调排比、反复两种修辞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并通过具体例子加强理解。

(四)拓展延伸,渗透法制。

1.介绍安塞腰鼓,渗透法制教育。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20xx多年的悠久历史。表演可以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其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国家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依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中国文物保护法》制定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其中第七条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制度,开展志愿者的组织、指导和培训工作。

2.发掘家乡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1.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课外完成)。

2.积累词语,收集文中好字好词。

3.背诵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摘抄笔记本上。

对于腰鼓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作品所蕴含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3、感受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学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1、赏析场面描述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掌握和运用文中等修辞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诵读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词

安塞腰鼓,那火一样热烈的舞蹈,在我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享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在这样激越的舞蹈面前,我们谁都会觉得它美、好、精彩。可是真要我们用文字去描述这舞蹈,却又会觉得很难,会感到言语的匮乏。今日,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刘成章作家的这篇作品——《安塞腰鼓》,去欣赏和学习他的精彩文笔吧!

2)作者简介

3)背景介绍

二、预习检测

1)字词注音

2)词语释义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文章结构图。

(见后附ppt)

2、分工朗读,深入文本。

1)朗读安排

1—4和28—30自然段由一人读;

9—11和25—27由3人分别读,前1人的声音还没落,后面1人赶紧跟进;

13,17,22,24由男生一齐读,其它的全班一齐读。

2)朗读指导

1—4段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

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段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

3、细节感知

1)安塞腰鼓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明确:粗犷、豪放、壮阔而又热烈)

2)简要说说安塞腰鼓表演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3)安塞腰鼓,它粗犷、豪放、壮阔而又热烈,那么作者是如何描述气势磅礴的宏伟场面的呢?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可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明确:比喻和排比;本体和喻体;生动、具体、形象地描述了安塞腰鼓的力量美。是直接描述。)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这腰鼓”这一段用了哪些反义词?

(明确:空气(冰冷——燥热),阳光(恬静——飞溅),世界(困倦——亢奋)。

用三组反义词比较强烈,写出安塞腰鼓奇伟磅礴、雷霆万钧的能量。)

四、合作探究

1、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明确: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反复四次。

“好”包含着什么?或者说作者想要歌颂什么?

2、本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明确:

排比;

(1)句子内部的排比: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2)句与句之间的排比:

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作用: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起豪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3、本文好词佳句俯拾皆是。既适合声情并茂地朗读,又适合有滋有味地赏析。选择你喜欢的句段做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做美点赏析。

句式:我喜欢朗读第_______自然段(朗读),因为它用_______修辞手法(或者其他手法)表现(达)出了________。

赏析角度提示:修辞、短句、叠词、文章结构等。

(例: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叠词的运用,反复和排比的综合运用,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4、倒数第四段中的“交织!旋转!凝聚!升华!”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为什么?

(明确:

不能。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按必须的顺序。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

5、为什么说“当它嘎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明确:

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异常的静。其次,那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6、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明确:当喧闹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活力中,好象炽热后的寂静。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

五、主题探究

这篇文章歌颂了什么?(主题)

作者经过安塞腰鼓想要表达了什么?

(明确:

歌颂了生命和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束缚的力量。)

六、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描述抒情性散文,经过对安塞腰鼓的场面描述,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这是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是人情和自由的挥洒,这是中华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礼貌、一种文化。

七、写作技巧

1、从用词方面说:叠词、反义词的运用

2、从句式上说:铿锵的短句、独词句

3、从修辞上说:比喻、排比、反复

(有句子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4、从写法上说: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等

*在资料上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写作借鉴

1、铿锵的短句。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资料。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展现了年轻的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强有力地展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奔涌而

腰鼓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学校腰鼓的感受和心得作文(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