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歌心得体会四年级范文 四年级诗歌感受(6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一首诗歌心得体会四年级范文一
一
清晨,站在高高的石碑下
平静的松柏,有着刚强的性格
我,一个无名的诗人
迎着清风写下这组诗歌
这是一组深情的诗歌
写给烈士,写给鲜艳的五星红旗
写给我的祖国
来到将军墓前
也就站在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我看到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
英勇的战士迎着炮火倒下
我看到鲜红的血液在流淌
我感到一种力量驰骋于我的身体内外
坐下来,我眼含泪水
坐在战争中的这个土坡上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
我的灵魂在一朵云里
听到一种经久不息的激情
那是一首雄浑和深厚的歌
在风中扬起,一首歌
就这样打开了我的情结
我时常在这里行走
看着松柏肃立成凝重的诗行
红色的泥土,生长着绿色的植物
同样,也生长最真的缅怀
在那首激扬奋进的歌声中
我的梦,还在战场中驰骋
还难以忘记:“为了新中国,前进!”
二
春天的风仍然有些冷
但谁又会错过张扬生命的季节
从城市到乡村,每一个新的物种和生命
都以一种原始的真实保持一种微笑
我看到一些惊天动地的事物
从岩石的裂缝中走出来
我看到一株株小草体内的血液在上升
今天,回首过去
我站在历史的山峰上
看到咆哮的江河,愤怒的民族
我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燃烧着不屈的火种
是的,我们从不向命运妥协
我们从风尘中走来,又从硝烟中穿越
历史早已把我们写成殷红的血书
祖国,我就这样地从清晨醒来
不为动情与一滴眼泪抑或
倾洒一腔的热血
只为用我滴血的心守护您的尊严
使您的灵与肉达到完整和统一
只为在一片荒芜的山坡上
写一首诗与种一棵树
这一刻,我抬起高昂的头颅
在祖国面前,我感觉
我的柔弱已然变得刚强
我、花朵和任意一只飞鸟
都可以流连于生命的河川
抑或葬身于民族危亡的前沿
的确,我们已然没有彷徨的余地
三
纯情的五月和热烈的六月没有界线
我端起一杯殷红色的液体
迎接灿灿的月光和喧响的太阳
音乐响起庆典的歌声飞舞
沉沉浮浮的回声中有一只手青青上扬
清波荡漾在天空,凝聚激情
我的祖国!一声呐喊从高脚杯里沸腾
此刻,我不想把祖国称呼为“母亲”
因为在祖国面前,我实在是太渺小,太卑微
我只是无名的诗人,就像一个乡村的孩子
常常被春天里的一些芽,蒙醒。
她们翠绿了我心中每一个生长的故事
于是我学会爬行、奔跑,学会思考与成熟
我学会以一条河流的姿势,眼含泪水和欢笑
于是,我在祖国的山河中穿行
您那巍峨的高山、奔腾的大川
广袤的田野、无边的草原
祖国,我这个乡村的孩子
已然触摸到您那坚强刚毅的骨
已然悄悄地进入您的生命
直至您深邃的血脉
那么,我开始把自己当做一粒种子
用水、诗歌和生命
种植在祖国的土地上
那么,我以一种最纯净的声音
向无垠的天空宣布
我就是一棵祖国的小草,或者
一株秋天已然成熟的红高粱
四
我的祖国,如果可以
我还想以一个无名诗人的身份
用我那双僵硬的手指不停地敲打
那些已经沉睡千年的诗歌
以及诗歌中那一颗最朴素的心
我用仰望的姿势来感受着您的精神
还有您那高洁的灵魂
湿润的晨风拂面而至
我感觉到您如花般轻盈飘落
我深爱的祖国啊!
是您让一个灵魂在痛苦中诉说坚强
在清晨面向阳光,在孤独中面向海洋
是您把我带入了时光与岁月的轮回里
让我的心灵漫过沉寂,高高飞扬
深爱着您!我的祖国
我情愿做一只灵动的鸟
穿梭远古河床与现代田野
穿梭于来自血液里的诗行之间
这是一只思索的鸟,遐想的鸟
带着对您的一腔忠诚和不悔的挚爱
来传播您那心胸之开阔,大爱之恢弘
为什么我的眼里时常含有泪水?
因为从我心底深爱我的祖国!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夕阳、牧歌、篝火、麦地、羊群
以及自由自在吃草的马儿
站在燃烧着的天空下,我的思绪
我最热情的眼泪和我的血液沸腾交融!
推荐一首诗歌心得体会四年级范文二
古人很喜欢描写侠客,而且写得很有气势,譬如盛唐诗人李白的《侠客行》,写了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客,敢爱敢恨忧国忧民,把侠客身上独特的个性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不仅有气势而且意境悠远;中唐诗人贾岛的《剑客》同样如此,写了一位行侠仗义的剑客,用了十年的时间打磨了一把宝剑,为得就是锄强扶弱,为人们鸣不平。
李白和贾岛的这两首诗尽管是不同的风格,可所表现的正是侠客的精神,人们从侠客身上看到了高尚的品格,还有敢爱敢恨独特的个性,所以侠客也是文人笔下的宠儿;除了李白的《侠客行》,以及贾岛的《剑客》之外,还有清朝诗人郑板桥的《题游侠图》,也是一首难得的剑客佳作,写了一位行侠仗义的游侠,佩带宝剑行侠仗义,整体很有韵味,短短的几句,气势磅礴。
作者: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全国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旺、西域交通发达的盛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当时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
因此,李白自幼除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离剑,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少任侠,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
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任侠意识为尚的社会背景之下创作的。此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所以,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前八句描绘赵地侠客的形象与行为。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写:“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侠客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
“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乱发突鬓,身佩弯刀,白马银鞍,扬鞭疾骋,这是一幅粗犷英武的侠客肖像画。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用《庄子》典故,夸剑之锋利,诗未言杀何等样人,不过所谓侠客,总是杀不义之人,为人报仇之
一首诗歌心得体会四年级范文 四年级诗歌感受(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