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尧曰第二十的心得体会精选 论语尧曰篇心得体会(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论语尧曰第二十的心得体会精选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广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了解到孔子对各个方面的深入理解。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实行“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教育学生从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拿十条干肉作学费,他没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贵族的权利,他开创了私人教育的先河。从这一点来看,他不愧为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学习和思考的论述非常精辟,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便会疑惑不解。说明“学”与“思”结合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为了这个目标,终生去践行它。他的.思想对现在的社会仍有启迪。他为了这个目标,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到了老年,他开始修订《春秋》、《诗经》等,为民族的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决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践行它。子贡说过:“老师以温、良、恭、俭、让知道了每个国家治理国家的方法。老师求得的方式,恐怕和其他人大不相同吧!”从这句话中,我知道,孔子的求得方式是多么的高明。
我发现,在《学而篇第一》中,孔子大都讲的是“孝”和“礼”。比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就是说对父母一定要“孝”。如果一个人干了坏事,但是他却孝顺父母,说明他还有悔改的机会;一个人没有干坏事,但是他却不孝敬父母,那么这个人就无可救药了。
在《为政篇第二》中,孔子讲了治理国家的方法,以及他是如何从政的。孔子是强力推荐不要以“势”来治理百姓,而是要用“理”来治理百姓的,这样百姓就会心服口服。而且,《弟子规》中也提到:“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难怪,后来有很多国家都请他做官呢!
2022论语尧曰第二十的心得体会精选二
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1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5、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切·格瓦拉
16、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1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8、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2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
22、不贰
论语尧曰第二十的心得体会精选 论语尧曰篇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