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精选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听课心得(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美术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 忽视了学生美术基础差、学习能力差这一客观现象
本班学生从小出生在城郊,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孩子都由爷爷奶奶看管,读的幼儿园也是周边一些硬件和软件设施还不健全的学校。导致了这些学生毫无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差、行为习惯也差。
我却依照教参书上的目标去实行: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讨论研究步骤图,折出飞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让我大大失望:当我宣布完小组讨论后,大部分孩子们都完全没讨论,直接拿纸开始折,在我的说教下,很多孩子开始打开书研究步骤图了,但是又一半的孩子无从下手,还一直喊着:老师我看不懂,有一部分学生看的懂2步,也被卡住在那里了。
我原以为这些学生读幼儿园的时候肯定也学过一些手工,也有折纸的经验,但是现实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他们还不知道怎么看图,不知道图的意思。看来掌握好学情,了解学生的基础再去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是很重要的。
二、 教学内容过多,学生难以完成
原本我设计的是三个折飞机环节:第一环节拆飞机,照样子再折一架;第二环节学生研究书上的步骤图,自己折出飞机;第三环节学生自己创新,设计出一架飞机;最后还有一个环节是装饰飞机。但是在前面两个环节用的时间太多了,第一个环节中(拆飞机,复原飞机)很多孩子拆开后就不知道怎么复原,还有一部分孩子没有在组长带领下拆飞机,而自己开始乱折。第二个环节:学生照图折飞机,孩子们研究的动作很慢,很多孩子在第3、4步的时候就看不懂图了,在这个环节上耽误了很长时间,因为我看孩子们一直都没折出来,我就不断的加时间,最后装饰飞机的时候只有8分钟时间了,导致最后只有几个孩子装饰了飞机。
如果我能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的情况,减少一些教学内容,如这节课只让学生学会看图折飞机,不装饰飞机,我相信教学任务会完成的。不求内容多,只在乎学生这个知识点到底掌握没有,这才是最实在的。学生基础不好,我们慢慢来,一课时的内容我花两课时来教,只要学生充分的掌握了,这才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三、 课前没做教学铺垫课,导致学生无从下手
本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识图折出飞机,我高估了学生能力,以为他们看的懂图。如果之前用2节课时间来教孩子们如何看图折东西,相信今天孩子们探究的效率会大大提高的。如果第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边看图边跟我折一个简单的东西,引导孩子们有了看图这个意识,接受了如何去看。第二课时:出示一个简单东西的步骤图,让学生先小组探究这个图,研究出如何折,再孩子们自己慢慢看图折出来。如果有了两节课的铺垫,我相信今天的看图折飞机的人物会事半功倍。今天突然碰出一个图让学生来看,就连我们同事都开玩笑说:刚开始我都没看懂是什么意思,更何况一年级学生。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就好像一张白纸,我们老师要多示范,很多小细节都要设想到,组要拿大人的思维去想孩子,就连一个小小的撕纸游戏孩子们都需要我们教,以后教学中要考虑周到,细小的东西也要课前调查和引导。教会孩子们方法,相信第二课时会受到更好的效果,会让我们的课上起来得心应手,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 老师口令要求不明确,导致很多学生不理会
面对孩子们一个劲的折自己的飞机(却没看图折),我就了解到孩子们看不懂图。我就准备开始在投影仪下示范,我叫孩子们停手看黑板,但是很多孩子还是不抬头,自己折自己的。如果我把命令指向性明确点,如:现在请孩子们把纸和飞机都放到篮子里,我相信孩子们肯定更清楚老师的要求,也会停手看老师了。
我在示范(投影仪下折飞机)的时候,应该把每个折的环节和向哪个方向怎么折应该用更明确和准确的词语来说,相信孩子们学的更快,就不会出现:老师这里到底怎么折啊?
对于一年就学生来说,每一个细小的地方,老师都要说的很清楚和准确,说的学生很能理解,用孩子们能明白的词语和方言来表达,孩子们才会做的好。
总的来说,这次家长开放日收获很多,心得也很多,一句话来概括:低段学生接受能力慢,所以每个细小的地方都要讲清楚和示范清楚,这样孩子们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推荐美术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精选二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本学期我校加强了第二课堂工作力度。从管理入手,抓好活动落实,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加强投入,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色彩的对比,调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本学期通过组织美术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此,把本学期小组学习情况总结:一、定活动形式与内容: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由选择参加。
2、本学期的第二课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剪纸、手工小组。
二、定活动时间与地点:
1、每周日下午2:004:00为美术第二课堂活动时间。2活动地点在四楼美术室进行。
三、师生明确活动目的与要求:
1.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的兴趣活动。因此,我们以自由参与为首要原则,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
2、第二课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终极目标。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3、本学期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以合作、竞争等多种手段来丰富第二课堂,提高效率,让第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舞台。
4、能按时认真组织开展活动,没有出现以种种理由延误活动的现象。
5、学生能积极按时参加活动,努力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才干。
6、通过第二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自己学习,自我提高,的开发学生的能力。
7、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良好品质。
8、开设素描、色彩、剪纸、手工等活动,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学生为校园文化完成了剪纸、素描、水粉画等作品。
9、本学期组织中小学生“庆五一”防火宣传海报展。通过防火宣传展览,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从小注意防火意识,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
10、通过海报展、书画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了绘画能力。
推荐美术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精选三
在《两只小狮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童趣盎燃的表演,听着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我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般的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释放才智的平台,充分发挥自主式、参与式的教学优势,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满意之处有以下两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深掘教材,敢于创新,为学生创造了思维、想象、表达的宽松环境。如让学生思考:看到懒狮子这样,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予以点拨、诱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挥想象。
在教学活动中,我创设情境以伙伴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活动、表演,完全舍弃了“师道尊严”。课堂上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间平等对话。
上完这节“童话课”,我深切地领悟到,要使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必须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在课堂上为他们栽下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为他们创设一个挥洒自我的乐园,从而实现“我喜欢学”。
同时,也让我感到情境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犹如“灵秀之泉”,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对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创造性,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都有积极作用。
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教完了《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反思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意之处有以下两点:
一 歌曲引入,了解人物,创设情境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让学生了解多少就说多少。
2、让学生读着课文,清晰地感觉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说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不仅仅是在栽树,而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二 让学生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我们一起来读“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让学生抓住“兴致勃勃”“ 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2、“他站在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让学生抓住“仔细”“ 连声”等词进行品读,这样学生不但了解文中的内容,还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
三 不足之处
这篇课文难度较大,再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探索不够深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我将它做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改进,更上一层楼。
《欢庆》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一)注重多学科的交融,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不仅只是单学科的教学,更是多学科的融合。”孩子对于艺术的
感受力就比较强烈、比较敏感。所以,我以音乐导入,配以“欢庆”的图画,以此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融情入画,融乐入文,在朗读感悟中配动作,使语文不单单是语文,更是人文、文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其实是融音乐、美术、历史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孩子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使他们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我教学“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时,当学生看到课件播放的累累硕果的画面,都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好想吃啊!”“真美!”“真想尝一个!” ……更如,让学生表达“献上”、
美术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精选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听课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