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课的心得体会范文 政教处工作心得(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政教课的心得体会范文一
>
5月10日至5月31日。
>
以“亲语连廉”为主题,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廉政教育活动。
>
全系统党员干部。
>
(一)“亲语连廉”在线测试
依托“勤廉xx”微信公众号,组织全系统在职县处级干部开展党规党纪知识在线测试。
1.测试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2.关注市纪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勤廉xx”,点击微信底部“在线测试”链接参加测试,测试开放时间为5月10日0时至5月25日24时,测试共40道题,总分100分,限时30分钟,成绩达到60分即为合格,每人可进行三次考试,成绩取最高分。
3.所有在职县处级干部都要在规定时间参加测试。
4.市纪委提前将测试题库上传至xx廉政网“通知公告”栏目,供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二)“亲语连廉”党课宣讲
全系统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围绕党章党规党纪、家风家训、廉政文化等内容上一次廉政党课。
(三)“亲语连廉”作品征集
1.《亲语连廉》是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台联合制作的,以我市历史文化人物为题材的6集家风专题片,先后在“学习强国”app、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江苏卫视、省纪委清风扬帆网、xx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展播。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观看,并结合自身需要和岗位实际,撰写廉政格言和观后感。
2.廉政格言可以原创也可以引经据典,请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认真填写廉政格言征集表(附件),不少于3条;观后感要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结合专题片给党员干部的启迪,联系社会现象、身边事例和自身体会,写出真情实感。文章须为原创,体裁不限,一般不超过2000字,不少于2篇。廉政格言和观后感于5月30日前报送至局政治处。
(四)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
组织系统党员干部参观xx市反腐倡廉教育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
局各级党组织要围绕“5·10”廉政教育月活动主题,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广泛宣传造势,营造浓厚的反腐倡廉舆论氛围。要结合自身实际,把“5·10”廉政教育月活动与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省、市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城管局党委关于市委第六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结合起来,与推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合力推进,务求实效。
2022政教课的心得体会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不知不觉20xx年的工作即将结束,盘点这一年的点点滴滴,感觉还是有所收获的。
这学期承蒙领导的器重,我由一位普通的体育教师走到领导岗位,政教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以前我所面对的是一个班或几个班,现在我面对的是全校三百多名学生和三十多名老师。坐到政教的位子上,我的心里没有喜悦,有的只是一种压力,时时想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好。还好,这学期在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在我们老师的积极配合下,我校的纪律、卫生、德育、安全等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安全工作
按照上级的有关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我觉得首要的是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首先我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第一要事来抓。比如:我们每天实行日报表制度,因病、因事没来上学的,我都叫班主任用电话联系家长,确定孩子没来上学的真实原因,防止学生离开家门不上学,到社会玩耍,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到校以后,后勤人员及时锁上大、小门,学生只进不出。如果学生有病,我叫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叫家长接孩子回家,防止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发生意外。
为了学生的安全,开学初我和主管德育的副校长逐一排查学校的安全隐患,学校南侧的篮球架子,在外面已经风风雨雨几十年,有的铁管已经烂了,于是,我们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在领导的努力下,我们购置了新的篮球架子。我和后勤人员挖坑、埋桩,把一副新的篮球架子立了起来,我们很辛苦,但我们很快乐,因为又一个安全隐患被我们排除了。
二、 纪律、卫生工作
(一)值周工作
无论在哪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作为领导我在安排工作任务的时候,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但我知道是因为我们工作方式或想法不一致,我想的是学校全局的工作,老师想的是班级的工作,有时可能还涉及教师的个人利益,因此,有时也会和老师发生不愉快的争论。
(二)德育工作
我记得有一篇文章介绍:在一个管理研讨会上,有一位资深的管理者问与会人员:世界上什么最难管?下面一片寂静,没有人回答,这时候他说:“帽子下面”。我想总结的真是太精辟了,太准确了。现在每家一个孩子,娇惯、任性这是大多数孩子的通病,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学生通过电视、广播、电脑、报纸等现代传媒,了解了许多有关教育的信息。所以再像以前那样,学生犯错误,就以打、骂、吓唬、体罚等手段来教育学生,已经是行不通了,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来教育学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领导说我一句,我心里不舒服好几天,我想对学生也是一样。所以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只要不是违反原则的,一般我不会严厉批评,学生本来知道错了,怀着一颗忐忑的心面对老师,如果我们再进行严厉的批评,明白事理的,可能没什么,知道自己错了,认错态度会好些;不明白的,学生就会认为,你说了,骂了,打了,我们扯平了,就会破罐子破摔。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所以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会因为我是领导或是老师就居高临下,训斥学生,而是就事论事,以理服人,一视同仁。比如: 我在处理学生骂人事情时,是这样处理的。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进行询问。我问:“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学生答:“知道。”问:“你妈 平时也这样骂你吗?”犹豫一下回答:“是的。”问:“ 你认为这样骂好吗?”答:“不好。”问:“一会打电话,叫你们家长来一下,你对父母骂一句?怎么样?”答:“不用了,老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骂了。”(我并不想叫家长来,也不是吓唬学生,只是想告诉学生这样是不对的。) 我说:“我们都是父母所生,以后你也要为人父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希望你以后相同的错误,不要再犯,好吗?希望你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你要为你今天的错误负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读一遍,写一遍,之后说一下,你违反了那条,看看你错在哪里。签上自己的姓名,以后如果再犯,就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我们批评学生也好,教育学生也好,目的是叫学生明白道理,改正不良习惯和错误。我们经常用“良药苦口利于病”来说明我们的说教是为了学生好,但我们有时的说教或严厉的批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许多小孩的用药已不再苦了,而且还有点甜,可一样可以治病,所以良药不一定苦口。处理学生问题,因人施训,语言不要过激,“穷寇莫追”。我们还需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
三、其他工作
在学校,我非常尊重姜校长,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每天校长都是自己清扫办公室和走廊的卫生。作为校长,却没有一点架子,叫人敬佩敬重。我只是作为一名学校中层领导,有什么理由端自己的架子。我感觉还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较好。所以,每次上课巡视,看到操场有垃圾,我都把它拣起来,放到垃圾桶统一处理。
今年的雪比较多,教室和办公室之间的甬路,办公室和煤库之间的小路成了我工作的战场。看着各位老师上课、打煤走在干净的路上,(因为各位老师上课比较辛苦)想到能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记得一次月考,当我检查到七年二班的时候,教室内青烟弥漫,正好是班主任监堂,我问明情况:原来原先的炉箅子坏了,换了一个,但大,没有小的。这样炉内放煤很少,放多了就把炉喉给堵了,造成冒烟。还有一节炉筒子坏了,在它的坏处,也在徐徐的冒着青烟。了解情况后,我找到后勤的刚哥,叫他想办法找一个小一点的炉箅子,我们又到仓库找了一节好的炉筒子,由于正在考试没有换,班主任说考完后再换,我和后勤的刚哥又把烟道给通了一下,刚哥到修理部焊了一个炉箅子交给班主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职责内的事,不过碰到、看到了,我就会尽一点力量,把它做好。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今年还做了其他的一些工作,如开学组织各班铲操场的杂草,清理学校维修校舍遗留的垃圾,往煤库运煤,我把它概括为这学期的“三大工程”。“一二·九”组织学生长跑,这次活动开展的非常成功。协助市疾控、区疾控做好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甲流疫苗的注射工作。组织老师作家访工作等等。
总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卫生、纪律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本学期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作为政教主任,由于我刚上来,缺少这方面工作经验,缺少工作方法,个人能力有限,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所以做事有时不是很完美,不过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在全体老师的积极配合下,这学期还是比较圆满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我现在正积极参加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其实无论收获还是遗憾,都将成为过去,相信在我的努力下,领导的指导下,各位老师的协助下,我的工作会越来越出色。
述职人:
20xx年x月x日
2022政教课的心得体会范文三
我叫郑庆军,20xx年开始担任x中学政教主任。现在就一年来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以交流汇报。
一学年来,我作为政教主任主要抓好学生德育工作。虽然涉及面广,头绪多、任务重,但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引下,在学校校长的带领下、在
政教课的心得体会范文 政教处工作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