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教育好孩子心得体会精选 怎么教育孩子心得(九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如何去教育好孩子心得体会精选一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防火;
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延伸:
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活动反思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宁。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后的火魔,正窥视着我们。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防火知识和能力。因此,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强幼儿防火安全至关重要。
有关如何去教育好孩子心得体会精选二
新进教师的培训活动。来自各个学校的教授和名师现场做主题报告,将学科教学的心得体会20xx年2月6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开发区、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的经验和各自的成长历程,全方位的分享给参加此次活动的教师。我收获颇丰。
感谢学校,感谢各位领导给予我们这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听了各位名师大家的报告,受益匪浅,他们风格迥异,却都在传递教育的真心。
为期三天的培训,确实学到了很多很多。单承彬教授用浅显幽默的语言给我们讲授了传统文化与教师素养的关系。让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来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发展。
林宏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丰富的小学数学的教学经验和她的名师成长历程,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林宏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她与王拓同学之间的故事,林宏老师真正爱孩子的慈母情怀深深感动了我。魏清泉老师我们分享了他的工作十条准则也让我们受益匪浅。还有苏国勇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他从基层成长为名师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不管做什么脚踏实地最重要。最后省实验中学林校长给我们讲述了他的职业规划,让我们知道了拥有明确目标的重要性。
作为刚刚大学毕业生,我选择了教书育人这条道路,是我的骄傲。在以后的教育教学道路上,我也要向名家大师学习,带着一颗育人的真心,满怀爱心,观察细心,对待学生有耐心,并不断的给予他们信心。与学生为伴,以学生为友。
各位专家老师,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的思考方法,他们的讲课的方式和方法,他们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都显示了他们极具个人魅力,要当好班主任当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做最好的自己,有个性才有创造性!其次,教师不光是教书,还要育人,教会学生如何生活,那么理所当然是一个懂生活的人。他们应有童心,应有爱好,应有发现美创作美的能力。
总之,两天的培训,给我的工作理念增加了新鲜的血液,许多丰富有效的经验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借鉴的,因此我要将这次培训学到的经验、方法,运用到我的工作中。相信只要对孩子付出真爱,就一定会浇灌出美丽花朵。
有关如何去教育好孩子心得体会精选三
一路平安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的:
1、透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透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构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这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色彩?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能够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能够走?
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好处。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资料: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透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期望同学们透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低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小学二年级暑假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有关如何去教育好孩子心得体会精选四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3、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自学法、问题引导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二、介绍作者: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三、学习字词:
贸然 mào 涵养 hán 恪守 kè 汲取 jí
遵循 xún 箴言 zhēn 大发雷霆 tíng 自吹自擂 léi
矫揉造作 jiǎo 允诺 yǔn 妨碍 ài 愚蠢 chǔn
絮絮叨叨 dāo 积淀 diàn 谚语 yàn 尴尬gān gà
理解词语:
从注释中勾划:贸然、彬彬、贤达、恪守、自持、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箴言。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汲取——吸取。
遵循——遵照。 大发雷霆——暴怒,发泄出强烈的怒气。
随心所欲——一切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自吹自擂——擂,打鼓。意为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借以比喻自我吹嘘。
扭捏作态——扭捏,羞惭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现也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四、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1-3):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第二部分(4-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一层(4-10):从反面展开论述,列举“无教养”的种种表现。
第二层(11、12):从正面展开论述:真正的教养是什么。
第三部分(13-17):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指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一层(13、14):探讨优雅风度的表现。
第二层(15-17):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的准则。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②要有优雅的风度。
4、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人往往注重外在的形象,在家里却不拘小节,表现更真实,从家庭入手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教养,而不仅仅是表象。
五、细读感悟
1、阅读第一部分,思考:第1段与第3段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1段的作用: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第3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1)第4段与5-10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2)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3)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表现?
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4)5-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无教养的例子列举出来,这是举例论证,与下文“有教养的表现”对比,形成对比论证,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让读者对“教养”有更明确的认识。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5)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列举一个男人在外面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具体写出了这个男人在教养上的缺陷。
(6)第十二段引用谚语,有何作用?
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阅读第三部分,思考:
(1)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16-17段)
①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②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③并举例论证: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
④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3)请你结合4-10段,分析“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有教养”是“优雅风度”的内在基础,“优雅风度”是“有教养”的外在表现。
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
(4)第15段三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如何去教育好孩子心得体会精选 怎么教育孩子心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